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砻地区历史沿革及其相关问题探析

2019-01-15拉巴次仁石达顿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吐蕃宫殿政权

拉巴次仁 石达顿珠 拉 旺

(①西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②③西藏大学文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依据古藏文文献中对雅砻地区的描述,“雅砻”一词中,“雅”指雅拉香波雪山,“砻”指雅拉香波雪山下的平川,即雅砻河流域的平坦地区,包括现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和琼结县辖大部分地区。在当地民间和相关文献中,雅砻又有上雅砻()、下雅砻()、东雅砻()和西雅砻()之分。这里的上雅砻、下雅砻和东雅砻主要指乃东区域,西雅砻主要指琼结县域。

雅砻作为西藏重要的历史地名在古藏文文献中多有记载,但对其历史脉络以及建制沿革作专题性研究略显不足,与其相关的史料和成果中尚存在诸多疑难问题。故此,本文根据两年多的实地调研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试图较为清晰地描绘雅砻地区历史脉络和建制沿革,同时进一步探讨与其相关的历史疑难问题。

一、雅砻地区历史沿革

自公元前4世纪以来,西藏地区由象雄、苏毗和雅砻三大部落联盟统治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最终以雅砻部落的不断强盛,西藏文明中心逐渐向雅砻地区转移,使雅砻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得以迅速发展。

(一)悉补野时期雅砻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雅砻部落联盟

公元前100~200年间,西藏古代氏族部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兴衰,势力较强的部落征服吞并弱小部落,在藏区上、中、下三大地区形成了十几个小邦国,史书称之为“十二小邦”和“四十小邦”。《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古昔,各地小邦王子及其家臣如此应世而出,为众人之主宰,掌握一大地面之首领。王者威猛,相臣贤明,谋略深沉者相互剿灭,并入治下收为编氓。最终,以鶻提悉补野之位势无敌,最为崇高。”鹘提悉补野()就是以雅砻地区为中心的“六牦牛部”(),即番部落。

约公元前127年,聂赤赞普自波沃(即波密)来到雅砻地区,被众人拥立为雅砻部落首领。聂赤赞普将努布()首领等小邦收为属民,修建雍布拉康宫殿,首府设在雍布拉康附近的俄日吉雪,治理雅砻一带。

(二)吐蕃王朝时期雅砻地区成为沃茹( )中心

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登基后,收复象雄地区,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强盛的吐蕃王朝。根据行政和军事需要,吐蕃辖区被划分为五个茹(翼)和六十一个东岱(千户部),今山南地区范围在五茹之一的沃茹管辖范围之内,治所在雅砻地区中心昌珠。今乃东区范围相当于沃茹的雅砻东岱(千户)管辖范围。下雅砻,即亚达,设有一域参①吐蕃时期的行政机构。,配域参本(官)一职。据传,文成公主常居雅砻昌珠和雍布拉康宫殿。

(三)西藏分裂割据时期赞普后裔在雅砻地区建立雅砻觉阿王系统

吐蕃末代赞普达玛被刺后,达玛之子约松占据沃茹。公元 869 年,“邦金洛”()平民大起义爆发,迅速席卷了包括雅砻在内的整个山南地区,雅砻成为平民起义进攻的主要目标之一。平民大起义彻底覆灭了吐蕃奴隶制政权,出现割据政权。上雅砻(亚堆)由钦姆氏和聂氏家族为首建立的两个官长贵族统治。颇章以下的亚达地区则在达玛之子约松的统治之下。约松子贝考赞死后迎请拉萨云丹后裔赤德衮赞为首领。其后,约松的第四代后裔赤穷占据雅砻,居琼结青哇达孜宫,扩展势力,为雅砻觉阿王系之祖。赤穷的孙子玉坚为雅砻首领,居乃东结莎和琼结唐波且。公元1037年,乃东由雅砻觉阿王系统统治。

