APP下载

洪霞名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证治经验

2019-01-16王倩倩李亮杨关山洪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辨证论治

王倩倩 李亮 杨关山 洪霞

【摘 要】 小儿过敏性紫癜在临床上存在反复用药、迁延难愈的问题,中医药治疗具有辨证施治、标本兼顾的特点,文章总结了洪霞名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证经验,洪霞教授认为本病虚实夹杂,病多反复,必须注意认真辨证,方能万举万全。

【关键词】 小儿过敏性紫癜;洪霞;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21-0069-02

洪霞名中医是国家级第五批师承指导老师,从医执教数十年,学验俱丰,不但善于治疗儿科常见病,对一些儿童急难重症的治疗也有独特的见解。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和小动、静脉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皮肤紫癜、胃肠道症状、关节肿痛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血证”范畴。由于本病虚实夹杂,病多反复,稍一认证不准,用药不确,则迁延难愈,甚至导致不良后果[1]。因此,必须注意认真辨证,方能万举万全。兹将洪霞教授经验简述如下。

1 临证经验

1.1 清热凉血,勿忘宣气透营 小儿过敏性紫癜一般多为内有伏热,兼感时邪而发。邪热伤络,血不循经,为其主要发病基础。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溢血:上出则为吐衄,下出则为便血:瘀而不行则为蓄血,溢于皮肤则为发斑。治斑之法,古有犀角地黄汤、化斑汤、消斑青黛饮等,多以清热凉血为法。而重症紫癜,除四肢紫斑遍发之外,往往伴有发热吐逆、战栗谵妄等症,临床体验,单以清热凉血,每多疗效不佳[2]。洪霞对此类病儿,除予清热凉血之外,还注意宣气透营,以防苦寒直折,阻遏气机。临床常以清营汤化裁,去方中紫丹参、川黄连,加生石膏、知母、鲜茅根而收效。清营汤长以清营解毒、透热养阴,适用于温邪由气入营,热伤营阴,血络受损,血溢肌肤而见身热神烦、发斑发疹等症。

1.2 宣风祛湿,注意凉血润燥 过敏性紫癜除紫斑遍发之外,常兼有关节肿痛,肿痛部位多见于膝关节、踝关节,肿痛难忍,伸屈不收,影响肢体运动。从其外貌似属风寒湿邪客于经络、筋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本以羌活胜湿汤、蠲痹汤宣风祛湿为治。但该病并发关节肿痛,与一般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痹的关节痛不同。洪霞教授遇及此类病儿,若关节肿痛伴有发热时,常以玉女煎化裁,旨在清热通络、凉血润燥,以顾血证之本。方中生石膏辛凉解肌、清热凉血化斑;生地凉血生津以濡其筋脉;牛膝性善下行,活血通络;知母、麦冬取其质柔性平,以润其燥。临床上常配秦艽、晚蚕沙、松节、木瓜等宣风祛湿而奏效。待关节肿痛缓解之后,多以柔养肝肾之阴而收功。

1.3 久病致虚,忌壅补,宜健运 紫癜迁延不已,病情反复发作,常可出现紫斑黯淡,腹痛便血,面色不华,神疲纳呆,舌质淡红,脉多虚软等虚候。传统治疗常以归脾汤益气摄血。洪霞教授认为,小儿过敏性紫癜虽延久致虚,但幼稚之体,质多属阳,虚而不受补者居多,其腹痛之症,乃瘀血内阻,肠胃功能紊乱所致。若过投参、芪、甘草甘温香燥之品,势必更伤及络。临床常以香砂平胃散、芍药甘草汤相互为用。其中木香、砂仁和胃醒脾;陈皮理气健脾;厚朴苦能下气,辛能散结,温能燥湿,善除胃中滞气;加芍药以补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借其甘缓之性,缓急止痛。临床随症化裁,每多奏效。腹痛呕吐缓解之后,常以芎归胶艾汤化裁,补肝血,滋肾阴,润肺燥,以善其后。

