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提升水文服务能力的几点思考
—— 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

2019-01-16吕兰军

中国水利 2019年5期
关键词:九江市九江水文

吕兰军

(江西省九江市水文局,332000,九江)

水文是经济社会和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文工作的服务和支撑领域不断拓展,基础性和公益性更加凸显。进入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提升水文服务能力和水平,笔者以为必须按照水利部提出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新思路,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这个水利工作重心,在水文监测、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新作为。结合江西省九江市水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打造“生命水文”,提高水文服务防汛抗旱的能力

防汛抗旱是水文的重点工作,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灾害性天气增多,江、河、湖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水文情报预报预警关乎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提出打造 “生命水文”,可以突出水文情报预报预警的重要性和水文的使命感、责任感。

九江市是全国31个重点防洪城市。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出现多次大洪水,其中1998年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型大洪水,受长江、鄱阳湖来水及降雨影响,长江九江站先后出现了8次洪水过程,其中8月2日出现历史最高水位23.03 m,超警戒水位3.53 m;鄱阳湖星子站同日出现历史最高水位22.52 m,超警戒水位3.48 m;长江九江站超历史最高水位持续时间长达43 d,超警戒水位90 d。2016年九江市遭受了1998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汛情,先后经历了22次强降雨过程,长江九江站、鄱阳湖星子站水位持续超警戒分别达29 d、35 d。在历次洪水面前,九江水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责任为第一责任,以社会效益为水文部门的最大效益,发挥监测预报预警职能作用,对防汛工作反复研究论证、提供数据和建议,为各级领导综合研究、分析判断、作出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获得水利部表彰,2016年获得九江市委、市政府嘉奖。

九江城区河流湖泊众多,容易发生内涝,如2016年6月15日暴雨侵袭九江城区,最大1h降雨量达47.5 mm,6 h累计降雨量达107 mm,金凤路立交桥下、德化路中辉世纪城等路段积水较深,导致路过汽车被淹熄火,同时给市民出行带来危险。7月2日,暴雨再次袭击城区,部分路段出现严重内涝,中辉世纪城更是由于地势较低,形成积水,受阻市民只能涉水通过,附近几家商铺内变成一片汪洋。加上城区八里湖水位低于长江九江段,十里河、沙河来水不断加入,水位快速上涨,排不出去的水涌向附近城区,内涝时间长达10 d以上。九江市水文局积极从水文角度应对城市内涝,2017年对赛城湖、八里湖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建立两湖水位-面积-库容曲线,根据气象雨量预报,结合曲线,可以对赛城湖、八里湖水位进行预报;2018年,在城市低洼和立交桥下易积水地段建立5处6个积水监测点,建立了城市内涝水文信息采集系统,如遇短历时强降雨,可提前预警,实时显示降雨量及积水深度,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保障了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更好地提升水文防汛服务能力和水平,水文部门应加快提升局地短历时、强降雨的预报预警水平,研究流域下垫面变化及大尺度气象要素变化等多因素对中长期预测预报的影响,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和预见期以满足防洪抗旱减灾需求。针对中小型水库安全度汛水文监测存在的大量空白,以及城市水文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做好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城市洪涝水文情报预报预警应该是今后的重点。

二、打造“资源水文”,提升水文服务“三条红线”管理水平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加大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为更好发挥水文在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提出打造 “资源水文”,以突出水文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基础地位。

作为水资源量、质监测的水文部门,九江通过打造“资源水文”,水文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明显加强,水文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九江水文部门编制的《九江市水功能区划》《九江市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九江市水量分配细化研究方案》3个技术报告成为九江市水资源管理与考核的主要依据;编制的年度水资源公报,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年度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揭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因而成为政府及有关部门编制城市、园区规划的基本依据。1997年,第一个国家级水资源公报《199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江西省第一个省级公报《1997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发布,同年,九江市发布市级《水资源公报》;2015年九江水文部门开展了县级水资源公报的编制,201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县级水资源月报编制,为水资源管理与河长制的实施打下基础。

水资源论证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因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的编制涵盖了建设项目从取水、用水到退水的整个过程,是落实“三条红线”管理的较好体现。水文部门参与编制了大量的论证报告,如九江市水文局2005年以来编制了江西理文造纸、江西(九江)赛得利化纤、赣江新区等100多个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对建设项目的取水、用水、退水进行全面分析,对项目取水口、退水口上下游一定范围内的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提出项目取水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总体规划要求,研究项目退水对其他水功能区的影响。水文部门为取水许可论证把关,真正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

