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技术主义对医患信任的消极影响与应对*
2019-01-16任学丽
任学丽
(陆军军医大学政治理论与人文社科系,重庆 400038,renxl927@163.com)
医学技术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学实现其社会职能的基本手段。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运用,医学技术主义应运而生。医学技术主义的要义是“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乃至医学中的一切问题,只有依靠医学技术才能解决”[1]。由于过度拔高和夸大医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忽视甚至漠视社会、心理等因素对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影响,医学技术主义对医患关系特别是医患信任产生了较为广泛而深远的消极影响。全面梳理这种影响并积极探索应对之道,对新时期促进医患和谐、重构医患信任具有重要意义。
1 医学技术主义的主要表征
1.1 医学技术主体化
与古代、近代医学技术长期处于治疗疾病、维护健康的客体手段之地位不同,现代医学技术日益反客为主,转变为主体化存在。其表现主要有:一是医学全面技术化。从预防、诊断到治疗,技术已经渗透到医学的各个环节。技术由后台走向了前台,成为医学舞台上的“主角”。医学被等同于技术,心理、社会、环境、人文等因素则被排除在医学之外。二是医学技术成为独立力量。在医学领域,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摆脱人类控制,获得独立自主能力,成为以自我为目的,遵循自我逻辑发展的独立力量,成为总体上“决定人类命运的、难以驾驭的历史力量”[2]。三是医学技术主宰医学。获得自主性之后,医学技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超级权威,任何事物都要以技术标准来评判”[3],从医院及医学建制到医学和医院水平,都由技术来评判和衡量。四是医学技术制约医学理性。主体化的医学技术悄无声息地消融和化解了医学的理想与情操、医院的道义与担当、医生的情怀与追求,影响并控制医学的意识形态[4]。
1.2 医学技术资本化
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渗透,本应服务于患者和医学诊疗活动的医学技术,却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把追逐利润当成目的,把为患者服务当成了手段”的逐利倾向。一方面,资本成为医学技术研发的重要驱动力。由于医学技术研发往往集高科技、高风险、高成本于一身,没有巨额资本投入则举步维艰,因而技术与资本联盟是现代医学的主要特征[5]。另一方面,医学技术临床运用成为现代医疗资本的重要利润源。以肿瘤免疫治疗为例,美国上市的两款CAR-T治疗产品售价分别为47.5万美元和37.3万美元。如果加上检查、住院等费用,每位患者的花费将达80万~150万美元。其研发投入固然很大,但利润也可想而知。除了正常治疗本身价格畸高外,技术还往往会被当作创造资本利益的“下蛋鸡”,在临床中诱发过度医疗、炫耀性医疗、开发性医疗、非治病性医疗以及欺诈性医疗等诊疗趋向[6]。
1.3 医学技术非人性化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东西,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7]。这在医学领域突出表现为医学技术的非人性化。一方面,随着现代医院逐步成为由各种技术组合而成的庞大机器或技术共同体,医生从之前的医学技术掌门人转变成为这些机器(或技术共同体)上的“螺丝钉”,随时可以进行重新组合和相互替换,诊疗则是“仿佛流水线般生产商品的过程”[8]。在此过程中,医务人员被分离出生活的本质,不再是自然状态的人,其“个性已完全被机械化分裂和消除”[9],成为“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机器”[10]。另一方面,在以医学技术为主导的研究中,“患者被看作是‘问题’,导致实验室化”[11]。同时,生命科学技术对“自我”肉身存在的改变致使自然自我走向虚无;控制技术的意志反过来为技术所控制,导致精神自我的绝望与迷失[12]。正如海德格尔所言:“生命体在培育和利用中从技术上被对象化了……归根到底,这是要把生命的本质交付给技术去制造、去处理”[13]。不难想见,这种研究及其所谓进步的背后必然是医学人性的消失和医学技术的非人性化。
2 医学技术主义对医患信任的消极影响
技术是柄双刃剑,它既可能造福人类也可能危害人类。对医患信任来说,基于对诊疗精准性和实效性的明显提升,医学技术主义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而言,其消极影响更加突出且日益引发关注。
2.1 医疗主体客体化导致医患情感疏离
人类发展医学技术,初衷是想通过医学技术来掌控自己命运,谁知却对技术产生了更大依赖。目前几乎所有的医学仪器都已经实现了计算机化,并且在临床诊疗中广泛使用,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医患关系全面物化。一方面,一些医生见“病”不见“人”,诊疗中对医学技术由借助倚重发展到过度依赖,越来越热衷于运用各种医学技术对患者进行诊疗。另一方面,患者近“技”不近“人”,就诊过程中被更多交付给医学技术设备,越来越倾向于相信医学设备查验结果而不是医生经验判断。医患关系从之前的“人-人”模式转变成“人-机-人”模式,并加速向“人-机”模式转变。于是,医生日益成为医学技术“附属物”,诊疗行为越来越机械化;患者日益成为医学技术“作用物”,就诊流程越来越模式化,医患语言和情感交流急剧减少,医患关系全面物化趋势明显,医患情感日益疏离,变成一种冰冷的作用与被作用、操作与被操作的关系。这种“高技术-低情感 ”的医患关系,显然不利于医患信任的建立与维护。
