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探究
2019-01-15张建超
张建超
摘要: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优化,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高职院校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技能。本文以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为推进教师发展机制、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职业能力
作为高职院校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教师发展是决定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因为一流的师资队伍可以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对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近些年,高职院校开始寻找新的合作方式,其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最具代表性。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结构稳定、素质优异的高等职业教师队伍,还有利于增强高校自身的教学实力,吸引更多的师资力量和学生资源,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师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无论是公立高职院校,还是重点大学创办的二级院校,大多数教師都是通过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所以这些教师拥有的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不多,缺乏教学理论知识,且专业知识单一,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不仅如此,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或大专转型演变而来,教师队伍以中专教师为主,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这已成为阻碍高职院校发展的绊脚石。
高职教育是以资格认证为主的技能应用型教育,需要具备高技能的实践性人才,所以教师要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专业技能,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到企业去实习,以获得相关的技能经验,明确岗位职责。
二、高职院校教师发展存在的困境
高职教育在师资力量的建设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如岗位培训等环节容易受到忽视。同时,在教师的招聘、职位评定等环节,高职院校没有相对系统的管理规则,没有针对高职教师安排各种培训。
此外,为了求得自身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往往选择名气、实力等各方面较强的企业寻求合作。然而,这类高校的实际能力并不能吸引实力较强的企业,所以校企合作通常无法顺利进行,且大多数企业由于对高等培训机构的科研力量,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可塑性认识不足,并不重视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这样一来,在缺少合作与专业培训的环境中,许多高职院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就显得十分不足。
三、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必要性
1.加强教师的思想文化素质
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水平,但缺乏实践经验,且缺少对教师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训,阻碍了师资力量的发展。校企合作对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它能给教师提供进入第一生产线学习的机会。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接触先进的设备,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理论知识,学会将行业知识融入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在企业中学习全新的知识,熟练操作相关的技术,对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作用。
2.优化高职教育课程
与普通高校教师偏重理论研究不同,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着重于应用方法的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这就要求管理机构和教师应抛弃传统教学思想带来的限制,重视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并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办学特色等需要,做好教师的引进和培训工作。特别是对于刚走出校门的新教师,高职院校应在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后,才可以让他们接手教学工作。同时,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中,高职院校要以培养专业领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打造一支具备新知识、新理论,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育人观的优秀师资队伍。此外,教师要立足于实习基地,开展教育科研,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促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校企双赢。
四、结语
教师综合素养的发展关乎整个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高职院校应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完善校企合作的策略,以促进教师的成长,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芦娟.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研究[J].时代农机,2018,(9).
[2]黄晓芬.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对接现代学徒制的路径[J].职教通讯,2018,(18).
(作者单位: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