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互联网环境下电信运营商视频业务技术演进策略
2019-01-15宁勇
宁 勇
(中国电信十堰分公司,十堰 442000)
互联网化IPTV是如今电信运营商视频业务技术的演进方向,从终端、平台、承载网、接入网、编解码技术、流传输技术、组网结构、分发网络系统、终端等技术问题到如何提升用户体验是电信运营商在视频业务领域不可避免的问题。
1 视频业务的飞速发展
自2016年以来,互联网飞速发展、千兆光纤宽带问世、高清视频普及、AR/VR的研发等,都将视频业务推向时代的热潮。据报道,截止到2016年,我国三大通信运营商新增视频用户各自高达上千万,不管是互联网运营商亦或是手机厂商都极其重视视频业务对行业未来的影响。
2017年,华为中国地区部电信软件业务部总裁阮建山先生在访谈中阐述道:“未来视频业务不仅仅只是基础业务,还应该成为与宽带、手机同样重要的基础业务。同时,视频还将是一个超级入口、超级平台,并且是运营商目前可见的唯一有可能的超级业务。”华为高层一语成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华为全力推动视频业务成为各大运营商基础业务并取得成功。
2 视频业务对运营商的重要性
2.1 大视频时代
在宽带提速不降费的基础上,三大运营商的报表反应提速带来了运营商用户、收入、利润的三大板块增加。宽带提速带来的不仅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增加,还意味着一个“大视频”时代的到来。用大视频提升用户视频体验,包括不限于:观看体验、内容体验、服务体验。用户视频体验满意度不断上升,代表着用户愿意付费的潜意识。根据年度互联网流量预测报告的统计资料显示,从二零一三年到2018年,在线视频占互联网流量比例持续增加。同时,视频内容的高清化、码率不断提升,标清升高清,高清变4K,4K变8K,在同样内容下,更高清晰化的画质占用更多的流量。
电信运营商开办视频业务本意并非依靠视频业务本身赚钱,而是为了互联网宽带业务、手机消费业务的健康、蓬勃发展。
2.2 光纤时代
随着硬件设施的换代与科学技术的更新,视频应用的种类更加多元化。除传统电视台节目播放,其他新型业务需求有:在线直播观看、在线比赛、在线秀场、在线教育等。据资料显示,新型的视频业务需求对带宽方面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丢包方面,由于4K、8K高压缩比的原因,4K直播时起步要求十分高;在FPS延迟方面,由于人眼对于相位敏感与手感抖动,网络延迟稳定抖动在几纳秒之内,而直播游戏的硬件与手感对于FPS要求稳定在一百以上。随着光纤网络的普及率增加,满足了大视频时代中视频业务对于网络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包括:丢包率、FPS延迟等。在去年召开的光信息与光网络大会上,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表示:“视频流量几乎成为了用户使用网络流量最多的部分,从当下的发展趋势来看,视频业务不再成为替补业务,而是成为真正的运营商主业务之一。”
3 视频业务的多元化
光纤网络的普及与网络承载能力的提升支持了视频应用种类的多元化,也促进视频业务的多元化。今年年初,中国电信运营商旗下专门运营视频的子公司中国电信天翼视讯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中国电信集团的总经理王晓初也公布了中国电信未来战略——中国电信将基于互联网与网络平台向信息服务提供商完成转变。中国电信天翼视讯传媒有限公司除了继续运营中国电信的视频业务,还将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市场,向多元化、视频化、媒体化、互动化发展。
3.1 在线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教育信心化的推进,课程与视频业务有以下四种常见形态以及人次超过50%观看记录时长占比:
根据参考文献及数据显示,传统大视频不受到学生欢迎,在切割为微视频以后观看总人次占比一度高于80%超过实际点播的人次的半数,说明该区域内完整地看完视频人次较高。以视频资源业务展开支持学生学习活动中,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更乐意选择微视频而非传统大视频,开发不同视频业务提供不同类型的微视频资源可以满足教师、学生们的各种需求。
3.2 在线直播
