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因为孩子
2019-01-15庞静
庞 静
(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甘肃 兰州 730050)
作为教师,一生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而我常常把“育人”放在首位。以下是我在班级管理中采取的一些方式:
一、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管理
合作学习应用到班级管理模式中来,整班共五十六名学生,分为十四个独立的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具有在各个领域或科目学习程度不同的同学,小组成员相互要做到“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目的,形成使擅长某一方面的学生与不擅长某一方面的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的积极作用。班级共两名班长,各个学科的课代表两名,卫生委员两名,纪律委员两名,作为我班不可缺少的力量,作为班级在各种事件和任务中率先作为班级意志表态的存在。
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上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十四个小组中各有一个组长,组长作为领导和管理组员的存在,起到督促组员纪律、卫生、学习方面的作用。座位顺序每周将会调换,调换的顺序与先后选取座位资格将由各组组员在本周的各方面表现来决定。
其次,班级具有独特的特色文化。我班有完全原创的班级文案,其中较为成功的有《班级行为口诀》《礼仪公式》《班级公约》。此外,黑板报、各类运动会、艺术节、广播操、书信互动、师生大赛的十余项获奖证书也是自主管理的特色成果。
二、“发言人”采取轮流担任的制度
既然自主管理了,就要有主人翁的意识。就拿班级卫生工作来说吧,我的方法是:要求班级中的每一名同学在早、中、晚进出教室时,都要先检查自己的座位四周是否有垃圾,让同桌之间相互督促,“照镜子”,检查仪容仪表,进而推及其他学习、生活内容,如果做的不好,同桌就要提醒对方及时纠正。当然,十几岁的孩子难免有犯错的时候,面对这种情况,我从不斥责学生,更不会体罚学生,而是及时提醒没有做好的孩子,让他们换位思考,及时改正。对于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我都毫不含糊,通过主题班会、德育小讲堂、构建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将德育工作一一落到实处。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三、老师也参与到合作管理中来
在合作管理中,我积极与任课教师沟通,随时发现每一堂课中的亮点与隐患。让德育工作渗透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老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班会课邀请任课教师当嘉宾,做指导,与孩子们开诚布公的谈心。让每一位老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孩子和老师的心贴得更近了,上课的气氛更融洽了。学校的运动会、艺术节等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有了更多的闪光点,有了更多的助手,孩子的参与热情更高了。
教师的一天其实很简单,就是课前的备课,课上的授课,课后的辅导。其实,我和同事们研讨最多的,就是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初步完成课本教学进度;最值得冥思苦想的就是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点、重难点和考点;最值得希望的就是孩子们能开心度过每一节数学课,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六月份的中考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了这些希望,为了这些愿望,我们借助学校“早读课程化”这个平台,精心设计了早读教案,把数学课本中的知识点、重难点、考点做一归纳总结,每周一节的早读课上和课前都让学生背读记忆,通过长时间的训练、诵读,学生对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积累,对基础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掌握,这样对我们的授课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就要有个好的高效课堂。一堂课,除了教师精彩生动的授课语言,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学生的听课方式和学习习惯。这就是新课改理念一直倡导的“双品质提升”中的提升学生学习品质。我其实很霸道,在我授课期间,我不允许我的每一个学生态度上有丝毫的怠慢和不敬。有了这样“一个都不放过”的霸王条款,有了这样紧密锣鼓的课堂提问,有了这样公平合理的礼貌对待,再加上平时关系的友好相处,在我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都高度集中,每一个学生的态度都极其端正,真正达到了我一直教研的“高效课堂”。
教育者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们既要备课,授课,解答,反馈,评价,让学生的知识从无到有,让学生的能力从弱到强,又要引导,熏陶激励学生,让学生的精神从贫瘠到富有。我们还有取得家长的信任,社会的理解。每一个任务都很艰巨而漫长。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的坚守与激情,没有踏实的付出,是不可能完成的!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