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9-01-16全志杰黄金根李航宇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16期
关键词:起重机械起重机检修

全志杰,黄金根,李航宇

(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30)

随着工程建设的大量开展,起重机械设备在工业施工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机械设备运用的次数不断增加,给机械带来了增加故障的概率,也造成了机械设备发生事故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一旦事故发生,不但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同时对人身安全也有伤害。因此,如何预防机械起重机机械事故发生,就要探究这些机械发生事故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 起重机机械事故种类及诱发原因分析

(1)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挤压碰撞是起重机械中常见的伤亡事故,不仅后果严重,而且造成机械设备的经济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后果非常严重。有的是由于吊物在运行过程中忽然发生摆动,造成了人员的挤压和碰撞。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使得吊物在运行过程中速度过快,导致产生了巨大的惯性。再就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装路线不合理,使得吊物在剧烈摆动中发生了挤压和碰撞。当吊物发生不稳定摆放的时候,对于人员的碰撞是非常严重的。

摆放不稳定,一个是由于吊物放置方式不对,一个是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现场的调研工作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例如在起重机作业过程中,由于人员处在运行和回转机构之间,在起重机作业的时候进行指挥和检修,此时,运行中的起重机械可能会对人造成碰撞和挤压。此外,指挥人员的站位不当,再加之没有在检修工作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是造成这一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有就是在巡回检查和维修过程中,被起重机械碰撞和挤压。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司机没有得到巡检和维修人员在机械运动途中进行操作的通知。因此,在机械检修和运行过程中司机就无法注意到作业人员的活动,因而造成了对机械人员碰撞和挤压的情况。

(2)触电事故,即就是机械操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击了机械带电部位而发生的事故。由于触电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一瞬间,所以操作人员一般是来不及躲闪的。而司机在进行上下起重操作的时候,防护板的缺失是导致司机触电的一个原因,再就是高压输电线的线路离起重机机械操作没有采取防护高压电线的安全措施,而司机又进行了不当操作,因此导致了起重机本身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发生。另外,调用方法不当而出现的钢丝绳歪斜,也是导致作业人员触电的原因。起重机械作业的环境通常都是带电的,而触电伤亡事故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如司机触碰滑触线,当起重机械司机室设置在滑触线同侧,司机在上下起重过程中触碰滑线,而起重机在靠近滑线端侧又没有设置防护板,因而就容易造成司机触电的情况发生。

(3)坠落伤人,即就是机械上操作人员和作业人员发生了坠落,往往是由于吊笼坠落,导致了起重机在安装维修作业中出现了伤亡。对于吊笼设计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没有进行及时的检修,如吊笼材质选用不当、吊笼的吊高不够,检修人员又没有给予及时的安全防护措施予以检查,导致了检修吊笼和检修作业人员一起坠落的事故发生。对于这种事故进行原因的分析,往往是与检修作业人员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测试有关。

作业人员对操作麻痹大意,违章操作,连同塔身和作业人员一起坠落,导致了作业人员与其他人员在吊物坠落的时候。捆绑方法不当,造成了钢丝绳夹角过大。没有加防护板,提升过程中吊物坠落,钢丝绳折断。

再者就是对吊物重量不清楚的情况下进行盲目起吊,因此导致安装过程中出现超负荷,致使钢丝绳在吊起的时候发生了切断。起重机夹轨器失灵,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没有进行防风锚定装置的设定。还有金属结构的破坏,也使得人员从高处发生了坠落。在人为因素上,由于人们对起重机械安全事故重视度不够,领导管理意识薄弱,在安全方面投入不足,对设备的检查维修不够,使得盲目注重经济效益而不注重安全管理,对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标准不熟悉,导致操作人员对安全操作的了解不够,出现了机械设备的操作不规范,以及自我防护能力不足的情况。另外,机械设备本身的老化,缺乏维护和保养,也是造成机械设备机械起重机出现问题的原因,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隐患的原因。

(4)机体倾翻通常发生在从事露天作业的流动式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中。主要有2 种情况:①被大风刮倒。由于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夹轨器失灵和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没有防风锚定装置,因而很容易被大风刮倒。②履带式起重机倾翻。由于吊运作业现场不符合要求以及操作方法不当,指挥作业失误等原因致使机体倾翻。

2 起重机机械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制法规,并采用安全防护政策和安全防护程序以及检查培训等方式,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机械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对起重机械产品的管理,从法律法规等角度宣传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要求起重机械技术监督部门从设计到安装、从制造到维修、从使用到检验,采用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加大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管力度。采用上岗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对考核标准进行统一。

对于起重机械要使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也要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落实行政主管部门责任的制度,强化机械安全事故监督力度,通过企业内部安全意识的树立,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预防措施传统方式由于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工程技术人员对机电技术的欠缺,建筑机械的管理只能靠现场的电工、维修工去负责,监管也就只能流于形式了。而建筑起重机械在安装、检测、使用、维护、检查、拆卸及管理等方面专业性都非常强,而相应的特种作业人员专业水平又参差不齐,再加上工程监理单位甚至一些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对建筑起重机械在租赁、安装、检测、使用、维护、检查、拆卸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积极调动起来。在管理和作业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完全遵守安全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通过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强化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准,确保执行到位,将安全隐患排除在发生的前期。同时建立安全检查制度,要求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和日常管理,对起重机械进行动态监督,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于管理层施工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各级领导,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素质,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进行检修,定时进行培训,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经常进行不安全因素的预防分析和应急预案的演习,采用事故预防的方式,做到一旦发生事故,就能得到科学及时的处理,最大限度地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

3 结语

在进行起重机机械操作的过程中,安全高于一切,无论是从技术施工,还是施工管理上,都要落实起重机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设备的和谐相处。采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制度,对起重机这种特种设备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起重机在操作中带来的安全隐患。

猜你喜欢

起重机械起重机检修
起重机械作业指导书编制思路和实践
核电厂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起重机械腐蚀评估中的应用
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缺陷的统计分析
基于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存在不足点及解决对策
检修
象形起重机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桥梁检修专家——MOOG桥梁检修车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