短视频是人们图文阅读的升级,直播是短视频道路之一。在AR技术的支持下,有专家学者认为未来一两年内AR技术将会对现今的短视频与直播平台带来冲击。截止今年,中国所拥有的在线直播平台近三百家,网络直播市场规模约上百亿,平台用户数量已达两亿,超大型直播平台每日在线人数接近三百万。从2015年到2018年,在线直播随着大视频时代飞速发展,各大运营商纷纷试水:
根据直播平台市场流量以及以上结构收入资料显示,内容提供方、平台运营方、服务支持方三家共同参与一个账号开放合作计划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4 互联网化视频业务技术关键与演进策略
现如今互联网化视频业务为主的体系逐渐成为主流,IPTV与OTT-TV如何平滑、缓和地融合、引入,在不动摇现有业务合作框架内,通过混合构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业务融合,如何合并当下双跨承载、部署门槛成为当下电信运营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1 IPTV与OTT-TV融合构架的主要特征
(1)双跨承载。IPTV业务由专网承载,OTT-TV由公共互联网承载。通过技术硬件机顶盒与家庭网关的配合实现双跨承载方案,最终由终端侧进行业务标签与路由选择的解决方案。(2)两套内容分发网络系统。IPTV由专用内容分发网络系统承载,通过建立索引、缓存、流分裂等技术提高反应速度;OTT-TV由互联网通用内容分发网络系统承载,反应速度相对IPTV存在一定差异。(3)两套码率。IPTV视频采用固定码率,即在单位时间内视频文件所使用的数据流量是固定的,无法更改、调整;OTT-TV视频通常采用H.264/VBR编码,标清平均码率为700kb/s至1.3Mb/s,高清平均码率为2.3Mb/s至4Mb/s,4K平均码率为40Mb/s至60Mb/s,OTT-TV画质码率通常是可根据网速智能自动调整,也可手动进行开放性调整。(4)质量保证。IPTV侧提供端到端服务质量保障,OTT-TV侧无质量保障。
4.2 IPTV与OTT-TV融合方案
分发网络系统开放化
第一步:将分发网络系统剥离至外部业务系统,内部则分媒体化模块与用户体验内容模块,将分发功能与服务功能彻底剥离。
第二步:建立分发网络系统共同开发合作计划,不同运营商的分发网络系统互通,在第一步剥离内外业务功能的基础上开放互通实现不同运营商的共同开发计划,把分发网络系统打造为IP网络一样全球覆盖、互通、互联的内容传输网络。第三步:同一运营商运营不同分发网络系统,实行内部开放化,并在多个分发网络系统中进行协同切换,通过解决负载均衡与流量调度技术的问题,实现备份应对突发流量等目的。
4.3 承载、视频云的开放化
(1)承载网络的开放化。开放承载的网络,将视频业务由公共互联网承载,通过解决码率控制算法、流传输技术与分发网络系统的应用问题,使得视频业务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下降,节省专网投资与采用专网承载时内容与应用引入困难等问题。(2)视频云的开放化。互联网背景下IPTV的内容制作、编/转码、分发、缓存、媒体等各个服务环节均可以进行云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视频云。
4.4 智能化未来
(1)终端智能化。终端智能化能将业务与硬件分离,互联网下IPTV可被封装为一个应用,在安卓系统与iOS系统中所提供的应用调用、数据交互等能力将传统系统之间的交互转化为应用之间,大大降低业务融合的开发难度,同时提高用户对业务的访问量。(2)操控智能化。提升用户体验的各种智能操作技术,比如多屏协同与互动等,支持添加各种传感技术的外设,如语音识别功能、人脸识别功能、重力传感器、陀螺仪遥控器等。(3)数据运营智能化。互联网环境下的IPTV需要积极引入各种互联网技术,实现导航、搜索、推荐三大能力。通过导航引入互联网丰富的视频内容数据来源,增强用户内容体验丰富度;通过搜索引入互联网丰富视频内容的元数据,比如标签、产地、导演、演员等关键字,增加用户观看视频的点击量;通过推荐功能采集用户收视习惯、行为,引入互联网标签技术提炼出不同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5 结束语
近年以来随着电信网络的发展,国内外多家运营商分别基于4G网络开展了拨号上网、固定IP、视频流量等互联网业务。视频业务已成为国内4G用户最花费流量与金钱的多媒体互联网业务,同时视频内容的高清晰化也使得同样内容将意味着占用更多的流量。开放互联网环境下视频业务,是电信运营商在视频业务领域发挥优势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