(四)萨迦政权时期雅砻地区设立帕竹万户

公元1235年,帕竹本桑结加卜之子扎巴尊追又称杰哇仁布钦,33岁登上丹萨替法座,护持僧众达三十三年之久。在此之前,帕竹除了接受僧俗民众布施的农牧产品外,没有专门的寺属经济来源。公元1240年,窝阔台子阔端王派多达那波将军率蒙古兵入藏,控制了包括雅砻在内的西藏地区,帕竹万户及其属下亚桑千户归顺。杰哇仁布钦时期,皇帝下诏把蒙古皇子旭烈兀在西藏的份地包括土地、房屋、属民等交给帕竹噶举巴管理,最初任命丹玛官尊为止贡和帕竹的总管官员,在充堆扎喀修建万户府址[1],统治雅砻等地。公元1254年,根据丹萨替寺座主杰瓦大师旨意,由本多吉贝接替丹玛官尊担任帕竹总管[2],当年(),本多吉贝修筑万户府雅砻南杰()和乃东谿卡[3],将万户府址从扎囊的充堆扎喀迁到乃东南杰岗。据《朗氏家族》记载,“乃东万户府由乃东府差民()先后进行过三次修建”[4]。这三次修复应在绛曲坚赞续任帕竹万户长期间完成。

在本多吉贝执政的十三年当中,他修建了充堆扎喀、颇章岗、乃东等可以对其发号施令的直辖谿卡十二处,三次前往大都,后来被元朝中央封为万户长,开创了帕竹万户强盛基业。

公元1268年,忽必烈派阿贡、米林等官员会同萨迦本钦释迦桑布第二次清查户口,同时正式划定十三万户。雅砻地区归帕竹万户,驻地乃东,包括今泽当、昌珠、颇章、亚堆、琼结的大部分及温地,其间上部温地和多颇章曾先后被甲玛()万户和止贡()万户分别占领。公元 1272 年,亚桑千户从帕竹分出,建立亚桑万户,驻地在今亚堆的亚桑村亚桑寺旧址,在帕竹主要占有今亚桑村和曲德贡村一带区域。

(五)帕竹政权时期雅砻地区建立西藏地方政权

公元1321年,绛曲坚赞续任帕竹万户第十任万户长,管辖雅砻大部分地区和温地的一半区域,曲德贡及其以南部分属亚桑万户。公元1330年4月13日,为南杰府奠基,8月初南杰府正厅外二层楼全部竣工,可以接待客人[6],于公元1356年南杰府完全竣工。绛曲坚赞依靠雅砻地区的地理优势和自身能力,凭借武力先后战胜了蔡巴、止贡和亚桑等万户,兼并了前藏大部分地区,并乘萨迦地方政权内讧之机,公元1349年[7],推翻萨迦政权,建立帕竹西藏地方政权(俗称“乃东王朝”)。公元1354年,绛曲坚赞被元朝封为“大司徒”,进一步巩固了帕竹政权在西藏地方的统治地位。故此,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帕竹地方政权的建立时间为1354年。

绛曲坚赞执政期间,废除了万户制度,创建了宗谿制度,设置十三宗谿,即十三个行政区,设“谿堆”之职,实行“宗本流官制”;结合吐蕃法律,重新制定了法律“十五法”;确立了帕竹政权首领继承的原则和方式。帕竹政权时期,在雅砻范围内未建宗,而是在原本多吉贝所建的万户府和乃东谿卡的基础上,扩建修筑帕竹宫殿——乃东孜(南杰或赛康南杰)。帕竹宫殿是由大司徒绛曲坚赞亲自设计,由帕竹万户府差民修建,是一座军事防御功能齐全的碉堡式建筑。在宫殿设计和修筑过程中,把原有的南杰万户府和乃东谿卡以外围的防御墙连成一片,合二为一,命名为“乃东南杰孜”。据相关资料记载,帕竹宫殿九层,有房屋200余间,宫殿占据了整个山头,占地6000平方米左右[8]。

乃东孜赛康南杰宫殿建成后,先后有11位帕竹万户长、第司在此居住,处理西藏地方政教事务。直至公元1618年辛厦巴·彭措南杰推翻帕竹地方政权,建立嘎玛嘎地方政权。嘎玛嘎地方政权时期,乃东仍维持帕竹谿卡建制。

