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人文关怀的特征与促进策略
2019-01-16赵明杰
王 静,任 苒,赵明杰
(1 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1972290827@qq.com;2 大连医科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44;3 医学与哲学杂志社,辽宁 大连 116044)
全科医生是基层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2018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8〕3号)印发实施。随着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不断推进,全科医生已成为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确保改革成败的重要力量。合格的全科医生不但应该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过硬的临床技能,更需要高尚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理念。随着分级诊疗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医改对全科医生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日益提高;目前全科医生自身和社会公众对全科医生的服务质量愈加关注,而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和实践方面却缺乏应有的重视。
1 全科医生人文关怀的内涵与实践特征
1.1 全科医生人文关怀的内涵
国内学者对医学人文关怀的内涵和理解不尽相同。在众多文献中,有学者从医学的目的与医学的本质出发将医学人文关怀界定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的医疗过程中,以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重视患者的需求为前提、以关爱和友善的态度为特征、以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之建立为标志的职业理念[1]。韩启德院士提出,医学人员首先应先学会倾听,融入患者的生命,产生共情和共鸣,将患者的感受转化成自己的表述,并再次转化到患者心中。医疗保健的人类价值观的国际宪章中人文关怀维度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同情、对人的尊重、对诚信和道德实践的承诺、对卓越的承诺、医疗保健中的正义[2]。
全科医学是有温度的学科,着重强调的是人文关怀。对于全科医生来说,人文关怀与扎实的医学知识和过硬的临床技能同样重要。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不仅应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技能,还应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等。但现实中具备这种人文关怀理念和实践能力的全科医生很少。因此,亟须通过加强全科医生人文关怀认知的研究,以增进其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和能力。
本文认为医学人文关怀是全科医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全科医生在提供“六位一体”的人性化、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可及性的医疗照顾、健康促进和预防保健服务过程中,应以人为中心、以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不仅运用全科医学的知识和技能诊治疾病和维护健康,还应践行医学人文关怀,以人文关怀为特征,在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的监测、干预,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管理、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中,关注并满足居民的精神心理需求,注重躯体健康和精神心理健康相统一;为居民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真正担负起“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的责任。全科医生人文关怀有助于医患之间建立彼此的信任,有助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助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
1.2 全科医生人文关怀实践的特征
1.2.1 提供以人为中心、以人文关怀为特征的健康照顾
无论从医学的目的,还是全科医生的职责、作用来看,以人为中心、以人文关怀为特征的健康照顾都应是全科医生在基本诊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人文关怀实践的服务核心。正如杜治政教授所提出的,医学在求“真”的同时更应求“善”,医学的求真是为了求善;“善”是医学的终极目的。善即是仁,是道德,是人性,就是对社会、对人类健康有益[3]。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应该是全科医学的精髓[4]。全科医学以促进人的健康为目的,诊治的更多是一些早期的、尚未分化的疾病;更多是心理、社会层面问题的疾病;以及康复期甚至需要终身照顾的疾病。因此,全科医学应该重视人胜于重视病,重视伦理胜于重视病理。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要求全科医生必须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生物医学和技术能够在临床实践的人文框架内传递给患者,将患者视为一个人,并充分考虑其价值观、偏好、目标、愿望、恐惧、担心、希望、文化背景,以及在共同决策的临床关系中,除了患者的躯体之外,还要考虑其心理、情感、精神和社会需求[5-6]。
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健康服务的提供主体,更应该具有扎根于基层的奉献精神,对待服务对象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在尊重和理解服务对象的基础上去正确地认识、评价、关心和关怀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用通熟易懂的语言向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详细说明病情、治疗过程及预后,达成对问题处理的共识。同时,主动、有效地为辖区居民提供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因此,以人为中心、以人文关怀为特征的健康照顾是全科医生人文关怀实践的重要特征和服务核心。
1.2.2 关注精神、心理需求,提供身心保健服务
与专科医生的服务对象不同,全科医生主要为固定的辖区居民服务,包括患者、亚健康人群和健康人群。全科医生接诊的大多数是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与生活行为方式、精神和心理情绪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疾病。对于这些慢性非传染病患者来说,他们不仅承受身体上的病痛,还承受着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压力和负担。这就要求全科医生更应该具备人文关怀理念,不仅关注服务对象的外在健康需要,更要体恤服务对象的内在心理需求;全面了解患者的社会生活环境、精神状况。“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即《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说的“中知人事”。
作为全科医生,在服务中应充分认识和理解服务对象的本质特征和自己的工作属性,不仅要关注服务对象的疾病,而且要了解疾病背后的心理和精神状况及变化,满足服务对象的健康需要和心理需求。必须树立“心身合一”和整体医疗保健的观念,治疗可以减少一些疼痛,人文关怀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干预手段和治疗方式。有研究显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养生指导和人文关怀干预,普及高血压知识和中医养生知识,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从而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7]。关注并为服务对象提供精神和心理上的关怀,与其进行心灵沟通,不亚于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