2.2 医学技术过度使用引发医患利益博弈
许多现代医学技术,研发投入大、使用成本高。为了加速收回成本、赚取更多利润,部分医院鼓励医生多开检查单、多用现代医学技术,从而造成医学技术过度使用,医疗费用显著增加。据统计,目前50%~75% 的医疗费用增长是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的[14]。医学技术旨在作用和改造人体,具有天然风险性。并且,由于许多现代医学技术已不满足于对人体的浅表改造,而追求对人体更深层次的根本改造。其结果就是它们虽然能够消除一些原有的不确定性,但往往“也以表面上看更快的速度创造出新的不确定性”[15],引发更大医疗风险。同时,在资本逐利和风险规避动机驱使下,医生往往会采取防御性医疗,过度使用医学技术,进一步造成费用的提升与风险的叠加。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医学的成就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对医学产生疑惑和提出批评”[11]。
2.3 部分医疗技术可及性低造成医患心理隔阂
在资本裹挟和诱惑下,一些医学技术研发和运用盲目追求“高、新、尖”。由于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这些技术一旦走进临床,其费用必然是高昂的。由于“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社会和家庭能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支付得起高昂的高新技术医疗费”[12],因而此类技术的研发运用,很可能沿着用更昂贵技术方法诊疗更少数患者疾病的方向前进。如电影《我不是药神》中靶向药物格列宁的原型格列卫,从发现靶点到2001年获批上市,其研发耗费50年,投资超过50亿美元。2001年引入我国后,其售价一度高达每盒 23500元,一盒一个月,一年就28万多元[16]。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左右的白血病患者,且仍以每年4万的速度在递增。试问有多少人能支付这样的费用?加之一些医生在使用医学技术时,更关心患者的支付能力而非病情需要,并从接诊态度、治疗措施、技术选用等方面对不同支付能力患者予以区别对待,使医疗公平性受到损害。于是,在一些患者心中,医生成了只认钱不认人、见钱才救人的冰冷“商人”;在一些医生眼里,患者成了有钱就能生存、没钱则爱莫能助的选择性医治对象。医患之间的这种心理隔阂,一旦形成则很难消除,成为阻碍医患信任建立和维持的天然鸿沟。
2.4 医疗技术资源配置失衡致使医患诊疗体验恶化
我国现有医疗技术资源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层次医院之间呈现“倒三角”式的配置格局。据统计,近 70%的农村人口只拥有 30%的医疗资源,而 30%的城市人口却拥有 70%的医疗资源,同时城市中 80%的医疗资源又集中在大医院[17]。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群众向往接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于是,越来越多的患者涌入医疗技术资源比较集中的城市的大医院就诊,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问题日益突出且难以化解:一方面,从挂号、问诊到检查、看结果再到接受治疗、评估疗效,患者就诊通常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多次较长时间重复排队等候,“挂号等了25分钟,候诊等了125分钟,就诊时间却不足5分钟”的情况屡见不鲜,感觉苦不堪言,难免对医生心生不满;另一方面,无论是开具检查诊疗单的接诊医生,还是操作各种仪器设备的医技人员,每天处置的患者数以十计甚至数以百计,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身心俱疲,加之面临患者投诉、考评督查等压力,感觉“压力山大”,难免出现职业倦怠,对患者心生漠然。长此以往,这种不良诊疗体验持续累积强化,成为阻碍医患信任建立和维持的无形屏障。
3 矫治医学技术主义,促进医患信任
3.1 以医学技术人性化系紧医患情感纽带
医学既不是单纯的科学,也不是单纯的艺术,而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理想目标[18]。必须给日益发展的医学技术注入柔性的人文关怀,使它回归客体本性,汇聚人性光辉,系紧医患情感纽带,为促进医患信任筑牢情感基石。一是加强医学技术研发伦理审查。以各类伦理审查委员会为抓手,强化审查共识、落实审查责任、严格审查程序、提高审查质量、把好研发大门、防控研发风险,杜绝极端事件。二是加强医务人员主体意识教育。引导其以崇高的医学人文精神引领医学技术研发运用,审慎研发医学技术,妥善运用医学技术,自主加强业务学习、累积临床实践经验,使用技术而不被技术绑架、控制技术而不臣服于技术。三是加强医务人员医学技术伦理教育。引导其遵守医学“不伤害人、尊重人、有益于人、公正对待人以及人与人之间互助团结”[19]的五项基本原则,尊重患者的主体地位,关注患者诊疗体验,为冰冷的技术诊疗植入温暖的人文内核。四是加强患者就医道德教育。引导其尊重医生的职业自主权,尊重、体谅医务人员,信任医生,遵从医嘱, 主动配合参与治疗,遇到纠纷以科学为据、以法为度等[20],理解医生职业特性,为繁重的诊疗活动创造暖心的人文环境。
3.2 以医学技术规范化缓解医患利益冲突