(六)甘丹颇章政权早期雅砻地区设立乃东宗

公元1642年,五世达赖凭借青海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势力,建立甘丹颇章西藏地方政权。期间,公元1650年至1657年,帕竹政权后裔5次向清朝中央朝贡,公元1652年,派人进京上缴明朝旧蓝敕印,换取清朝新印,公元1657年,顺治皇帝册封帕竹后裔彭措坚赞为阐化王。其后,宫殿因年久失修,逐渐废弃。公元1642年,甘丹颇章地方政权建立后,为纪念帕竹政权功德,西藏地方政府在原帕竹宫殿的南面修建了本赞寺。

公元1751年,噶厦在乃东设宗,任命宗本,为一级大宗,宗府位于本赞寺北面。其地域内先后建立颇章、亚堆、格巴三大谿卡,在今江北的结巴,索珠、即温地设宗级的温地扎喀宗①《西藏通史》载:根据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乾隆皇帝钦定西藏章程29条,噶厦制订《噶厦加特卜》(摘自《清实录》)。1794年后,驻藏大臣松筠著《卫藏通志》卷十二·条例·营官缺分载:乃东设大缺营官二名,为一级宗;温扎喀宗设中却营官一名,为二级宗;颇章设小缺营官一名,文中未说亚堆的设置。。乃东宗设五品俗官宗堆,即大缺营官②营官在清史档案里指地方宗本一职。二名,为大宗。温扎喀宗驻地在今结巴乡扎喀雪后面,设六品僧俗各一名的谿堆,即中缺营官;亚堆设七品俗官宗堆二名;颇章设七品俗官谿堆一名。

(七)甘丹颇章政权晚期雅砻地区设立山南总管()

公元1909年,噶厦政府在雅砻地区设山南总管,乃东、温扎卡仍设宗。乃东宗为一级宗,配宗本两名,为一僧一俗五品官员,配一名孜仲,一名仲科,由山南总管发给任命书及两种印章。温扎喀宗属于二级宗,管辖整个温地,驻地在今结巴乡扎卡雪,配有宗堆。颇章谿和亚堆谿仍存,均由山南总管领导。

公元1912年,噶厦在泽当设噶曲聂章,配一僧一俗五品官员进行管理,属宗级,但与颇章、亚堆一样,名义上属乃东宗管。

二、相关的历史疑难问题

如上所述,雅砻地区作为西藏重要的历史地名和文明发祥地,在西藏历史上,尤其是西藏古代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雅砻地区没能引起现代学者对其应有的关注,对此未能开展专题性、系统性研究。因此,与雅砻地区相关的西藏历史中留下了诸多疑难问题。为了引起学界的关注,笔者对以下几处疑难问题略作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关于颇章地名的由来

颇章,现为乃东区管辖的一个行政乡,位于雅砻河谷腹地,东面有著名的达坚蚌巴塔,南面有雅拉香布神山,北面有雍布拉康宫殿,西面有旁塘宫遗址和嘉萨拉康。颇章是藏文的译音转写,意为宫殿。关于颇章地名的由来,有学者认为是因吐蕃著名的丹噶颇章而得名,而大多史书中对此避而不谈。我们课题组在当地实地考察时,发现颇章乡政府所在地雪村东面山嘴上确有一处面积宏大的废墟,当地人称之为“赞普赤德祖赞宫殿遗址”。这里地势险要,视野宽广,易守难攻,是一处绝佳的战略制高点。至今,遗址南面部分地基仍清晰可见,主体建筑应为坐北朝南。据悉,2013年当地村民在遗址南面山脚修建水渠时,偶然发现了直达地面水源的秘道遗址。这是西藏古城堡建筑的重要特征。

