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以党章为遵循 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2019-01-15陆宏
陆 宏
(中共池州市委党校,安徽 池州 247000)
党章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1]坚持和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功能,即在思想层面上坚持不动摇,在实践层面上坚持找路径。新形势下以党章为遵循,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坚持和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功能的基本途径。
一、新形势下以党章为遵循,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性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进入新的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城乡信息工业化、城镇集聚化等新的发展方向与特征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基层工作从自身内部与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来讲,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给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带来诸多新问题。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更加多元化,农村组织与经济主体发展更加多样化,城乡人口流动加速化,城乡发展加速融合化。在新形势下农村治理的环境更加复杂化,社会矛盾利益日益增多,如何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党章是我们在农村工作实践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党的纪律等方方面面纲领性行动指南。因此,面对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大环境,我们必须以党章为遵循,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切实强化政治引领功能,推动治理新思想、新理念在农村落地生根;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更好地服务改革与发展。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以时代的要求审视自已,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已。[2]
二、对照党章要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重大成效,但对照党章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员干部的要求仍有着很大的差距。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干部工作水平还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农村党建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第一、组织建设弱化,工作推进上问题多、难度大。一是有的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功能有进一步弱化、虚化与边缘化趋势,村党组织对各类组织的领导力、掌控力不强,部分“难点村”、后进村整治成效不明显,基层党组织的核心战斗力较弱的状态。二是工作职能转变滞后。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工作职能、改进领导方式,应以指导服务型取代传统的行政命令型,把工作重点应放在组织协调、规划统筹、发展经济、公共服务上来。但现实状况令人堪忧,一些基层党组织职能转变缓慢,特别是服务群众、社会管理工作显得薄弱,甚至缺位滞后。三是组织设置不尽合理。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仍是以传统行政区域划分为设置基层党组织,与经济组织形式不一致、相脱节,容易造成生产要素的自我封闭,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开放性、产业结构多样性、党员从业流动性的新形势,实行跨地域重新组建和优化。四是体制障碍与管理缺失。主要表现在执行制度上,以开会讲话、传达文件替代落实,以“制度上墙”体现工作成效等形式主义;在党务公开化上,对群众所关心的内容,公开透明性不够,降低了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在重大决策上,存在着不走民主程序,偏好独断专行,搞“暗箱操作”,往往造成决策失误。四是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保障工作不到位,影响基层组织工作运转和功能的发挥。五是责任担当上,不明确难操作。具体实践操作中,在追究责任执行主体,责任主体的认定上以及责任的界定、界定的依据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如在工作中出现“集体研究决定”成为一些干部推脱责任方式的现象,这种不正常现象违背了问责机制的基本要求,既不公平,也不利于预防和惩处违纪违法问题等等落实不力现象。
第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与履职能力有待提升。有的村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队伍不健全,村级干部的整体素质与“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对干部的培养、教育和管理也存在一些困惑和难题。主要表现有:一是理想信念缺失,思想认识不适应。部分基层组织负责人只重业务不抓党建工作,只重走形式而不真正落实解决问题,并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热衷于搞以“硬件建设”代替活动开展、没有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与净化党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责任理念与担当意识不够,服务理念不适应。工作中精神懈怠、工作激情不够高,懒政怠政,工作举措不实不力,存在求稳怕乱、怕冒风险、安于现状的思想。一些干部职能定位不清,角色转换缓慢,缺乏公仆意识,没有真正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作风。三是履职能力与工作作风不适应。有的政策理论水平偏低,决策能力、工作能力一般,影响班子战斗力;有的“双带”能力弱,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本领不强;有的不愿、不屑、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怕与群众打交道,与群众“面对面”常常处于失语状态,说话群众根本不愿听;有的干部存在着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不善于听取意见,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有的干部出现贪腐谋私的问题。四是工作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不适应。有些干部对群众的困难与期盼了解还不够深入,在思考、决策和处理问题时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运用新思想、新方法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水平不高。五是“领头雁”培养难。当前,村党组织书记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低、知识贫化、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普遍,做好农村基层组织的人才储备为当务之急。
三、以党章为遵循,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举措
