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深入推进水文“补短板、强监管”的探索
2019-01-16王吉杰
王吉杰
(河北省沧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061000,沧州)
“补短板、强监管”是水利行业改革发展的总抓手。作为水利尖兵,水文行业要直面水利、水文主要矛盾变化,深刻剖析短板,紧紧围绕新时代治水方针、新时期治水主要矛盾、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和水文改革发展工作思路,破解短板效应,全面提升水文服务能力。
一、直面水文主要矛盾变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提出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 “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并指出“前一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并将长期存在,而后一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水文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水文工作主要矛盾是 “新时代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服务的需求与水文基础支撑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直面水文主要矛盾变化,解决水文主要矛盾,要明确水利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服务的需求,也就是要明确水文在水利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防洪工程需要水文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供水工程需要强化水量水质动态监测,生态修复工程需要加强生态流量监测分析,信息化工程需要提升监测监视监控覆盖率和精准度;实施河湖管理、水资源调度、区域用水总量管控等,需要实时的水文数据作为支撑;开展节水规划目标管理、江河水量分配、生态流量指标确定等,需要历史水文数据分析成果作为支撑;认真剖析流域和区域下垫面条件的变化状况,加强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监测评估,探求变化环境下水循环演变和水资源动态的变化趋势,为统筹解决当前水问题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水文部门应进一步努力成为水资源评价的 “会计师”、水环境治理的“监督员”、抗旱减灾的“千里眼”、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员”、用水企业的“参谋部”、跨流域调水的“裁判员”、生态补水的“服务员”,满足社会发展对水文服务的需求。
二、明确短板是推动水文改革发展的基础
1.体制机制的短板
我国水文工作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水文部门隶属各流域水利委员会,一般是各流域水文局负责整个流域水文行业指导工作,比如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二是水文部门隶属于省水利厅,各地水文部门属水利厅派驻机构。河北省主要是这种方式。三是水文部门实行省水利厅与当地政府双重管理,河北省唐山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实现了河北省水利厅与唐山市政府的双重管理,于2011年10月加挂唐山市水文局牌子。以上是市级以上水文主要管理体制。县级以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县级水文管理。部分省、市已经局部实现或者全部实现了县级水文管理。二是测区式管理,比如河北省将全省划分为35个测区,测区水文机构为正科级,这种监测模式发挥了人员集中、组织有力、工作高效、服务精准的优势。三是县级水文和测区管理相交叉或其他的管理模式。就河北省来说,体制机制的短板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应尽快实现35个测区的全部揭牌成立;二是继续探索测区运行模式,形成既有统一管理,又适合各个测区实际情况的模式,切实实现各种水文要素的监测;三是深入研究如何发挥县级水文机构及测区作用,为驻地及管辖范围内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政府提供技术支撑。
2.行业管理的短板
一是顶层设计需要加强,部委甚至中央层面应该下达关于加强水文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水文事业改革发展;二是内设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尤其是机构改革后不能与上级水利部门内设机构紧密对应,不能适应水利行业强监管的要求,希望能够借助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予以完善;三是应进一步加强弘扬水文传统、水文精神,紧密结合新时代水利精神,梳理水文精神,为行业管理提供文化保障;四是水文执法力量薄弱,国家及部分省市均出台了水文相关法律法规、条例规定等,但破坏水文基础设施的行为屡有发生;五是水文行业内部管理需进一步规范。
3.监测站网的短板
河北省监测站网的短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覆盖范围低,基本实现了大江大河大库的控制,但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监测程度低;二是城市水文工作开展不均衡,尚不能延伸到县城一级,甚至有的地级市都没有深入开展;三是沿海地区水文测点明显不足,监测项目不完整,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应对洪涝灾害、台风风暴潮能力明显不足,水利部2018年11月编制印发《潮水位站网规划》规划河北建设潮流量、水位站共计15处;四是市县级行政区界监测断面不足,尤其是县级行政区监测断面严重不足;五是超采区、生态补水受益区等地下水监测站点不足;六是土壤墒情站点代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七是生态监测站点严重缺乏,水库、湿地及城区景观河湖生态监测站点布设不均匀,滞后现象严重;八是区域、流域监测站网布设不均衡。就全国而言,北方较南方相对落后;京津冀之间河北相对落后;就河北而言,因地域差距站网布设情况也有差别。
4.基础设施的短板
县级水文巡测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办公场所、交通工具、仪器设备不同程度存在欠缺;大江大河基本水文站由于改造早,在标准化断面建设、监测设施设备方面,与新近建设的中小河流水文、水位站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基础设施各地市建设不均衡,与发达省份差距较大。
5.自动化现代化程度的短板