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该遗址在各种文献中自然没有专门的记载,但与之相关的零散记述随处可见。譬如,《贤者喜宴》中记载:“梅阿聪(赤德祖赞)建神殿五座。翻译一些经藏及医药(书)等,建造了旁塘宫。后生天子姜擦拉文,当为其迎娶唐皇之公主时,此天子去世。”[9]书中的旁塘宫殿位于该遗址西北角直线距离不到4km处。据东噶教授称,“旁塘宫是由赤德祖赞修建,后在桑耶寺兴建前期被水冲毁,由赞普赤松德赞重新维修”[10]。又如,《贤者喜宴》记载:“金城公主乃观其能见三域之幻化镜鉴,遂得知吐蕃具有姻缘;并见王子姜擦拉文,状如天神之子,从而决定前往,并向吐蕃进发。但是,据说途中王子于夜间遛马,在旁塘格热因咒师施放咒箭,王子中箭身亡。或有谓者,言建寺院八座,但诸正确说法仅五座。又有说法:因未娶尼雅墀桑阳顿之女,故怒而刺死王子”[11]。在《汉藏史集》中印证了此说法:“赤德祖赞王迎娶南诏妃赤尊为妻,生下了一个相貌出众的王子,起名为绛察拉本(姜擦拉文)。因吐蕃境内没有能给绛察拉本王子当妻子的女子,所以派人到汉地迎娶唐睿宗的女儿金城公主。当公主还未抵达吐蕃时,因绛察拉本没有娶涅赤桑顿(尼雅墀桑阳顿)的女儿,涅氏怀恨在心,暗杀了绛察拉本王子。”[12]为了纪念姜擦拉文王子,至今当地民众每年都要举行赛马节,名曰:颇章赛马节。据说,以前的赛马场地就在该遗址北面山脚下。《司徒朝圣路》记载:“此沟(深处有“达坚蚌巴”)尾处的确有一座赞普时期的宫殿,该宫殿中存放有赤德祖赞的遗骸,上面覆有金铜防雨,还有50多尊释迦牟尼像和少量的莲花生大师像,以及甘珠尔经。”[13]

另外,遗址西面的河对岸有座拉康,当地人叫“嘉萨拉康”,意为汉妃神庙。据说,这是赤德祖赞为金成公主所建。再者,通常西藏地名中“雪”与“孜”是相对应的概念。“孜”意为“山头”,后来延伸为宫殿和城堡之意;“雪”大多指宫殿、城堡等重要建筑物脚下的村庄。我们在此探讨的遗址,亦恰好在颇章乡雪村的东面山头上。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颇章地名的由来,与该遗址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可以肯定吐蕃时期,这里确有一座宫殿,有可能是赤德祖赞和金城公主居住过的行宫,但因没有重要的历史事件衬托,导致史书中很少有相关记载。反之,颇章地名的由来与吐蕃著名的丹噶颇章相关的说法,目前没能找到任何可以信服的佐证。

(二)关于丹噶颇章

丹噶颇章是赤德祖赞的出生地①《西藏王臣记》记载“赤德祖赞弥阿聪诞生于丹噶宫”。,也是吐蕃三大佛经目录②吐蕃三大佛经目录为《钦朴目录》《旁塘目录》和《丹噶目录》。之《丹噶目录》的编撰地。据《布顿教法史》记载,“龙年,驻锡丹噶宫的译师白慈、鲁王布等规范了西藏所有已翻译佛经的篇名、函数、偈语数,并做了目录”[14]。在后期史书中,称之为《丹噶目录》,影响甚大。但是,目前藏学界对其编撰地丹噶颇章的地理位置模糊不清,也未能形成较为公认的提法。

我们课题组在雅砻地区考察时,对西藏历史中的疑难问题作了特别的关注,也对丹噶颇章的地理位置作了针对性的调研。据初步研究,我们认为,吐蕃著名宫殿·丹噶颇章应在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门充村。其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今乃东区结巴乡门充村有一个自然村叫“丹噶”,村边还有一个著名湿地叫丹噶纳卡(湿地),与丹噶颇章名称相一致。在此次考察中发现,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王妃蔡帮·美多纯出生地,至今仍叫“蔡帮村”,旁塘宫所在地仍叫“旁塘村”。这一现象绝不可能是历史的巧合。

二是2014年丹噶村农田改造时,发现了规模较大的房屋地基、大片红褐色土和焦炭。这里,我们不由想起了丹噶颇章在一场火灾中被毁的记录。

三是丹噶村周围文化气氛浓厚。丹噶村北面有赤德祖赞修建的吉如拉康,西南角有切龙则木墓群,是乃东境内的大型墓群之一[15]。据说,墓群内曾发现过大量的殉马坑,而且殉葬的马匹“年龄和个体大小岁不尽相同,但都是具有较高乘挽的强壮马匹,可能是有意挑选来殉葬的。”[16]墓主很有可能是等级较高的将领或丞相。这里,我们又不得不思考,赤德祖赞为何在此修建拉康,如此庞大的古墓群为何出现在这里。

