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助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阅读素养
2019-01-16朱海龙
朱海龙
[摘要]低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中含有“反复”元素的课文比较多,不仅符合儿童认知水平和审美心理,也是培养低年级儿童语言能力的载体。对于此语言表达方式,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细细品味、解读、模仿,以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语文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反复元素;读写素养;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4-0055-01
统编教材在语言的表现和刻画上着力凸显童话味,更加贴近儿童生活,且每篇课文的语文要素非常具体浅近。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创新者,从教学资源整体性出发观照语文教材,发现有许多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是我们初步培养低年级儿童读写素养的切人口。
一、“反复”元素,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视角
“反复”元素,可以使文字格式整齐有序,充满语言美。低年级的儿童对这种充满韵律感的表达方式,有一种天生的喜爱。我们发现统编版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使用了大量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反复”这一语言表达形式。
1.词语的反复。根据表达需要,同一个词语连续出现两次以上,进行强调。如《青蛙卖泥塘》中,三次出现青蛙的“吆喝”强调泥塘的特征;《大象的耳朵》中四次出现“耷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句子的反复。格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连续出现两次以上,反复咏叹,使人印象深刻。如《明天要远足》中每段最后一句都归结到结构相同的问句,写出了小作者对“那地方的无限向往”;《动物儿歌》的每一句都是七个字的“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形式,韵味十足,朗朗上口。
3.语段的反复。韵文中的几个段落,相同的结构,相同的表达方式,语言工整,情感强烈。《比尾巴》一课四段文字,《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五段文字,都是一段问一段答;《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中从北京和天山上两位小朋友的视角描绘各自的向往,结构整齐,回环起伏。
二、“反复”策略,培育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
低年级学生遇到这种“反复”形式的语言,不仅乐于诵读,而且善于模仿。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获得语言的生长。
(一)模仿,基于词句反复的言语关注
节奏简单明快,词句简短活泼,情感强烈饱满,重点词句“反复“的表达方式就像给学生认知铺设了一级级台阶,对语言的感受有了有韵律的停顿。比如拼音单元中儿歌《两只羊》:“桥东走来一只羊,桥西走来~只羊,一起走到小桥上。你也不肯让,我也不肯让,扑通掉进河中央。”我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表演,两只憨态可掬的羊,你“不肯让”,我“不肯让”,最后自食其果。孩子在分角色朗读中互相模仿和改进,语言实践因为游戏更加精彩和生动,对朗读的喜爱之情就这样在课堂上得到释放和升华。
(二)整合,基于语段反复的重点提取
在一年级统编教材的教学要求中有这样一条: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明显信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取舍、整合,可以很好地帮助低年级的孩子提高语文能力。一些语段反复的课文,不仅用“反复”串联出要让孩子重点掌握的明显的信息,同时又通过“反复”进行比较和强化。这时候,我们就要对课文进行取舍,逐步引导学生研读,找到最重要明显的信息。
比如一年级上册的长课文《小蜗牛》中三次出现“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每爬一段就是一个季节,每爬一段就爬出迥然不同的景象。在教学过程中,沿着三段中反复出现的这个句子,找到了课文明显的信息:每个季节不同的景象和特点。低年级的孩子对于长课文是有一定的畏惧的,在教师的引领下,抓住表达上“反复”的特点有取有舍,不仅能更快提炼出明显的信息,而且也能克服长文阅读的畏惧心理。由此节约了各种教学资源,集中精力把握课时目标,抓住语文要素,提高了学生“提取明显信息”的阅读能力。
(三)复述,基于情境反复的语感培养
故事是儿童在文学世界里游玩的最好载体。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把复述课文,讲故事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统编教材中这么多结构情境反复的课文,就是训练复述这一语言能力,培养语感的好材料。比如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遇见小鱼。“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遇到老牛。“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遇到燕子。相同的表达方式,并列结构的呈现,相似的情境,每爬到一个地方,就遇见一个动物,知道各种动物尾巴有不同的用处。在课文教学中,我们只要抓住了三组并列式反复中的重点词:河边,小鱼;大树,老牛;房檐,燕子。然后在重点了解这些不同动物尾巴的不同用處以后,孩子们就能看着这些重点词自觉构建情境,条理清晰地把这个故事讲下来,并按照课后要求,和同学分角色演演这个故事了。在演一演,讲一讲的过程中,孩子们语言的感觉,语文的素养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