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意识(一)
2019-01-15
演奏本质的认识
在学校里,每当我提到自己在讲授关于“演奏思想”的课程时,同学们的反应几乎千篇一律:哦,这正是我所需要的。这就说明我们的学生们思想饥渴,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不仅是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要解惑!
这是解放演奏的课堂,主要是从微观世界去解释演奏的科学本质,这里所有的观点阐述,全部是建立在那些鼓舞人心的众多舞台、成功演奏的事实上。这并不是代表某个人的观点,而是一种改进和建立在大多数演奏中所依靠的通达艺术真谛的认知,也可以说是演奏的方法论。
演奏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探究的冲动寻找曲目本质的活动皆可称之为演奏。
演奏的本质
追述远古,天地玄黄之中,宇宙破蒙之时,诞生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露、山川草木、江河湖海、虫鱼鸟兽、万事万物和最有灵性的人类。天地孕载群生,赋纯善之性。无论是诞生自教堂的西方音乐,还是祭坛之上、庙堂之高的中国音乐,都是起源于神圣,诠释中表现着正念永恒的光明,器乐艺术的表现更是在“输出”一个“德”字,“德音”才能谓之为“正乐”。
“正乐”源于自然,本于人心,感化生灵。这才是奏乐的本质。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均有其来处,不同的诞生之地,会赋予其所属生命的一切生命特质和表现这种特质的表现形式亘古不变。朱熹的那句千古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倒也可以启发我们如何去寻找音乐的本质。
纵观古今,凡为后世树立典范的演奏艺术的巅峰作品无一不在表达着深刻的内涵、向上光明,包含着鼓舞人心的力量,给人以不同角度的心灵升华,对人产生最终的积极影响。
我们需要一起努力、共同穷究,用正确的艺术意识形态诠释民族音乐的艺术演奏,把它的“意识”与“形象”带到更高、更亮的光明之处,奏响着人类的心灵之声,表现人类对人生的感悟、对天宇自然的期待、对天人关系的解读,去通畅精神而和正心,解人心忧,而滤烦恼,在演奏信仰的高度推动着国家、民族演奏艺术形象的发展,这就是演奏艺术的“传承”与“创造”,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演奏意识是最初且直觉中对曲目的理解与想象。引深理解可以为对曲目的理解、认知、情感和表达思想,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演奏者在演奏时的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重要因素。
演奏意识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演奏意识,对同一个曲目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什么叫演奏意识
举个例子:你认为“银耳粥”是“甜的”还是“咸的”,就是一种意识的简单体现。认为银耳粥是甜的这个群体,该派认为咸的是异端;同样,“咸派”也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甜派”是反生活。简单来说,这两种价值观念,这就是两种意识。
演奏意识这个概念,对青少年民族器乐专业的同学们来说可能会有点难以理解,但这又是专业学生必须要涉及的领域。
我们需要从小开始,树立良好的演奏意识,有自己的解读,这对每个演奏者来说,是你演奏生涯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决定演奏意识的因素
演奏时演奏者的思维想法就叫意识,简单的说就是你演奏中秉持的“演奏动机”或者说“演奏发心”就是意识。
演奏之躯之主宰是心,演奏之心之所发是意,意之本体是知,意之所在便是演奏。这是演奏的现实存在以及人作为主体如何与音乐本质相联系的天然契约关系。
演奏意识并不抽象。演奏首先是曲目本质的感性认知的外在表现。演奏者总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视、听、言、动,也就是现实的生活实践活动的感知来表达自己对曲目认知展开演奏。视、听、言、动是躯体活动的范畴,但身体之所以有此种活动,则必然出于心的驱使。身体在演奏活动中,实际上就是心灵状态的外向表达,就是意的表现。
“心到、手到、意念到”三位一体圆融的演奏境界,才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演奏与意识一致的境界,也就是心身和谐的自然境界。
只有内心光明、意识纯洁、志向高远,才会将艺术的最高境界光明与崇高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内心的觉知,那么其他的形形色色的“演奏动念”就会来占据我们的心灵家园,使我们的演奏表里不一,形乱神散,虽有娱乐,但也脱离曲目本质。演奏的修习者,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目标,就是想最大限度的演奏好曲目,怎样才算是演奏好曲目?
