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2019-01-16朱雯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贫困生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朱雯

摘 要: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承受着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双重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学校不仅要关注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也要关心其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主张发掘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抑制负面心理情绪。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和理念出发,分析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探析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贫困生问题在当下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部分遭受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心理上也存在一些障碍。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学校不仅要进行物质资助,还必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摆脱心理困境。而积极心理学的运用正是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崭新领域,于二十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Sheldon et al.,2001)。它倡导用积极乐观的力量增强人的心理素质,通过研究人类内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心理活动,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的积极力量。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三个层面:

(一)主观体验

主要研究积极的情绪及体验,包括幸福感、乐观态度、愉悦等,强调人应当乐观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并且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趋于积极向上的,虽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不可能时刻存在,但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从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压力中迅速恢复,从而以更加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当下和未来。

(二)人格特质

研究发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正是人格中的积极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勇气、宽容、毅力、创造性、洞察力等等。面对同样的问题,拥有积极人格特质的人可以用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给自己更为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的人对自身的认可度较高,更容易产生幸福感。

(三)组织系统

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和公众品质,这些组织系统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社区等,从而使公民拥有健康向上的公众品质,包括社会责任、利他主义、社会公德、文明礼貌等,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 发挥,感受到最大的幸福。只有内心积极的人融入到一个幸福的组织系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获得安定感。

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部分高校贫困生由于家庭条件差,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健康水平低,产生自卑、自我封闭、烦躁、嫉妒、虚荣等心理不健康的现象,甚至成为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双困生”。

这些心理问题是如何产生的?首先,家庭经济状况是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家庭的经济困难极容易造成学生的自卑心理,并且导致嫉妒、自我封闭等负面心理。

其次,社会原因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在当下,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贫困生面临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施压,更容易陷入紧张,尤其是面临就业时,贫困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最后,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存在不足。第一,对贫困生心理问题关注不够,高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经济困难,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问题恶化。第二,资助工作助长了部分贫困生的不健康心理,一些学生对学校的资助产生了依赖心理,从而不能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不利于学生自尊、自强、自爱品质的培养。

面对这些在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校应当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借助积极心理学帮助走出心理困境。

(一)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倡导在关注负面情绪的同时,关注对个体潜能的挖掘,通过发挥潜能进行心理防御和心理治疗。基于此,积极心理学强调调动个体积极能量抑制消极因素,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保持人格健全。要注意对贫困生实施挫折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挫折的心态,学会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同时要树立防御观念,即面对困难产生焦虑时,个体要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时调整,通过以乐观心态接触焦虑,恢复心理平衡。

(二)營造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环境

首先,学校应当充分重视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学校应当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设置专职教师。其次,要在班级设心理健康委员,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覆盖贫困生。再次,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贫困生的交际能力和自信心,增加他们的积极心理体验。最后,高校各学院要建立贫困生个人档案,追踪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时对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三、结语

总而言之,必须加强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发展,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积极心理品质,增加自我价值感,激发内在的积极特质,不断实现人生价值,收获更加幸福充实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黄莹.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4):87-88.

[2] 段可欣.积极心理学对体育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6(16):106.

[3] 化磊,贾红果,陈学宁.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6(12):92-94.

猜你喜欢

贫困生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