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学论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实施分析
2019-01-15王倩
王倩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被新的教学方式取代。以学论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教学。本文阐述了基于“以学论教”下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以学论教 初中语文 教学优化
语文教学肩负着拓展学生思维与开阔视野的主要任务,侧重于培养学生塑造创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以学论教”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且独立的思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新课程教育的目标。
一、不要对学生进行限制
在进行“以学论教”时,首先,教师要避免设限过多,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并且在学生进行思考时给予学生启发,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当发现学生产生错误认知时,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其次,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自身的领悟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或者文章时能够产生更多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思考自己读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最后,教师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讨论与互动,交流自己读完文章后的感想,拓宽学生的思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首先,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分析“阿长”是什么形象。其次,教师再提问学生:“为什么鲁迅在课文中不叫阿长为‘长妈妈呢?”接着,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思考的答案。最后,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告诉学生称呼是代表各种不同的身份和地位的,用“长妈妈”来称呼她是名不副实的。这样,学生便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在文章中挖掘更多的东西。
二、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阅读与对话中进行教学
在“以学论教”的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阅读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如在教学《芦花荡》时,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阅读,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分别让学生扮演“老英雄”“大菱”“二菱”,并用第一人称进行朗读。这样的阅读方式仿佛对话一样,学生在阅读中能更加懂得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仅拉近了学生与语文之间的距离,还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以学论教”时,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不是由枯燥的文字内容集成的一门课程,而是有生命与景色的。如在教学《生命,生命》时,首先,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轻音乐或与春天有关的视频,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课堂;其次,教師可以让学生朗诵课文,说出自己朗读后收获的想法,并说说自己认为的生命是什么样的;最后,教师可以引出文章的主旨,让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看到生命本身巨大的潜能,这种能量是无法诋毁的,它会让你活下去,这就是生命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置身于课堂中,不但阅读更有感情,而且对课文和主旨的理解更加深入,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伟大,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以学论教”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了思辨能力及共情力,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愿意自主研究与探索。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慧.“以学定教”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6,(7).
[2]陆娟娟.以学定教理念下初中语文作业讲评初探[J].西藏教育,2017,(8).
[3]潘秀美.“以学定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7,(12).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