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实践的教改研究
2019-01-16周青奇
摘 要:包装设计是高职院校艺术类视觉传达专业的主干课程,项目实践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手段,然而一些院校对此的认知与实践还存在着片面与滞后。本文将就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实践的意义、项目实践的思路以及项目实践的具体过程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提供一种高职包装设计课程的教改思路。
关键词:包装设计;项目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可谓是传统本科教学的压缩版,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授课过程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常规的先讲解理论,后进行设计实践的两段式方法,而实践又以虚拟的侧重创意的概念设计居多。如果说普通教育是学科知识的传播,那么职业教育则注重实战经验的培养。作为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包装设计中对空间造型、材料工艺、平面装饰以及版面設计等诸多能力的考核应多参照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一味照搬传统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对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理解的局限,出现工作后还需时间重新适应新工种的现象。
1 高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实践的意义
项目实践的理论基础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项目实践简言之即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际工作的程序制定计划,进而完成项目。教育部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实践正是突破了传统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将课堂与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高职教育“能力为本”的价值方向和培养目标。
高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实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中心,将知识构建和技能训练融入课程内容中,使学生保持在亦工亦学的实战状态,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此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市场进行零距离对接,将大为改善课堂学习的效果。
2 高职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实践的思路
本课程的实施形式是以设计公司真实的包装项目为任务驱动,通过市场调研、概念发想、视觉表现、成品展示等一系列课程程序将包装的保护、储运、销售的市场属性在产品容器、包装结构、视觉设计的操作实践中体现出来。教学过程应用项目化管理体制来运作,将一个设计项目分解成实际工作的若干段,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下,或以个体或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其中,完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并做出展示和评价。校企双方教师负责设置、跟踪、操作示范整个项目,期间将基础理论与技能知识点以任务分解的形式对教学内容加以强化,融入学科发展和设计前沿的最新理念,着重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及任务执行能力。
3 高职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实践
3.1 组建教学团队
项目实践的教学团队不应只是学校的专业教师,还需加入公司设计师和印刷厂技师。可由校内专业教师负责包装设计基础理论的讲解和对项目全程的把控,公司设计师引入具体项目并同步指导,印刷厂技师讲解印刷工艺并指导学生操作。这支由校企双方组成的教学团队在准备阶段提供项目相关的信息资料;在实施阶段创设学习情境,引领项目过程;在评价阶段帮助学生对最终的目标和效果进行总结。教学团队是整个项目实践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3.2 制定授课计划
以我校高职大三上学期包装设计课程为例,课程时间为8周,每周16课时,共计128课时。主体分为三部分,首先讲解包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对包装材料、成型方法和设计技法的综述以及优秀包装设计的评析。其次将企业的项目先期分解成单项的小项目,分别从容器造型、纸盒结构、视觉设计三方面进行创意训练,提升学生的单项能力。最后主课题是完成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这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市场调研、设计定位、方案具体化、设计表现、定稿、制版打样、成品出厂等,多个环节紧密相连。整个授课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计划如下表所示。
3.3 项目实践的实施过程
第一周为理论授课,教师讲解包装的概念、历史发展、构成要素等知识点,辅以优秀包装设计作品的剖析,给学生以直观的认知。同时,要求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资源进一步加强自我学习。特别聘请企业的包装设计师从市场的角度对包装的科学性、商业性、文化性、环保性等方面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从课程之初就使学生树立包装设计的市场意识。
第二周至第四周为项目分解式的训练小课题,分别是化妆品包装容器设计、食品纸盒结构设计、礼品包装视觉设计。第二周容器设计要求学生在经过市场调研、草图推敲、形态处理等程序后应用软件画出化妆品瓶型的电脑三视图和效果图,并且使用油泥和石膏制作出瓶子造型的模型,以便全方位观察和进一步推敲验证。第三周纸盒结构设计即就市面上同一类型食品包装盒进行调研,然后勾勒草图进行推敲,对形态结构做出创新设计,学生需将设计的CAD线稿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包装彩盒数控切割机自动切割成型,最后将纸盒折叠、插接、粘合,以成品形式呈现。教师对其的评判标准是结构科学、合理、安全,方便运输,利于销售、使用和回收。第四周礼品包装视觉设计是设计专业学生最熟悉的内容,但若做得出彩还需细心钻研,教师注重设计新颖性和创意性的引导。这几周是主课题前的设计小热身,师生交流互动贯穿其中。
第五周为主课题的导入,引入公司真实的四个不同类型的商品包装项目,请企业设计师走进课堂,从消费者、竞争者、品牌自身三个市场要素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并精选企业成功案例做分析点评,加强学生的认知。学生根据对不同项目的兴趣自行分组,以小组形式对商场、超市等一线市场展开调研,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调查结果以PPT形式总结汇报。这也是最终课程项目评价之一的学业报告书的开端。学业报告书是作品全程的跟踪记录,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灵感随想,思维的来龙去脉一一展现,形式随意,可以是文字、拍摄、涂鸦、剪贴等,这些看似不甚规范的草稿却是项目进展的真实记录,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体现。
第六周进入实质设计阶段,为避免出现设计与应用脱节的情况,教师邀请印刷厂技师讲解包装的印制工序和后期工艺,这也能为学生的设计提供多样的思路和方向。教学团队在此项目实施的核心环节进行全程把控,要求学生按照设定的时间节点有条不紊地进行。对于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引,如摄影摆拍的手法、插画绘制的风格,这些都将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周为深入完善阶段,在包装容器造型、盒面工艺外观的推敲上,教学团队都要求学生向专业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靠拢。为以最佳工艺方案呈现原稿效果,学生需深入印刷厂一线学习,亲身体验印前、印中、印后的各道工序。
第八周是包装最后的实物成型阶段,同时实物需与学业报告书共同展出做课程的汇报。教学团队成员从不同的角度给出综合评价,企业设计师可从专业岗位的要求出发,根据包装设计的技术含量打分;校内教师的评价可多元化,包括项目的进度、团队的协作、包装的创新等。最后还可开展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环节,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表达能力。
4 结束语
高职包装设计是艺术类视觉传达专业重要的骨干课程,相当多的学生都会选择包装设计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然而一些院校在实际的包装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仅为商品做外盒的片面理念。注重包装二维效果却忽略容器三维造型;强调电脑绘制能力却淡化外盒结构创新;重视效果图的美观却对材料、印刷工艺概念模糊。如此纸上谈兵只能造成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脱节。本文从项目实践的教改角度入手,围绕真实的市场项目开展教学,弥补了单一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了学生应对市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提供一种教改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安霞.包装设计与制作[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2]周青奇.广告设计课程“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6(27).
[3]王坤. 项目教学模式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