基本的水位监测不能实现全部自动化,流量测验自动化程度低,水质监测仪器现代化程度低,自动墒情、蒸发监测仪器设备普及率不高,泥沙监测、分析仪器设备自动化程度严重滞后,无人机技术应用尚处于试验阶段。水文自动化、现代化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较落后。
6.服务能力的短板
江河湖库的预报、预案覆盖度不高,预报精度不高,时效性不高,甚至得不到验证;预警机制不健全,尚不能完全发挥好预警作用;水资源管理、政府考核的水文支撑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冬奥运赛场建设等重点工作的支撑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7.思路观念的短板
对新的发展理念、发展趋势、发展成果调查研究有待于进一步跟进,对新技术、新知识、新事物接纳吸收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河北省在雨量自测报系统、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等运维工作中引进了购买服务,但缩编减编的同时水文监测站点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应继续拓宽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的思路。
8.人才队伍的短板
首先是人才年龄结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断档”现象,专业人才年龄结构欠佳的现象日趋严重;其次在人才专业化方面,学历层次有待提高。高学历是理论水平的集中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队伍整体业务水平的评价参照。以沧州水文局为例,全局职工中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40.7%;专科学历所占比例为24.4%,两者合计所占比例为65.1%,各层次学历人员多数为参加工作后通过成人自考、函授学习等方式取得,不少职工的当前学历已是第三或第四学历。其中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大学本科的人员仅为少数,严重缺乏技术全面能充当学科带头人的复合型人才。河北省自2016年实施的事业单位“名校英才入冀”计划正在逐步解决这个问题。随着水文服务领域的拓宽和纵深发展需要,部分专业人才缺乏,除水文水资源、中文、财务、计算机等常规专业外,其他诸如工程建设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缺乏,实践中往往根据现有人员情况及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培养了很多“多面手”,呈现出专业化程度不高、深度不够的现象。再次是人才梯度层次方面,既需要高层次、高学历的学科带头人在总结分析水文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深度研究推出系列水文科研成果,也需要 “水文工匠”扎根基础测报,不断改进测报方式方法,提高水文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第四是人才引进方面,在任务不断增加、减编缩编的大背景下,切实做好人才招聘工作,积极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劳务输出等方式,解决基层测站人员少、仪器设备运维任务重等问题。
三、破解 “短板效应”,为“强监管”提供水文支撑
河北水文发展实践表明,必须树立大水文观,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要把握两个基础:提高水文基础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提高水文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要实现三个转变:从监测服务型水文向技术服务型水文转变,从资料服务型水文向成果服务型水文转变,从水利水文向社会水文转变。要打造四个体系:先进完善的水文水资源监测体系,快速可靠的水文水资源传输体系,科学准确的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及分析体系,便捷高效的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储存、提供体系。要提供五个保障:贯彻落实水文条例,提供法制化保障;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测报能力保障;不断提高人才素质,提供智力保障;加强党建工作,提供政治保障;加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保障。
1.不断优化水文监测站网
站网是水文信息来源的主要载体,是水文服务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的支撑。首先要补齐已有站网的短板。其次是围绕“十六字”治水方针和“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以及水利“补短板、强监管”的需求,新增设站点。
2.密切围绕水利中心工作
水文根植水利、依托水利,各地应紧紧遵循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新时代水文改革发展工作思路,结合属地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认识水平,迅速转变观念,形成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地方水文发展思路。
3.理顺体制,实现水文顺畅发展
借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东风,进一步理顺水文体制机制,实现水文顺畅发展。
4.提炼精神,引航水文发展
紧紧围绕 “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新时代水利精神,结合水文实际工作提炼新时代水文行业精神,为水文行业发展、队伍建设指引方向,约束行业行为。
5.立法建制,护航水文发展
形成完善的水文法制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水文发展提供坚实法制保障。
6.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水文队伍素质
深刻挖掘行业管理的短板,以创新的思维不断改善水文行业管理,规范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水文队伍素质。
7.改进方法,提高水文自动化水平
做好顶层设计,开展测验断面标准化建设,装备先进的监测、监视和通信设施设备,更新、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为逐步实现测站无人值守创造条件。整合完善水文综合业务系统,提升预测预报预警能力。
8.机动灵活,提高水文应急测报能力
着眼多样化监测需求,采用巡驻结合、灵活机动的监测方式,不断提高应急测报能力,扩大水文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