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德规范融入医患沟通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9-01-16王超
王 超
(1 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wangchao8126@126.com; 2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基地,湖南 长沙 410208)
在深邃广博的中医文化当中,不仅蕴含着关于中医的行医规范、诊疗文化,也包含着深层次的有关中医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关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实现良好医患沟通的伦理思想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现代医患沟通教育,不仅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帮助,也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基于此,本文通过阐释传统医德规范中蕴含的医患沟通思想,分析其思想特质,进而提出传统医德规范融入医患沟通教育的具体建议。
1 传统医德规范蕴含的医患沟通思想
传统医德规范中蕴含着丰富的医患沟通思想,主要体现在医患沟通基本原则、沟通内容、沟通具体形式等几个方面,体现了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在处理具体社会关系——医患关系时的具体样态。
1.1 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
传统医德规范对医患间的沟通提出了平等、尊重、互信、坦诚的要求。
首先,医者应不问身份亲疏和地位贵贱平等对待所有患者。《小儿卫生总微论》指出的“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1],意味着医者在对待患者时不管其身份地位、家庭经济情况都应一视同仁,在诊疗用药方面并无差别。
其次,医患间应相互尊重。正如《万病回春》中所指出的“理当敬重,慎勿轻蔑”[2]。医者应当敬重向之求医的患者,不能丝毫怠慢。《小儿卫生总微论》也认为医者应当“举乃和柔”,不能“妄尊”冒犯患者。《灵枢·师传第二十九》强调治病的总原则是“惟顺而已矣”,需要医者对患者充分尊重,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病情。
再者,有效沟通的前提是相互信任。一方面,患者不能“信巫不信医”。“信之则差”,疾病的诊断就会被巫医迷信所耽误;另一方面,患者不可猜忌。正如《医说》中提到的,“病者不可猜鄙”,对医生的不信任只会使病情延误。《医学心悟》也说,“讳疾试医”,如果患者不对医生说实情,而是据此测试医生的能力,就会耽误诊治。苏东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隐瞒病情而“验医之能否”会耽误病情,所以他在求诊时“必先尽告以所患……使医者了然知患之所在也,然后求之诊,虚实冷热先定於中,则脉之疑似不能惑也。”这样一来,即使是医术不甚高明的医生也常常能够治愈疾病。
最后,医患之间应该以诚相待。明代李梴在《习医规格》中指出,为医应“不欺”,具体表现为,诊脉时,如果知道病患所得之病症却不据实相告,就是欺骗;抓方下药时,草率了事不求精准,即为欺骗。在诊断完毕以后,应“言必以实”,清晰解释病症虚实、治疗难易程度。即使有些病症无法确诊,也要直接告知患者,不隐瞒遮掩。对尚不清楚的疾病要仔细琢磨,不能轻率的下结论,更不能据此恐吓患者。
1.2 医患沟通时的形体、语言要求
首先,举止端庄。合乎礼节是医者进行医患沟通时的基本要求。《小儿卫生总微论》强调应“谦恭”“动须礼节”,依礼而行,不能僭越;《论大医精诚》中指出,医者体态应“望之俨然,不皎不昧”,形态庄重、严肃,不亢不卑;在患者家中,即使看到“珍羞迭荐”“纵绮罗满目”“醽醁兼陈”“丝竹凑耳”等事物仍要不为所动保持礼仪,要求医者不能“安然欢娱”而忘记患者仍处在痛苦之中。
其次,谨言慎微。正如《论大医精诚》中所指出的,医者不应“多语调笑,谈谑喧哗”,不应说长道短,评论是非,炫耀名声,诋毁他人。《不失人情论》也要求,医者应避免“甘言悦听”“巧语诳人”“强辨相欺”“是非颠倒”“危言相恐”等情况的出现。
最后,对待特殊患者应秉持特殊的医患沟通要求。例如,在对待女性患者时,应如《外科正宗·五戒七要》提到的那样,“倘旁无伴,不可自看”;对待“娟妓”应视为良家子女,端正自己言行。
1.3 医患沟通过程与内容
传统医德规范对医患沟通过程与内容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方面,对医患沟通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明代李梴在《习医规格》中指出,为人诊断,“先问证起何日”,要详细了解从开始到现在的发病经过。杂证和内外感的病要区分诊断,并要每一项详细询问。如果病情能确诊,就可以直接开处方,如果病证难以区分,“必须仔细察脉”以明其病之所在。给患者诊断时,要从一部脉位开始了解具体是哪一部分发生了病变,然后,再对其他脉位进行全面分析,相互印证,确定虚实,判断病情;诊断以后,要如实告知患者情况,是虚证还是实证,是否可治、难治,还有未诊断出的病情也要一并告知患者,并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方法予以治疗。
另一方面,对医患沟通内容也作出了详细规定。《黄帝内经素问》指出,诊病之前,“必问尝贵后贱”“必问饮食居处”。又说,应详细询问病人的社会地位,生活遭遇。如若是封侯称王未如愿,或是丧权失势,即使没有外邪侵袭,也可能因为精神因素导致身体不适,血气败坏,甚至死亡。如果以前家境很好之后衰败,即使不为“六淫七情”所伤,也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行走不便等痹症。还说:“凡诊者,必知终始”,诊脉时要问姓名、性别、问是否受伤等,这些都是一名良医必备的品质。