1.2.3 运用人文关怀理念,践行医学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一方面强调服务意识和理念,另一方面要付诸于实践,在服务过程中体现良好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理念的形成,可以引导全科医生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践行医学人文关怀,可以增加服务对象对全科医生的信任和理解,减少双方的情感负担以及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提高服务对象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首先,全科医生要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关爱、尊重服务对象,视服务对象为朋友,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基本诊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才能赢得服务对象的信任;其次,要将人文关怀的精神外化为人文关怀的实践,如同理心、责任心和耐心,都体现着对服务对象的关心、体贴和爱护,做一名让服务对象放心、值得信赖的健康“守门人”。就同理心而言,在医疗保健中全科医生更应站在患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感受患方的情绪,懂得倾听、安慰、尊重患方,以患方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沟通和诊疗,关怀并感受他们的身心痛苦,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改善医疗结果;最后,沟通交流也是全科医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方法,全科医生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是为服务对象的健康需求而进行的活动,这种沟通是持续性的,能向服务对象普及相应的健康和疾病知识,帮助服务对象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通过人文关怀理念的建立和形成并在实践中体会,全科医生应学会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将人文关怀理念和实践贯穿于整个基层医疗保健服务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位服务对象,实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2 促进全科医生人文关怀实践的策略
目前,全科医生应该具有的人文关怀理念和实践与全科医生岗位职责中人文关怀要求有较大差距;全科医生虽然认识到人文关怀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但认识和实践均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全科医生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和践行人文关怀。
2.1 强化全科医生对人文关怀理念认知的培训与培养
人文关怀是全科医生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人文关怀不是人文思想和知识的灌输,而是人文精神的内化和行为的转化,这也是全科医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方向。要加强全科医生对人文关怀理念的认知,应关注对在校医学生和在职全科医生的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训与培养。文献研究显示,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就开始关注医学中的人文主义[8]。近几年这一导向日益引起更多的关注,尤其是相关的专业学会和机构(如美国和欧洲内科学会)均建议加强人文价值观和美德,将其作为医学教育专业精神的核心[9]。因此,对在校医学生和在职全科医生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对在校医学生举办相关的讲座、实例探讨分析,并将生动的案例穿插到全科医学理论教学中,强化医学生对人文关怀的认识,将人文关怀情感转变为对职业的热爱、未来从业时对服务对象生命的敬畏、呵护与关心。对在职全科医生人文关怀的培养和培训应采取与全科医学基本知识的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培训过程中开展人文教育,探索人文关怀培训课程,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将人文关怀普及化,使人文关怀始终贯穿在医疗活动中,并付诸于实践,改变唯技术论的错误观念。
2.2 提高全科医生人文关怀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全科医生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在为服务对象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语言使用的艺术、沟通交流的态度、情感意识的表达等等,这些都决定着全科医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质量。在人文实践活动中,管理者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全科医生人文关怀能力培训营造出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同时,明确全科医生人文关怀职责、培训标准、管理标准,确立全科医疗性人文关怀标准,以提高全科医生核心能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水平,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教育者需营造人文教育氛围,改革人文教学方法,实施叙事教育方式,内容上更为注重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增加培养目标中人文医学和医学伦理学的比重。
2.3 构建全科医生人文关怀奖惩机制
为鼓励全科医生树立正确的人文关怀理念和意识,主动接受人文关怀教育,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构建全科医生人文关怀奖惩机制,要关心关爱全科医生,做到精神上鼓励、工作上帮助、事业上支持、生活上保障,让他们舒心、顺心、安心地为患者精心服务。对于在人文关怀方面表现突出,服务对象综合评价非常高的全科医生,要给予必要的奖励,包括在职称评聘方面给予一定的制度倾斜;相反,对于人文关怀方面表现较差的全科医生,尤其是服务对象投诉率非常高的全科医生,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在职称聘任方面采用降级聘任处理,对于人文关怀不合格的全科医生要作为重点教育的对象。通过全科医生人文关怀奖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全科医生对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激励全科医生主动接受人文关怀教育,尤其是将人文关怀奖惩机制与职称评聘制度相衔接,有利于实现全科医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优化升级。
3 小结
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不断深入,全科医生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亟须提高全科医生人文关怀理念和实践能力的认知,培养全科医生人文关怀精神,并促进其行为的转化。应在研究全科医生人文关怀特征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关注和拟定改善全科医生人文关怀精神的策略,结合全科医生实际的工作状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尤为重要的是,未来要结合国家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实际,加强全科医生人文关怀的培养和培训,从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