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医学人文需要学术支撑*

2019-01-16韩启德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文学院医学人文

韩启德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今天,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正式揭牌,这是北大医学部的一件大事,也是北京大学的一件大事。回忆历史,在北医校园里,三十多年前有过一次更名,就是基础医学系改名为基础医学院。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保持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这四个学院,今天我们在这里正式揭牌成立一个新的学院——医学人文学院,是我们使医学回归初心的一种努力,是针对社会需求的一种努力,也是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以培养出更优秀医学人才的努力。

医学人文学院的成立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前段时间我一个朋友碰到不顺心的事,我给他讲道理,他非常反感,跟我说他现在需要的是关怀,不是这些道理,紧接着说了一句:“你怎么像医生一样冷漠”,这句话让我很受刺激,医生本来是最应该给人温暖感觉的,但现在居然被认为是冷漠的“代言人”。不过回过头来想想,现今很多情况下确实如此。现在技术发展了,我们往往把技术的作用估计过高,好像只要有先进技术,患者的病就一定能好,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我2018年3月在北医三院六十周年的纪念大会上讲了“医学的温度”,没想到那个演讲会传播得那么广,影响那么大,其实并不是因为我讲得有多好,而是因为民众太需要医学的温度了。

大家都讲要加强医学人文,也讲了那么多年,现在热度还越来越高,那么在医疗实践当中,在培养医学生当中,医学人文的实施到底有多大的改变呢?我们怎么让医学人文能够落地呢?可惜的是,在实践中我们遇到更多的是无奈。比如说我们现在门诊,在两个小时里面一个医生要接待20~30个患者,一边问诊和看各种已有的检查结果,一边要把所有的信息录入到计算机里,连抬头的机会都很少,有可能做到与患者充分沟通吗?这还是个比较浅显的问题,还有很多更加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例如我们现在力图推进叙事医学,要求医生对患者不仅要倾听,还要把自己融入患者,与患者共情。从道理上讲一点没错,但是实践起来却有问题:我们每位医生要负责那么多患者,如果都与他们共情,精神上能够承受得了吗?这些问题是需要研究的。

美国有一部讲医院故事的电视连续剧《豪斯医生》,曾经在各个电视台热播,我也看了。我在想,这部片子大概更适合作为医学专业的辅助教材,因为它主要在教我们医生怎么在临床上利用已有医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对疑难杂症逐步做出正确的诊断,但它并没有太多传输给观众医学的人文关怀。剧中的豪斯医生医术高明,对患者非常负责,为挽救患者生命常常不计个人得失,但他面对患者俨然像一个严厉的法官甚或像一个粗暴的刑侦警察,像他那样的医生算是有高的人文素养吗?答案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所以医学人文不仅需要大力提倡,也需要问题导向,需要深入研究,需要有学术支撑,需要有专门人才。这就回到了我们医学人文学院应运而生的道理,也明确了我们今天成立医学人文学院的目的与任务。

回顾医学人文学院的来龙去脉,我非常感慨,因为我其实算是亲历者。北医在1946年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医学史教研室,后来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医学史博士点。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只有程之范教授带着张大庆、甄橙等几位弟子,在现在行政楼一楼的西侧边有两间办公室。到90年代中程之范先生面临退休,教研室没有其他教授,眼看这个博士点要维持不下去了。我当时是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主管研究生教育,我力主把张大庆老师破格晋升为教授,当时他的副教授任职只有四年,按照规定资历上还差一年,但在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都符合教授的要求。其后我又支持他们相继建立医学史研究中心和医学人文研究院,给予更多教职员编制和研究生招生名额。进入21世纪以来,医学史的团队从几个人发展到现在师生二三十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被全国医学院校公认为是医学史和医学人文的排头兵。具有一百多人规模的公共教学部成立以后,医学人文得到更多方面的支撑,从而得到更加全面和具有特色的发展。

今天成立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强烈的使命感,激发起更高的积极性,发挥学院的整体作用,提高教学与研究水平,推动我国医学人文发展。我对北大医学人文学院的发展有下面四点希望:

第一,改革开放,主动创新。国外有经验,我们一定要虚心学、主动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但是我们不可照搬,中国医学人文具有自己传统文化的底色,当前又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从内容到形式提出好的创新性举措建议。

第二,明确路径,落实举措。我们要有达到目标的具体路径,每年必须要做成几件事,这比说多少年的空话要重要得多。

第三,扬长避短,重点突破。学院有较强的力量,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薄弱,困难挑战又那么多,我们必须瞄准若干具体事情,落实下来,做实做好,而且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第四,顾全大局,团结和谐。不仅在医学人文学院内,还要在北京大学全校范围内联合各方面力量来推动我们的工作,还要联合全国各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力量,搭建一个平台,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医学人文学院的组成相对复杂,不仅覆盖了医学人文相关学科,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语言、体育、医用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等学科。能不能把大家的积极性都充分发挥起来,这是新成立的学院面临的挑战之一,需要从全局角度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整合协调,使每位成员都有认同感,都找到努力方向。

今天同时也将举办全国医学人文教育论坛,我们在医学人文教育方面还比较薄弱,值得好好研讨。我以前老是说医学人文是不能仅靠讲课来完成的,我现在还是坚持这个观点。但不可否认,课堂教学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以及一般原则,还是要通过课堂教给医学生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容易接受。比如哈佛大学采用教师引导下的主题讨论和辩论形式,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建立起结合实际的又具有学术思想能够激活学生内心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应该是我们医学人文学院的建设目标之一。

猜你喜欢

人文学院医学人文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的进步
再论郑振铎对泰戈尔的译介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The study on corporate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haring economy
人文社科
千秋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