2 传统医德规范融入现代医患沟通教育的意义
2.1 有助于丰富现代医患沟通教育资源
医患沟通教育的内容不仅关涉现代医学知识、医患沟通策略和技巧、临床决策与社会公众交流、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应对等,也关涉传统医患文化、医学模式变迁、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等;不仅介绍、分析在西方结构学科、功能学科、病因学说下以科学性为特征的医患沟通模式,也探讨、研究东方以“整体性天道观”“自然生命观”“仁爱”为特征的医患沟通方法。而且,在东方久远历史文化当中,存在着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契合的整体性观念、思维,存在着大量融入东方文化历史印记的医学人物、医话传说和医药史料,这些无疑都是现代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是历史性、有地域特色的教育财富。因此,在开展医患沟通教育教学时,应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将其中精华部分融入教材当中,使之成为医学生学习借鉴的基础材料。
2.2 有助于提升医患沟通教育教学质量
换言之,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医学生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将传统医德规范融入医患沟通教育恰恰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它不仅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还会提供可资借鉴吸收的教育理念、方法,使医患沟通教育不再囿于技巧、知识的讲授,而更加关注医疗实践过程中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对医患沟通教育进行重新定位、转换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方法,在改进医患沟通教育教学质量中提升医学生临床沟通能力。以塑造高尚的职业道德、提升医者职业素养为目标,在循序渐进的德育教化过程中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知识,从而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医患沟通技能。
2.3 有助于实现医患沟通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在人本理念指引下,医患沟通教育需要围绕医学生的成长成才组织实施教育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1],使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并在见习、实习的医疗实践中将人本精神渗透其中,使医学生能够获得现实的人文启示。在这一过程中,将传统医德规范融入医患沟通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为在传统医德文化中蕴含着许多有关平等、尊重、互信内容的规范要求,它不仅突出了医患间的平等关系,还强调医生对待患者的一视同仁,并且在“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思想指引下反映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本位理念。这些是与医患沟通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相契合的。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对医患沟通知识的传授、临床阶段对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深刻领悟医学的社会内蕴,在提升医疗技术的同时培养高尚医德,以塑造职业道德品质、提高职业素养为目的,通过由外至内的熏陶教育使医学生掌握系统的医患沟通理念、方法、技巧,自觉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强化医德信念、养成医德习惯。
3 传统医德规范融入医患沟通教育的具体措施
将传统医德规范融入医患沟通教育需要多方面着手,通过教材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方法调整、校园文化渗透、临床实践培养等措施,切实提高医患沟通教育教学质量。
3.1 教材内容改进
教材的选取是教育教学展开的前提和基础。现有关于医患沟通的著作主要以译介型为主,大多是西方医患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植入,而缺乏较好地融合中西方医患沟通知识、技术,并经过本土化实践证实有效的理论和知识。因此,在这一方面应不断改进完善。首先,在章节安排上,不应依据临床各科,从内、外、妇、儿等展开,而应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基本线索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在理论部分,介绍教育思想发展时应突出中国传统医患沟通理论和实践章节,使之内容更饱满、丰富;其次,在其他章节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应将中国传统医患沟通思想融合进去。例如,在讲述共情心理时、沟通中的文化敏感性等内容时可以更多地从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中汲取教育资源,糅合相关内容;再者,在教材中更多地融入中国传统医患沟通案例。通过精彩的人物传记、沟通案例提升教材的吸引力,促进医学生主动学习。
