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师培养制度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启示
2019-01-15黄细芬
黄细芬 王 楠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职教师资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在追溯日本指教师资培养的历史进程中,剖析师资培养的现在,从而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追溯:日本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发展历程
回顾二战之后,日本职教师资培养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发展期(19世纪50年代-80年代)
此阶段日本实行开放型的师资培养体系。职教师资培养机构主要有四种类型:高等院校、一些国立大学的工学院、教师培训中心以及国立大学工业教师培训所。教师来源主要有四条渠道:职业教育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工学院的师资培训班毕业生、国家社会教育机构培养的职业教育师资和企业自我培养的企业职业教师。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19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后,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高素质的劳动者带动劳动手段的改进,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此时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以及相当的完善,政府颁布了关于师资培养方面的法律法规,为职教师资的培养提供了法律支撑。
二、剖析: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特点
回顾日本培养职教师资的经验,总结出日本职教师资培养存在着以下几个特征:
(一)课程体系广泛
日本的职教师资培养,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学历层次以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分为长期课程、中期课程和短期课程三种。长期课程学制四年,培养某一专业方向的,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同时具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职业教育教师;2年制研究课程主要培养具有出色研究开发能力的职业训练指导员;短期课程学制为6个月,短期课程主要招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渴望接受继续教育的专业人士。
(二)录用评价制度严格
日本教师的录用考试相当严格,分为初试和复试两轮,一年只组织一次。初试内容主要有笔试、面试两个环节;复试内容包括四项:一是教职方面的专业知识笔试;二是考核书写能力,包括汉字规范程度;三是写作能力;四是所学专业课程的实际技能。
在日本,采取多元评价方式进行教师录用。在录用过程中,注重第三方评价,积极聘请多方面的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评价,重视对录用者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录用考核制度,积极学习当前教育评价领域的最新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师评价当中来。通过此制度,不断录用更优秀的工作者参与到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中。
(三)多样化的在职培训制度
日本通过法律手段确保了职业学校的教师具有职后进修的权利。日本职业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主要包括新进教师的培养以及在职教师的职后培养。在教师的任职期间,确保每位教师的职后进修权利。日本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统筹规划管辖区域的职教师资进修安排。
三、启示:日本职教师资培养对我国的借鉴
目前我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从日本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完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与日本职教师资培养机构相比,目前我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机构比较少,主要有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两种。两种类型的学校在培养职教师资上,都存在着缺陷,使其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完胜职教师资的重任,对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岗前培训及职后进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培养职教师资的专门师范学院的数量甚少,不能满足现在职教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针对不同受教育的需求,增设师资培养机构,设置灵活多样的课程,不断完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满足受教育的迫切需要接受教育的需要。
(二)实行严格的录用评价制度
在日本,获得大学文凭,取得教师资格证,不仅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制度,还要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到职业学校去任教。日本严格的职教师资录用制度,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质量。在我国,并没有像日本那样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因此,我国要借鉴日本的经验,严格执行《教师资格条例》的相关规定,严把教师的入口。在严格的教师录入制度下,还要重视对教师的考核。内容涉及业绩考试、科研方面考核、企业实践考核等,完善日常考核和全面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作为教师晋级,职称评定的依据。
(三)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
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要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以传授学生最新的知识和最前沿的技术为己任。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职教师资的在职培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注重加强专业教师的职后培训,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有通过职后培养,重在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打造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二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构建,对课堂教学的把握,对教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对教学技术的掌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