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员的优势及意义
2019-01-15张艺成
张艺成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4000)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群体中,大学生占到绝对比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影响,也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命运[1]。人们的心理素质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受到严峻考验,心理健康危机如意志力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差,缺乏自信,逃避情绪严重,依赖性强等呈现青年化倾向。在大学生中,不乏失去学习甚至生活信心的学生,也出现过因考试或感情受挫而产生轻生或自残的行为,还有一些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而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另外也有人因为不能合理处理人际关系而自我封闭。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以及精神疾病发病率正在增加,具体表现多为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等[2]。
二、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社会的飞速发展,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新思潮、新观念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认识[3]。此外,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高度繁荣、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以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的物质诱惑,造成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往上大学就已功成名就的概念逐渐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复杂的竞争和日益增强的压力,这些因素导致大学生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产生各种担忧,并由此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心理障碍。
(二)家庭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来源于家庭。和谐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生活氛围是促使学生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根本保障。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素质也受到父母教育方法、态度和人格类型的直接影响。
(三)就业因素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正在经历全新的改革。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也纳入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随着就业选择机会的大幅增加,择业难度也同时增加,也因此会导致部分学生易产生更多的焦虑不安和迷茫情绪。
(四)教育观念因素
当前我国教育思路主要强调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文化水平,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在我国的实践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培养完善健康人格的机制,没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组织和控制管理能力,直到学生进入大学后,心智变成熟、交际面变广,心理问题开始突显[4]。
三、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沟通交流最密切的教育者,对于学生思想状况、心理动态、学习情况了如指掌。主要优势有:
(一)年龄和身份优势
辅导员多数来源于优秀学生骨干,通常年龄与学生差别不太大,易于与学生打成一片,亦师亦友,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相近。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介入教育引导和管理,通过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可以及时化解危机、解决难题。
(二)岗位优势
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辅导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如班干部、宿舍同学、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等,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与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对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专业的平台来认知自己、完善人格、化解压力、解开心结。辅导员还可以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及时获得家长的帮助和支持。
(三)普及性优势
辅导员不仅能够及时针对个别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干预,而且能利用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月活动等方式随时随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试方法、对学生信息员进行培训等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在当前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竞争、学习和就业压力的环境下,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而我国心理健康咨询、治疗机构起步较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队伍普遍存在力量不足的情况,高校应当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的配套建设力度,同时,要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