3.2 课堂教学提升
课堂教学仍然是目前医患沟通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患沟通教育的成效。将传统医德规范融入医患沟通课堂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师资建设[2],选拔具有丰富中医文化知识底蕴的教师担任授课老师。可以聘请老中医、中医文化传承人、中医文化国际传播推广者等一线中医文化践行者作为主讲教师走进课堂,讲述历史文化传承、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经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其次,围绕医患沟通理论与实践重新规划相关课程的内容、顺序、过程,重点围绕医患沟通过程、医患互动关系、医患间权利与义务、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医患纠纷处理的伦理守则等展开课程设计[3],适时进行中西医患沟通理论与实践的对比,探寻其共性和差异性,分析现实的应用路径;再者,展开医患沟通教学效果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适当考虑加入中医文化传统识记、案例以及能力培养的内容,使之成为考核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3.3 教学方法调整
为了更好地提升医患沟通教育效果,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首先,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方式方法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要求转换教育观念,在人本教育思想指导下围绕学生主动学习展开教学设计,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加强启发式教学。传统医患沟通思想的融入不仅需要知识讲授,更需要问题情境引导,通过案例教学、标准化病人、角色互换和扮演,在启发、引导、交互下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再者,不断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推动教学方法多元化。除了课堂讲授以外,还应该利用多媒体、网络、E-learning手段和慕课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深化对传统医患沟通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使医学生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从而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3.4 临床实践培养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不断反馈调整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首先,注重教育教学阶段的衔接。从传统医患沟通思想中可以发现,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形体语言要求以及过程安排都是生动的活的内容,是与医疗实践紧密相关的,因此,要将这些内容融入医患沟通教育就必须注重面向实践,做好基础教育阶段和临床教育阶段的衔接、学校教育阶段与继续教育阶段的衔接,并突出每一个阶段的进阶目标,使之成为一个连贯的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其次,重视临床见习实习阶段教育教学设计。在临床教育阶段,医学生有更多机会直接面对患者,有更多机会学习实际的医患交流技能,因此,这一阶段应是加强医患沟通教育的重点。在具体教学设计上,应开设相关课程,通过现实案例分析、医学伦理查房、疑难问题解答以及医患面对面交流形式提升医学生实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重视临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在见习实习阶段,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医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特别加强带教老师这方面的教育能力。不仅医术高明,还应医德高尚,知晓如何沟通、会将相关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受益。
3.5 校园文化助力
除了正式的教育课程,非正式的、软性的课程——“第二课堂”也是实现融合的重要方面[4]。其中,加强高等医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注重校园环境建设。特别是对中医药大学而言,应该通过校内雕塑、建筑、校园布局、展馆陈列、宣传横幅等方式体现出中医药文化底蕴,展现传统中医药大家风采;其次,开展多样校园活动实施渗透式人文教育[5]。这些活动可以是知识竞赛型的,可以是模拟病房型的,也可以是各类校园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医学生参与其中、融入其中,获得与书本不一样的知识体验;再者,形塑校园文化精神。除了硬件设施、文体活动以外,还需要凝练校园文化精神,弘扬医学历史传统,通过对校史、校训、学校规章的学习使其成为高等医科院校的文化内核,充分发挥文化的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