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019-01-16胡云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16期
关键词:微灌农田水利节水

胡云

(湖南省德禹建设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7)

在当前我国水资源相对缺乏,在很多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积极应用节水技术,而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利用高效节水技术能够提升农业发展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而为农田灌溉工作环保价值的优化提供保障,我们针对高效节水技术与农田灌溉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能够为我们不断地提升农田水利运行中节水环保效果提供助力。

1 当前农田水利中常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使用中常用的节水措施有两大类,一类是工程节水技术措施,另一类是非工程节水技术措施,在农田水利建设与使用中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降低土壤中发生水分蒸发情况的概率,对自然降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还可以在水资源输送时尽量降低水分蒸发与渗流的情况,以保证水资源能够充分地发挥灌溉作用。强化灌溉管理能够提升灌溉方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能够为农作物产量提升提供助力,同防止深层水分渗透的问题出现,降低灌溉过程的实际用水量。

1.1 水资源输送中常用的节水技术措施

由于在农业生产中通常需要对水资源进行输送,一般就是挖土成渠,这样的输送方式中水分就会发生蒸发与渗漏,造成水资源的无形浪费,所以我们要通过节水技术措施的应用来提升水资源输送中的节水效果,进而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成本,进行水资源输送时还需要积极利用各种防渗漏材料对渠道的防渗效果进行提升,并且要给输水渠道架设盖子,防止蒸发,通常在渠道防渗技术应用中会采用水泥预制护面等材料对渠道进行防渗保护,如果农业生产中用水量较少还可以根据农田水利的实际情况采用水泥U 型槽渠,以防止水资源无形浪费的情况出现。

1.2 在灌溉工程中常用的节水技术措施

第一种是微灌灌溉技术。微灌灌溉技术包括滴灌、脉冲灌溉、微喷雾和涌泉灌等多种方法。微灌灌溉技术以设备工作压力为基础,划分为常压微灌和重力微灌两种形式;以设备铺设方法为基础,分为地下微灌和地上微灌两种形式。微灌灌溉技术综合利用了灌溉控制体系、水过滤体系和输水管道,可以极好地控制用水。在管道上的滴水头、稳流器、分水器、滴灌水带、喷水带的共同作用下,把溶解于水中的肥料和营养物质,以较小的流量速度精确融入到作物根部邻近的土壤。

第二种是喷灌灌溉技术。喷灌指的就是喷洒灌溉,需要利用特殊的设备灌溉作物,灌溉设备主要包括加压水泵、动力机、管道等。可以利用地形高差,在管道当中利用压力的作用运输水资源,随后利用喷嘴喷洒水,这样就可以均匀地浇灌作物,为作物提供更多的水分。在当前利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当中,已经开始广泛的利用喷灌技术,喷灌技术主要分为固定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移动式喷灌、固定式喷灌,除了喷头其他部位都进行固定,而半固定式喷灌没有固定喷头和支管,其他部位都得到固定,移动式喷灌所有部位都可以进行移动。

第三种是灌溉渠道防渗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可以减少渠道的透水性,还可以设置不易透水的防护层,避免浪费水资源。我国农田灌溉主要利用输水手段就是渠道,而传统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为引水总量的50%~60%。渠道防渗层主要利用混凝土、水泥土、浆砌石、沥青混凝土等刚性材料建造,防渗渠道断面多采用U 形断面。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减少渠道维修管理费用、调控地下水位、防止次生盐碱化等优点,是我国农业节水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四种为步行式灌溉节水技术,这种灌溉技术通常使用的动力为电力或者一些农用机械,配备合适的灌溉设备,其灌溉机动性较强,并且能够起到非常强的节水作用。

第五种是低压管道输水节水技术,由于该技术使用的是低压管道,就是要将水资源从水井中提升上来,然后用输水系统管道将水资源运输到需灌溉农田区域,并结合灌溉需要进行灌溉节水技术的选择与搭配。

2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技术应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水利工程灌溉系统设计不完善

由于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必须同实际情况需求相结合,不过有些地区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针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考虑不周,且没有一定的制度约束,这就会导致设计问题重重,而部分设计人员也没有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现场灌溉需求勘察,工作中使用的资料以及水利数据也存在问题就会导致水利工程设计方案与实际要求不符。

2.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在项目工程建设中,有很多事务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这样才能保证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但是在施工建设与使用中的管理制度都有一些不完善之处,这样就会导致灌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很多资源配置不够科学,节水效果自然也就无法达到预期。

2.3 部分农田区域的种植结构还不够合理

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效果与农田种植结构设置也有一定的关系,部分农田种植中没有做好结构以及种植模式的优化,导致农田种植中使用灌溉技术的效果不佳。

3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使用中融合高效节水灌溉措施的策略

3.1 对水资源进行利用调整

由于在当前的环境下我国水资源不够丰富,各界都在提倡节水,而农业灌溉用水量较大,且节水控制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技术人员要首先就节水灌溉的设施与技术措施进行配置,提升水资源应用结构的科学性,并要结合农业生产需求、当地水资源规划以及该区域内的气候条件等进行综合思考,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优化建设,相关部门还需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农田生产用水以及农村生活、生产用水进行科学规划,并结合气候数据以及当地水资源状态分析报告等对当地灌溉要求进行综合分析。要将区域内水资源规划与配置同农业生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在区域内积极倡导节约用水,以提升节水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3.2 积极完善节水灌溉管理制度体系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使用中,要根据具体需求做好节水灌溉技术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要对节水技术应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且要做好各方面解决方案的预设,强化节水灌溉设施的后期管理与维护,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升农业发展的效率与科学性。

3.3 做好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的设置与建设

由于在我国很多农业生产区域,节水宣传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示范工程的建设能够切实保证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看到节水灌溉技术的效用,并且能够因此得到节水的经济好处,这样就会强化农业生产人口的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决心,在实际水利工程施工要通过科学布局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应用,强化其应用的科学性,同时为农村居民创造相应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促使农村居民积极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同时要积极选取一些经济作物种植与生长的区域,对这些农田进行一定的节水灌溉设施与补贴支持,提升这类农业示范区域的经济收入,也能够在农业生产中起到带头作用,为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扩大应用提供了助力。

4 结语

总之,在我国当前的农业发展中,通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节水灌溉技术的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农田灌溉的节水效果,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必须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灌溉要求以及实际灌溉设备施工与维护难度来进行优化设计,并要通过高效节水示范项目的建设实现宣传与辐射效果,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环保与节水作用优化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微灌农田水利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节水公益广告
微灌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阜新地区玉米微灌节水增产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