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服务学习理念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
2019-01-15顾志辉
罗 帅 顾志辉
(1.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2.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一、相关概念论述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含义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基于平等自愿的方式,按照一定的章程,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组成的学生群众组织,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兴趣爱好培养以及能力锻炼提供服务平台与机会。社团活动是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培养活动的有效载体,社团活动的积极开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思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道德判断能力以及合作竞争能力等,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最终培养人才的目的。[1]
(二)服务学习理念的内涵
服务学习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一种经验性的学习。1993年美国出台了《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该法案对服务—学习做了如下解释:第一,学生由参与服务活动获得学习与发展,学校与服务机构互相协调,使服务能够符合真正的需求;第二,服务—学习融入课程,让学生针对服务活动中的所见所为进行反思、讨论与写作;第三,服务—学习给学生提供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应用所学的新知识与技能的机会;第四,服务—学习将学生学习的教室拓展至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怀。[2]从教育的语境来看,服务学习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从而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服务学习与社团活动的适切性分析
(一)活动理念:以生为本
无论是学生社团活动还是服务学习活动,其活动开展的理念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以校园为主要阵地,以社团活动为主要载体,基于社团成员的共同兴趣爱好,在第一课堂教学活动之外,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为参与的学生搭建自主学习、自我展示的平台,强调活动过程中的自愿性、平等性,在参与社团活动服务的同时自我锻炼提高。服务学习以服务为载体,让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参与社会服务,将服务与学习相结合,强调学生在服务活动中的自我需要、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因此,服务学习究其本质也是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
(二)活动目的: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是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和服务学习活动共同的目的,也是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社团活动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兴趣爱好以及能力锻炼提供良好的服务,而且承担着让学校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丰富校园文化的重任。为此,作为社团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高校管理者与大学生,必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才能在活动中达成统一,实现共赢。服务学习的两大主体分别是社区和学生,二者是互惠互利的统一。其一,服务学习在制定服务学习计划时,不仅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还会充分论证活动开展对于社区的现实价值;其二,服务学习强调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社区与学生要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互动,共同投入到活动中去,实现共赢的目的。
(三)活动管理:系统全面
在活动实施管理方面,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与服务学习都有一套系统完整的运行机制。社团活动的开展可分为前期策划、中期实施以及后期总结三个方面:前期策划主要包括讨论活动开展的主题、内容,确定活动开展的时间场地以及人员分工等;中期活动实施主要包括活动开展的组织、现场调度等;后期总结主要包括活动材料及成果的整理,经验教训的反思分享等。服务学习活动的过程主要包括准备、行动、反思以及庆祝四个部分:准备阶段主要确定学生与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确定服务主题,明确学习内容、目标以及参与主体各自职责;行动阶段主要任务是服务学习项目的实施完成;反思阶段贯穿于整个服务学习的全过程,主要形式有讨论、日志、学习心得、论文等;庆祝阶段主要包括给予评价、奖励等。[3]
三、树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服务学习理念
(一)将服务与学习有意识的结合
作为一种学习形式,服务学习强调将服务与学习相结合。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参与者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通过服务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活动相结合,相互作用、相得益彰,进而避免杜威所说的“两个世界”,达到学习与服务的高效统一。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中,活动参与者服务学习的意识还很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社团活动重服务而轻学习。社团活动原本是为志同道合的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展示交流、相互学习的空间,但目前由于行政干预严重,社团缺乏自主性,导致活动重服务轻学习的现状;其二,学生参与活动的目的不明或偏离。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主要动机在于培养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然而也不乏有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消遣时间,丰富大学生活经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生虽然也在成长意识的驱使下纷纷参与社团活动,但他们参加社团活动的目的和动机不再具有单纯和理想化的特点,而趋于功利化。[4]为此,在鼓励大学生体验社团活动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参与者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学习,在做中学,在做中思,树立服务与学习相结合的社团活动意识。
(二)合作互惠,满足多方需要
“服务”和“学习”作为服务学习的两个核心要素,其主体分别是“社区”和“学生”。合作互惠,满足双方的切实需要是服务学习的首要目的。社团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是多方参与作用的共同结果。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参与主体主要有学校相关管理者、社团活动组织者以及大学生参与者。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每个主体又有自身的利益诉求,比如教育管理者希望活动能安全有序开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校影响力;社团活动组织者希望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获得学校以及参与者的认可;大学生参与者则希望通过参与活动,在体验大学生生活的同时能够锻炼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获得竞争优势。基于社团活动开展的主体及其不同需求,各主体之间必须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才能确保社团活动安全、有序、高效开展,才能满足多方的需求。因此在高效学生社团活动中,树立合作互惠,满足多方需要的意识同样重要。
(三)反思评价,注重经验分享
反思评价是服务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真正的学习是行动和反思的结合。经验是人对环境的主动行动和对行动结果的反思。学习本质上是对经验的重组,是探究、反思和问题解决。杜威指出了“服务学习”成立的条件:把服务与反思结合起来。[5]反思评价应贯穿每一次社团活动的始终,这一方面要求社团活动的组织者既要对每一次活动进行经验总结、教训反省,又要积极组织社团与社团之间的联系,交流分享,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活动参与者在活动中也要积极反思总结,比如参与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动态、日记、个人总结等形式对活动参与感受进行记录,从而进一步形成对活动过程的反思,在经验交流分享中查漏补缺,在社团活动的建言献策中自我学习、自我成长。为此,将反思评价贯穿整个社团活动的全过程,给学生创造总结经验、反省自我、联系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思维,在活动中树立反思评价,注重经验分享的意识亦是尤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