2018年12月13日,江西省委、省政府下发了《江西省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赣办字〔2018〕56 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全面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双控”行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制度,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公共供水管网内的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江西省项目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委托给水文部门,按照《实施意见》要求,要发挥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一期项目作用,加快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二期项目建设,在2020年前对全省70%以上取用水户实行计量监控;加强重要江河和地下水监测体系建设,推动大中型灌区、工业和生活服务业领域取用水计量监测,充分利用通信网络、大数据、无人机等现代技术装备和手段,提升水文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三、打造“生态水文”,提高水文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水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而且是水生态系统的决定性要素,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人口快速增长,工业、生活污水排放量加大,河流湖泊水生态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水有关的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提出打造“生态水文”,可以突显水文水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水文部门可以通过定期及动态水量、水质、水生态监测,及时掌握各河流、湖泊的水质和健康状况,加强水生态水文调查与研究、入河排污口调查、河流湖泊健康评估以及科学应对水污染事件等,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技术支撑。九江市水文局近年对九江市城区主要湖泊开展了水文水生态监测与研究,对全市22个水面面积1 km2以上的湖泊进行了平、枯水期水生态调查,编制了《九江市八里湖水生态动态监测与研究》《九江市水面面积1 km2以上湖泊水文水生态调查报告》,为九江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九江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提供了科学依据。2018年对全市近500个排污口开展调查,与环保、水利技术人员合作,最终确定全市入河排污口为122个。九江市水文局编制的《九江市入河(湖)排污口布局规划》于2018年12月由市政府颁发实施。

生态流量是维系河湖生态功能、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的重要指标,由于长期以来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认识不够,忽视了水资源节约和水环境保护,对自然界索取多投入少、开发多保护少,导致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统计,江西境内的小水电数量达到3 955座,长期以来小水电导致的支流断流等生态问题时有发生,河道断流导致的生态问题正在显现,引水式小水电长期不按规定给河道放水,自然河道的水量减少,以致枯水期出现断流,并可能使河流周边的生态系统遭到致命破坏。《实施意见》提出:加强生态流量监管,对水电站、水库、枢纽等水工程下泄生态流量不足的,改造或增设泄流设施或生态机组,保证下泄最小生态流量,保障河道内水生态健康。水文部门应加强对生态流量的研究,选择典型河流或水电站开展分析测算,研究分区分类确定生态流量的思路和方法,及时总结研究成果以便推广使用。

四、打造“社会水文”,提升水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各地重大项目建设、城市和各类园区规划、涉水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运行、旱涝情势分析预测等都需要水文提供全面、可靠、完整的系列水文资料或水文分析计算论证成果,提出打造“社会水文”,可以突显水文的社会服务功能。

九江水文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有: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提供江河湖库监测站点实时水雨情信息及流域、区域、河段汛情、水雨情综合分析成果等,为各级政府防汛抗旱部门开展防洪防旱调度与防洪抢险提供支撑;通过对供水水源地和行政区界进行水量水质监测、水资源调查评价、发布水资源公报等,为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以及中长期供水计划和水量分配方案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加强对取用水户的计量监测、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调查、水平衡测试、灌区和库区引(排)水监测分析与核查等,为政府实施用水定额管理和用水效率考核、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支撑服务;通过发挥水文部门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的优势,分析研究污染物的分布、输移、扩散和降解等规律,结合水量变化,分析水体纳污能力,为政府实施纳污控制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深化水文信息产品加工,丰富水文信息服务内容,除沿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等方式外,还开发了包括短信群发、九江水文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报纸、水文实时信息展示平台等多样化的信息发布途径,实现水文信息从单一为政府部门服务拓展到向社会公众服务的转变,以图形、表格及统计分析数据等方式,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直观的水文信息服务。

五、打造“和谐水文”,营造水文职工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要完美地打造“生命水文、资源水文、生态水文、社会水文”,首先需要水文内部的和谐稳定和水文职工的爱岗敬业。为让水文管理更加顺畅,工作环境更加优美,职工精神更加饱满,提出打造“和谐水文”,为水文职工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

九江在打造“和谐水文”方面的主要做法:一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近年在修水、永修、瑞昌、彭泽4个水文测报中心建立党支部,做到全覆盖,各中心党支部在水文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二是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让职工精神饱满,把分散在各个水文站的职工集中到测报中心,开展水文巡测模式,为4个水文测报中心新建了食堂,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三是提出“情系九江、把脉河湖、精准测报、服务社会”的九江水文核心价值观,增强水文职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四是开展水文文化活动,拍摄了反映九江水文百年奋斗史的宣传片《守卫江河》,排练了配乐诗朗诵《把脉江河》,开展一年一度的迎春文化活动,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五是加强水文宣传,对内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树立水文行业形象,提升水文品质,增强水文在全社会的影响力、竞争力,在水利行业主流媒体、当地网站等发表相关论文;六是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通过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评选优秀党员和水文先进个人、创建“青年文明号”等,凝聚水文人的智慧、力量和勇气,使全体水文人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七是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关心职工,通过看望病人、慰问困难职工等方式,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进入新时代,九江水文部门将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水文工作的定位,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着眼水量、水质、泥沙、水生态等多样化监测需求,打造“生命水文、资源水文、生态水文、社会水文、和谐水文”5个水文,努力为九江水利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撑。 ■

猜你喜欢

九江市九江水文
2022年《中国水文年报》发布
悠悠的九江
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我的“自画像”
九江丝弦锣鼓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长干曲四首(其二)
不老的情缘(合唱)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老年大学校歌
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