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2019-01-15王荟春
王荟春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情、社情、民情发生极大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得到丰富发展,并在维护和稳定社会安全、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然,当下以网络信息技术尤其移动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挑战。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中,习总书记强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作为网络新媒体的新生力量,微信以其便捷的互动性和强大的功能性,日渐渗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以微信为依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思政教育面临的困难
(一)思政教育方式的局限性
当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涵盖许多方面,像开设思政理论课程、借助校园媒体宣传思政、组织思政教育活动等等。然而在众多的教育方式当中,我国大学生传统思政教育主要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见表1。
针对问题“您所在的高校是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显示,82.4%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多以理论课程及学术报告为主。作为基础的必修课程,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组成。纵观其课程设置和内容,沿袭单一传统的讲授模式,学生与老师间缺少沟通,课程内容相对固定,最新的理论成果难以融合于教学之中。思政传统授课方式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和思想政治的需要,因而当务之急在于结合实际在思政教育者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一条具有新形式、新内容、多渠道的思政教育新路线。
(二)思政教育场所的固定性
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以课堂为主要场所,理论授课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对于学生发展成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课程教育将思想政治理论潜移默化转化为学生内在思维方式与意识形态,但传统授课形式,难以改变僵化和乏味的窠臼,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实际需求的关注,形式化和理性化特点突出,因而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形式,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与教育要求背道而驰。课堂教学是当下学校思政教育的基本形式,因固定的教学场所和教学形式而忽视了课堂应有的互动和交流性,是传统思政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文化传授要想达到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除了加强思政教师的学术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优化教育形式,扩宽教育场所,整合教育内容,提升教育质量。
(三)思政教育渠道的单一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过程中,以灌输式作为基本教育教学模式,由来已久。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早期,学科即有共识,将列宁灌输论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1900年针对灌输论列宁指出:“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主流思想的灌输。当前我国思政教育的推行方式即以灌输式为主,其自身在运行和操作上显现出诸多不足:教学模式照本宣科,难以从实质上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内化于个人内心;忽略与隐性渗透结合,造成自觉意识和感知的匮乏,因而灌输式教育方式在教育界地位日渐减弱。
二、新媒体时代微信作为思政教育载体的价值分析
将新媒体技术与思政工作相结合已成为当下思政工作的主要风向标。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微信依托其传播内容即时性、高效性、丰富性、便捷性、灵活性等特点,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
(一)即时性与交互性改变思政教育模式化
微信“点对点”和“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减少了信息从发布到传输的时间,同时也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传统课堂中教师一味的“灌输”与学生“被灌输”的教育方法不断遭到侵蚀。教师与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固定角色,学生积极参与,内心需求得到满足,教师灵活授课,多种方式与学生互动,掌握学生思想状态,进行价值引领,微信为思政教育者与新时代大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架起了宽阔的桥梁,自此课堂由教师为主导的单向传播模式发展成为一种双向互动模式。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交流平台与课堂相融合,改变了思政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使其从单一枯燥的课堂书本文字上升为一种贯穿始末的生活方式。
(二)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打破思政教育时空单一性
长久以来,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在内容、时间和考核方式均依托于思政“标准基础化课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微信能够将高校间的优势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实现国际教育资源的兼收并蓄。借助微信,受教育者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上网学习相关内容,破除学习知识的局限性和被动性,极大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时间。随着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学生可以在微信上获取教师课程教案,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料,遇到的任何问题均可以通过实时信息、语音等方式与老师和同学或其他学习者进行在线的沟通和商讨,交流更及时、更丰富,彼此间以及与他人之间互施影响,吸收借鉴他人学习经验,在交互影响中实现自我教育,最终完成自我内在思想的升华。
(三)精准性与便捷性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微信减弱了思政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单一的“灌输式”教育形式被打破,受益于当下信息获取内容的精准性和途径的便捷性。传统思政教育课堂中,教育者凭借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及优势资源,立于绝对权威地位,受教育者由于吸收知识而处于弱势被“灌输”地位,受教育者自我意愿的表达受到强烈限制。微信的出现,使得具有强烈怀疑精神与创造力的互联网使用佼佼者的95后大学生群体拥有更强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大学生常用的微信实时通讯功能、朋友圈及公众号,以学生内心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精心的设计、精准的节奏向学生随时、随地展示相关内容,信息的传播不再受时空限制,信息的传播途径愈加便捷快速,共享性逐渐提高,最终满足个人实际需求,实现信息“私人订制”的目的,真正让思政教育工作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强化教育的时效性。
三、以微信为载体创新思政教育新模式
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下思政教育的重要媒介,担负着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主流核心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优势愈加突出,逐渐被各大高校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
(一)建立分类引导体系,增强微信公众号辐射力
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不断增强,占领宣传高地,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至关重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需要为根本,根据目标群体的需要分类建立微信公众号,进行引导尤为重要。首先以学校为主导建立官方红色微信公众号。高校应开通建立红色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平台上发布内容短小、精炼,体现时代性、主流行、即时性新闻热点,构建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政治舆论导向风向标,既体现红色教育的内涵,同时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话语特点,提升对大学生的吸引度。其次以思政工作者为依托,创建个人思政教育平台。思政工作者微信平台犹如一个网络孤点,不管线上还是线下,还是在不同的信息平台与育人力量间的协作创新融合方面均有着潜在的发展空间。例如大连海事大学曲建武教授建立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仍然在路上”基于大学生实际需要,推送思政热点文章,树立主流价值引领。
(二)发挥主客体协同力量,建设一支高水平“微”队伍
在利用微信进行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应通过不同微信侧重点、受众对象等来打造一支“微队伍”。当下思政工作者应具备技术和理论两种能力,微信提升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思政工作者应快速了解最新的公众沟通平台,积极提升对微信技术使用能力与新媒体操控能力,紧跟时代发展。同时培养大学生微信骨干力量。挑选和培养一批政治立场鲜明,责任心强的学团干部,将其打造成学生中的“意见领袖”,实现网络思政教育的“深、广、全”覆盖,强化主流言论,促进网络舆论正确的价值走向。
(三)虚实共生,实现线上教育与线下实践的有机对接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要将线上教育与线下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前网络在现代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虚拟与现实早已相辅相成,因此对于现代微信平台的定位不仅仅是单一网文的推送,更应注重线上的“虚”与线下的“实”相结合,注重网络新媒体与传统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注重网络载体与学团活动的有效互动。例如在线下积极寻找身边好人好事、先进榜样事迹,推广各类具有正能量的学生文化活动与志愿者活动,以文字、视频、图像等形式精心编制成文,借助微信超强的信息传播能力引导社会舆论,实现对大学生的认知引导。利用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将微信平台建设成为以文育人,实践促人的综合教育性网络平台,有效实现价值性引导和实践性育人。
当然,要发挥微信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还需要各高校和社会在各方各面上的协同合作和资源支持。当下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高校思政工作在新媒体时代所遭遇的境况,只有不断发展、创新,构建与时俱进且影响深远的“新”思政教育平台,才能更好的促使学校发展和学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