对演奏者来说持有怎样的意念演奏,是非常重要的事。我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曲目演奏需要有纯洁性和天然性曲目属性,有句话叫“万事由心生”。
认知层次的几个层次
在深入破析、认证“演奏意识”之前,先来讨论一下演奏人“认知”形成的几个阶段,在音乐演奏环境里,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认知的不同,这也是派别“矛盾”的起源。
第一阶段:曲目主见
在演奏环境里,对曲目本质的认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主见,很多人在演奏中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学习,或者总是总是采纳别人的认知,人云亦云。主见是演奏人对曲目理解的独立思考能力,它来自于在经历、经验、审美、学识基础上形成的逻辑判断能力,对演奏者来说,曲目主见很重要,你是不是能达曲目意图,这决定了你演奏是否本质。哪怕是一个人的偏见,依然是这个人的主见。有主见的人,弓弦果敢,想象自由,演奏表达不拘泥、不犹豫,这是我们演奏者必备的直达本质的最基本素质。
想一想“孔子向师襄子学琴”的故事,也许会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曲目主见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寻找不同
正是因为你对曲目认知有主见,在演奏环境里才容易发现在演奏表达上和自己主见不同的人。发现不同才能发现矛盾,有了矛盾才能推动音乐演奏事物的发展。善于发现和自己不同的人,这样才容易纠正自己的偏见和不足。
所谓和而不同,能够接纳和自己不同的人,才能完善演奏和趋向本质。
发现有和自己主见不同的演奏表达后该怎么办?有的人会排斥,有的人开始学习别人的演奏长处弥补自己,看起来好像并不难。但是,在现实的演奏环境里,每个人或多或少对自己的演奏有种天然的认同感,所以,并不太容易发自内心的去改变自己。
第三阶段:创造创新
既然认知了“寻找不同”的道理,接下来就到了演奏的环节。在传统与新生、内在与外来、保守和改革演奏思想的碰撞中,总会诞生出新的演奏方式。凡是能够尊重不同演奏,并且大胆改变自己的人,一定会出创造性的演奏成果,认知能到了这一阶段,已经算是演奏领域的人才了,这就是同一首曲目总会有更精彩的表现的道理。
第四阶段:大道至简
当你在演奏中善于创造时,你会发现演奏之道万变不离其宗,大道至简。演奏中每个人都会对曲目的技术处理有一个从简到繁,从繁到简的演变过程。当你对技术处理和曲目认知还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时,功夫其实还未到。但当你已经掌握了技术,返回头再看时,虽然山水未变,但“心境”和“弓力”已经截然不同。这时你将能跳出演奏技术处理的各种琐事而能直达音乐本质。
第五阶段:方法论
到了这一阶段,你已经不只关注演奏生涯的道理和逻辑了。所有曲目摆在你面前,你都能拿出最快、最好的演奏解决方法,这就叫“方法论”。从“道理”升级到“方法”,是音乐理解和演奏理论的大升级。一切道理到最后都是对现实曲目问题的解决。能不能做到这一步跨越,就是检验演奏级别的关键。
概括地说,音乐观主要解决音乐“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样演奏表达”的问题。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演奏具体问题为目标的心里掌控的理论体系,涉及对曲目表达的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心灵论述。
关于“音乐是什么、怎么样演奏”构成了根本的音乐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曲目和演奏表达,就成了方法论。 方法论是涵盖各个艺术专业范畴中的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第六阶段:做天观井
到了这一阶段,就好像是坐在天上能看到地面的一口井,高瞻远瞩、入地三尺,锁定目标,计算精确,你看到的风景已截然不同。什么演奏的方法不方法,科学不科学,那都是世人给自己设的限。
你拥有了直达本质的演奏能力:一眼看透利弊,瞬间洞察人性,对音乐的觉知和表达直截了当,规律大势一目了然,甚至演奏中你都可以完全控制观众的情绪与心灵,知道演奏中那个节拍观众会神凝,那个旋律观众会鼓掌。
第七阶段:心底无私天地宽
到了这一阶段,在演奏环境里你已经不想再说一句多余的话了,别人的关于演奏的高谈阔论在你眼里基本上都是装腔作势,因为你可以一眼看穿他们以及他们的心理需求,你无暇傍顾、也没闲心去倾听。与此同时,你的每个意识、每一弓,每一音,每个演奏行为都极为纯洁、晶亮透彻,因为曲目所有事在你心中都非常透彻,你对音乐事物的感知越来越精准。
正是因为看透了规律和大势,所有你心如止水,知道所有音乐感知该来的都会来,该走的都会走。“人在舞台上,了知台下事”,你看透了舞台世界的得失相生、福祸相依,舞台大小事在你眼里不过是点头和微笑,所以你的演奏会是厚重并还余留无限扩展的空间。
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正如老子教导: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看到“空”的价值。盆子、杯子等器皿内部是“空”的,所以能装东西;人建造的房子,有了门窗四壁内部是“空”的,所以能住人。人们很容易看到眼见的实物,却忽略了“虚空”的价值。
我们都如此渴望演奏舞台的精彩,到最后终于发现:最完美的舞台演奏结局,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舞台的浮华和个人荣耀已经和你无关,你心有太极、行据八卦,你成了一个天地无私、晶莹通透的执琴演奏者,晶莹通透的执琴境界,才是弓力与音符成“乐”的最佳和合状态,“乐”才极具穿透力。
老子曰:“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综上七个阶段,是对我们的演奏生涯做出的简单总结。
接下来,再来探讨“演奏的意识形态”。
谈到意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需要在意识形态的教化中学会思考,作为演奏者的演奏也是一样,当我们开弓演奏时,我们首先是“意识”主导,就是“起心动念”,我们登台演奏要向你的观众传达什么?这点很重要!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