1.4 滋阴固肾,兼顾调理脾胃 过敏性紫癜,迁延时久,缠绵不愈,有相当一部分病儿,于皮疹消退后并发紫癜性肾炎,出现浮肿、尿少、血尿、蛋白尿等症。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紫癜性肾炎”是由于营血内耗,伤及肾阴,阴不足而阳不振,阳不振遂致肺、脾、肾气化功能失调[3]。它与呼吸道感染、皮肤脓肿而引起的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之肺失治节,湿热下注,或热毒内侵,血络受损迥然不同。因此,传统治法如银翘散、四苓散、八正散、导赤散等疏风清热、凉血利湿之剂,每多罔效。治疗“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法宜滋阴固肾,兼顾调理脾胃,方为上策。洪霞教授多以归芍地黄丸、平胃散相互化裁为用。地黄丸为补肾阴的代表方剂,加当归、杭芍者,取其补血敛阴,以顾营血之源;配陈皮、厚朴、甘草者,既可矫地黄丸之腻,又可调和脾胃之升降枢机,促进生化之源。

2 验案举隅

患儿余某,女,5岁。住院号1707057。患儿因四肢及臀部紫癜两周,于2019年3月6日由门诊收入院。患儿2周前贪食鱼虾等海鲜后四肢及臀部皮肤出现红色皮疹,呈点状,突出皮肤,双侧对称分布。左侧膝关节有肿痛,无发热,无腹痛,纳可,二便调。于当地县医院诊断“过敏性紫癜”,住院1周余,查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及胸片大致正常。给予苯海拉明、酚磺乙胺等药治疗效不佳,转诊于我院,见四肢及臀部皮肤散在红色皮疹,无腹痛、关节痛,纳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脉浮数。查体:四肢及臀部皮疹散在,以臀部为著,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对称分布,关节无红肿。心肺未闻及异常,腹软,肝脾未及。西医诊断:过敏性紫癜;中医诊断:紫癜(风热伤络)。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消斑。组方:银花12 g,连翘10 g,荆芥8 g,薄荷(后下)5 g,桔梗10 g,紫草10 g,赤芍10 g,丹皮8 g,羌活8 g,生石膏25g(先煎),知母8 g,蟬衣6 g,甘草6g。用法:水煎服,日1剂。6剂后明显好转,3月13日原皮疹明显消退,且无新的皮疹及其他异常,继服3剂药后,痊愈出院。

按:洪霞教授认为此例患儿属阳证发斑。小儿形体不足,气血未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入侵,外感风热后再兼饮食不当,贪食鱼虾,热毒内蕴,郁于血分,灼伤络脉,血不循经,渗于脉外,积于皮下所致。观患儿舌脉等征象辨为风热伤络型,故治以疏风清热、凉血消斑。临床以银翘散加味治疗,洪霞教授认为除以清热凉血之外,还应注意宣气透营,以防苦寒直入,阻遏气机,故加以生石膏、知母以清解气分热收效。

3 小结

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和小动、静脉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皮肤紫癜、胃肠道症状、关节肿痛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血证”范畴。恩师洪霞教授认为本病虚实夹杂,病多反复,必须注意认真辨证,并总结了清热凉血,勿忘宣气透营;宣风祛湿,注意凉血润燥;久病致虚,忌壅补,宜健运;滋阴固肾,兼顾调理脾胃的四大中医治则,临证运用,每获效验。

参考文献

[1]肖达民.中医药治疗HSP的思路与方法[J].新中医,2001,33(12):6-8.

[2] 胡艳,幺远,柳静,等.裴学义老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4):577-578.

[3]林昱.三黄四物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瘢60例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4(12):176-177.

(收稿日期:2019-08-28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转变及预后影响观察
冠心病从肾论治研究
肌肉骨骼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78例临床疗效分析
产后风湿病辨治心得
中医辨证论治过敏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