(三)关于帕竹十三宗谿

公元14世纪中叶,帕竹万户长绛曲坚赞在建立帕竹西藏地方政权的同时,也建立了一系列新制度,其中包括十三宗制。这一制度延续了270多年,几乎贯彻了整个帕竹政权。但是,当时的文献资料中对十三宗的名称只有零散的记载。《朗氏家族》中只出现6个宗的名称,即:贡嘎宗、仁布宗、桑珠孜、柳宗、扎卡尔和偶卡达孜宗[17];《新红史》中出现9个宗的名称,即:甲孜哲古宗、偶卡达孜宗、贡嘎宗、柳宗、扎卡尔宗、仁布宗、桑珠孜、白朗宗和林周孜宗[18];《西藏王臣记》出现7个宗的名称,即;贡嘎宗、扎卡尔宗、柳宗、偶卡达孜宗、桑珠孜、林周孜宗和仁布[19]。直至18世纪,《隆堆阿旺嘉措文集》中完整记录了13宗名称,即:偶卡达孜宗、吉日达孜宗、扎卡尔桑俄德庆宗、潘域林周宗、柳宗、贡嘎宗、曲水宗、羊卓白定宗、仁布宗、江卡尔达孜宗和白朗宗。[20]这是目前唯一完整记录帕竹十三宗的名称的文献资料。甲日·洛桑朗杰先生对上述十三宗的地理位置作了注解[21],并不断关注这一现代藏学界避而不谈的问题。2002年,甲日先生在《西藏地方简史》中又提出了“帕竹十三宗谿”的名称,其中部分宗名称与《隆堆阿旺嘉措文集》中提到的不同。也就是说,甲日先生把《隆堆阿旺嘉措文集》中的泽当乃东宗和琼结青哇达孜宗换作甲孜哲古宗和桑珠孜。众所周知,《朗氏家族》和《新红史》是帕竹政权时期完成的历史著作,而且《朗氏家族》又是绛曲坚赞本人所撰。因此,这两部书中至少有关帕竹十三宗名称的记载不会有误。但是,《隆堆阿旺嘉措文集》中恰好去掉了这两书中提到的“甲孜哲古宗”和“桑珠孜”,再则《朗氏家族》中写明了当时雅砻境内未设宗。

表1帕竹十三宗谿及所在地

故此,笔者认为甲日·洛桑朗杰先生在《西藏地方简史》中记述的“帕竹十三宗谿”(见表1)名称①帕竹十三宗谿:甲孜哲古宗、贡嘎宗、德庆扎卡尔宗、柳宗、偶卡达孜宗、谿卡桑珠孜、白朗伦孜宗、仁布宗、吉日达孜宗、江卡尔达孜宗、林周宗、曲水宗和羊卓白定宗。应最为可信。

三、结语

公元前100多年前,随着雅砻部落的崛起,西藏远古文明中心逐渐向雅砻地区转移,建立了强大的悉补野部落联盟。从此,西藏的历史主线由雅砻地区来抒写,西藏众多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与雅砻地区息息相关。文章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对雅砻地区的历史及其建制沿革作了粗略的阐述,并对雅砻地区相关的历史疑难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但是,澄清上述历史疑难问题,还需要相关文献资料的补充和考古资料的佐证。所以,笔者不敢妄下结论,只是在此提出个人的倾向性意见,与诸位共勉。不妥之处,还望得到各位专家和学者的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吐蕃宫殿政权
陕甘宁边区政权治理经验探究
神秘宫殿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古滇国政权的演进与消亡:一个必然的历史结局
西夏及其周边吐蕃语地名考释举隅
记忆宫殿
《弟吴宗教源流》(吐蕃史)译注(二)
《弟吴宗教源流》(吐蕃史)译注(一)
阿掘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