(一)以党章为遵循,重在从严治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是我们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要以党章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从严夯实组织建设,以达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3]的基础定位。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农村基层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有什么样的选择和行为,往往反映其理想信念的坚定与否。如果没有坚强的党性,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回答不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就可能导致政治上的变质、精神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生活上的腐化。坚定理想信念,是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性问题。党章明确了“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1]“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1]“具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农村基层干部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章》等党章常规,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把党章作为尺子量到底,真正落实党章权威,使党章成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硬约束,使基层党员干部真正敬畏党章法纪、敬畏组织、敬畏群众。农村基层干部必须要坚持知德守正原则,加强从政道德修养,分清是非荣辱界限,严于修身律己、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到敢负责、有担当、讲操守。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重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一是对基层组织要给责任、给支持、给舞台,深入开展以支部班子好、党员管理好、组织生活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为内容的“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二是要研究制定加强和规范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活的实施办法,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分析等制度,增强党内生活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团结班子,形成工作合力,克服基层组织涣散等现象。三是着力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拓展党建覆盖新领域,如建立各类产业、协会支部,把支部及所属党员的资源有效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努力把产业做大做强,激励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带富帮富的作用。四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工作,注重从人、财、物等方面向农村、向基层倾斜,从根本上保证村级组织工作保障问题和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将村级党组织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或是安排专项补助,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各项组织活动能充分开展。
第二,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功能。一是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主要是选优配强书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流动党员管理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关键在于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有个好的村党组织书记,支部就坚强、村里就发展、群众就满意。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重点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能带来希望,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能带领发展,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带出和谐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村级后备干部要着重考虑怎么样才能“留下来、干得好”的问题,可以配置编外岗位承担一线工作,经过两三年的培养,表现优秀的进入村“两委”班子并承担起重要岗位的职责。对于流动党员的管理可以通过建立驻外流动党支部与借助网络微信平台及时对其思想动态和行为信息加强管理,发挥其在法律维权、纠纷协调、工程承揽及经商、就业信息搜集与发布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培养和激励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和发展。在政策框架下,打破影响干部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为各类人才进入基层干部队伍创造机会,如选拔优秀村干部为乡镇工作人员或是采取转身份不转岗位等多种激励方式选拔人才,让基层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更好地服务群众;制定倾斜基层的工资福利政策,建立乡村基层干部工作生活补贴制度等;合理确定发展任务和科学的考核标准,引导乡村干部工作服务方向;坚决不搞唯GDP论英雄,全面清理检查评比项目,谨慎设置“一票否决”事项,让农村基层干部拥有宽松顺畅的干事创业环境,真正把基层干部解放出来。三是要坚持政治属性,强化服务功能,改进工作作风。坚持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就整治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着力解决基层干部重大与微腐败问题、疑难信访积案、农村环境、社会治安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不公正等问题。
(二)以党章为遵循,重在履职为民、以发展促党建
党章中明确指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农村基层干部应该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要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果。农村工作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来不得半点虚假,当前,农村基层组织与干部应把发展工作放在扶贫攻坚、建设美好乡村等建设上来。乡村基层干部要多学习思考、学以致用,注重问题导向,工作更加精准化、精细化。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改革方向,更要深入群众中间了解群众的期盼,善于汲取群众的智慧。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敢于负责,想新办法。
(三)以党章为遵循,重在改进党建制度、落实与强化责任
制度具有根本性,以党章为根本遵循,要靠刚性制度的建设,还要靠长效机制的搭建。当前,改进党建制度的重点是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并且在制度建设中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切实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二是要在制度刚性上下功夫,出台一项就要落实一项。当前要着力构建“防控全方位、管理全覆盖、责任全落实”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深化和推进农村基层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现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当前对村级组织而言,一要厘清村干部权力边界,建立小微权力清单,推行小微权力公开运作,打造村务阳光工程,着力编织关住村级小微权力的笼子。二要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健全完善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工作程序。三要让纪检力量下沉到
乡村的工作,做好业务指导工作,充实乡村基层反腐办案力量。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能否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担起来,是对党的领导干部担当精神的检验。乡镇党委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要树立“抓反腐倡廉,是各级党委的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把“两个责任”牢记心头,层层示范带动,逐级传导压力,推动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联动贯彻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推进农村基层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上来,实现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