医学技术是推动医学进步的革命性力量,这种力量的发挥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应受相应社会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等的影响和制约。必须给医学技术研发运用划定刚性的法律界限,将之纳入法治轨道,加大惩治力度,缓解医患利益冲突,为促进医患信任清除利益羁绊。一是医学研发技术临床试验法治化。对一些尚在研发论证阶段、风险不可预测、难以估量的医学技术,特别是有关人类基因尤其是人类胚胎的医学技术,要进一步制定及完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提高立法层次,增加法网密度,坚决不给“科学狂人”容身之地,严防医学技术研发风险转化为社会风险。二是医学技术临床应用法治化。对一些经过临床研究论证且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临床诊疗技术,要严格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规,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等原则,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无损伤后有损伤程序,小病小治,大病大医,小病不占大病资源、不出大病价钱,大病不医出“天价”,让患者明明白白就医、医生规规矩矩治病,尽可能降低患者技术诊疗风险与费用。三是暴力伤医惩处法治化。对个别患者及其家属因不满医务人员诊疗技术选择或效果,而采取的暴力侮医、伤医甚至杀医等违法行为,必须根据《刑法修正案(九)》《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等给予及时、严厉的惩处,坚决维护医生合法权益和正常医疗秩序。
3.3 以医学技术适宜化消除医患心理隔阂
当前,医学技术发展存在着“贵族化”倾向,旨在攻克疑难重症的高新技术广受追捧,惠及大众的部分适宜技术备受冷落。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医学技术发展方向,使部分医学技术回归适宜化,提高医疗技术服务可及性,维护医疗技术服务公平性,消除医患心理隔阂,为促进医患信任夯实社会基础。一方面,研究攻关要坚持大众化和适用性。有研究表明,近300年来传染病死亡率的下降,仅10%归功于医学发明创造(包括抗生素),而绝大部分归功于公共卫生的进步、营养提高、环境和行为的改善[21]。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卫生资源总量有限,医学技术研发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朝着大众化和适用性方向坚定前进,让研发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更广大患者,让更多患者更有获得感,让更多医者更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临床运用要强调有效性和经济性。坚持问题导向,以临床需求为牵引,扶持推广一批疗效确凿、费用经济的成熟技术(如3D打印制备个性化植入部件技术、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技术、已过专利期仿制药生产技术等),限制一些技术的不适宜使用(如诊断阑尾炎时不做CT、未经诊断的疝气不开刀等),同时鼓励部分发展空间很大、技术储备充足的技术跨界运用、合作创新(如整合器官层面医疗技术以系统解决健康问题等)[6],改进疗效并降低费用,使医者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工作强度,使现有医疗技术产生最大社会效益。
3.4 以医学技术均衡化改善医患诊疗体验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医疗服务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必须在持续增加总量基础上,更加注重优化配置,促进医学技术资源均衡配置,给予患者更好地服务,给予医生更多关爱,切实改善医患诊疗体验,为促进医患信任营造良好诊疗情境。一是配齐基层医院技术设备。落实原国家卫计委制定的《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等要求,配齐基层医院必要器械和设备,切实解决基层医院技术设备资源短缺问题。二是优化医学技术人才配置。通过制度机制,引导大医院定期选派技术骨干到基层医院挂职锻炼,搞好“传帮带”;基层医院有计划选送技术人员到大医院学习进修,提高基层医院技术人员业务水平;通过政策倾斜,鼓励高校优秀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医院就业,为基层医院培养和输送一批业务精湛的技术人员。三是加大患者分流力度。以医疗联合体为载体,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纽带,充分发挥三级公立医院牵头引领作用,针对区域内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需求,通过专科共建、业务指导、项目合作、远程协同等方式,提高基层医院“看得准”和“治得好”能力,使大多数患者愿意在家门口求医问诊,获得更耐心的解释、更真诚的关怀和更便捷舒心的就诊体验;使更多基层医院技术资源特别是医学技术人员能更有用武之地,获得更多认同感和更强尊严感;使更多大医院医生和技术人员在更宽松的工作环境中,更专心接诊和处置少量疑难重症患者,获得更高层次的价值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