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间性”理论基础上的中非合作战略及其走向
2019-01-15杨帆
杨 帆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4)
一、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理论要义
(一)主体性的内涵特征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表现出人的自觉性创造性,客体所具有的被动性,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主”与“从”、“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很容易导致人类中心主义和利己主义,这在人际交往和处理国际关系中是不可取的。马克思强调不能侵犯和忽视他人的主体性,并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中考虑主体性,以防出现个人主义,这一观点与现代西方主体间性哲学思想是有相通之处的。在我国处理国际关系、对外合作中向主体间性哲学思维转变是必要的。
(二)主体间性的内涵要义
“主体间性通常是与主观性而不是客观性相对比,它可以包括在客观性的范围中。”本体间性是平等交流、相互理解、协商共享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识。不再是“主体-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的共存,因此生存是主体间性的根据所在,自我主体和对象主体间的交往往往以文化、语言、社会关系等为媒介的,哈贝马斯就着重区分了以语言为媒介的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和以主客体关系为表征的工具行为,这是对社会科学认识论的丰富与发展。主体间性体现其交互性、共在性,还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多元主体互助的关系网,这就要求国家与国家的交往要反对一元独断的思想,可通过交往、对话、遵从共商的规范等方式达成共识并进行合作,共同面对现代世界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我国对外战略中只有充分尊重每个国家的主体地位,才能开展积极长远的合作。
二、我国对外合作的实践探索契合主体间性哲学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定时期的哲学思维方式,必定受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等社会背景的影响。改革开放前中非合作的特点是政治性强,主要以援助为主,但这种合作模式在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弊端,比如援助坦赞铁路,通车后不久,我国将铁路管理和运营权移交坦赞两国,仅留专家组进行技术合作和指导,由于初期缺乏市场观念,后期赞比亚推行私有化,坦赞铁路严重缺乏支持和维护,目前处于负债状态,运力低下。大规模的物资援助和现汇援助不仅影响了我国国内经济发展,而且这类援助一般不具有造血功能,并不能有效的帮助非洲发展经济。
非洲的发展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的我国对非洲的构造和重塑,而是援助主体与被援助主体的交互活动,我国一味地对非洲进行的单一的经济援助,只会授之以鱼,无法授之以渔,非洲是担当着被改造的客体形象。是要以非洲真正的实际需要为基础的,而且没有考虑到当时的非洲是否能做到主体间的互动。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早期的中非合作经过五六十年代的探索实践,我国对非战略开始进入调整期,我国意识到非洲面临复杂的国情,中非合作应该由援助为主转为务实多元,互利共赢。因此在我国的对外合作战略中和主体间性有着契合点。
三、主体间性哲学指引我国对外合作的实践走向
(一)树立“双主体”理念,凸显主体间性合作思维
文化既是人类相连相通的基础,也是人类相异相别的原因,文化差异性使各国有了沟通、交流、合作的可能。一方面双方对外要树立“双主体”理念,无论是中国还是非洲,在近现代都经历了一段文明的衰落期,在近代遭受西方侵略和殖民后,中非都试图师从西方,学习西方的物质和思想文明成果,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自身文明的否定,自身传统文化一度处于失语状态。中非都是拥有深厚历史和悠久文明的大陆,对欧美的认知不能取代对世界的认知,学习西方不等同于自身文明和历史湮灭。在构建中非文明共同体的过程中,要坚定本国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力崛起和文化自信增强,要以更广阔的胸怀和更长远的眼光来拓展观察视野和知识形态。我国发展战略和外交战略不断调整,包括亚非拉在内的世界广大地区先后进入国家和民众的观察视野,在此基础上,我国有了把握人类文明整体结构,构建具有原创性的域外文明研究体系的迫切需求,因此中非合作须要做到对非洲文明的肯定与理解。应该对非洲文化有一个多维的认识视野,多元的知识框架。中国与非洲的关系不是“主”与“客”的关系,而是主体间交往的伙伴关系,是共生共在的关系。
(二)加强互动沟通效能,促进主体间性合作交往
交往互动是主体间性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中非合作构建双方主体关系的必然要求。中国把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经验应用于中非合作领域,2004年,中国与安哥拉开创了资源-信贷-项目的模式。以基础设施换资源,安哥拉以石油作为担保,中国的银行提供贷款,中国的公司竞标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安哥拉以未来的石油收入偿还贷款,这种模式为资源丰富、迫切需要经济发展,但又没有贷款偿还能力的国家提供了一种双赢的模式,得以在许多非洲国家迅速推广。安哥拉模式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发展,拓展了中非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中国在此过程中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帮助非洲培训出一批懂技术专业人才。在安哥拉模式中,国家做基建,企业跟进做工业园,中国也获得了经济效益。合作是需要主体双方能够保持一定的舒适度和互动性的,国家之间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提出更符合发展要求的合作方式。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充分考虑到各国的互动性,因此受到了各国的肯定。
(三)遵守平等对话机制,增强主体间性合作协同
首先要确立中非两国的平等地位,主体与主体之间是和谐共在的关系。中非合作需要一种基于自身的需要与意识独立。其次要搭建对话交流平台,消解对自己国家具有优越性的错误观念。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深入推进,国际社会特别是非洲大陆的发展中国家非常地期待中国展现一个大国的担当,积极为改善全球治理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更因为如此中国更应倾听世界的声音,对非洲文化要深入而全面的理解把握,制定中非合作战略要以非洲独特的文明演进背景为前提,平等对待非洲文明。最后,要完善共同话语体系。话语体系是两国展开合作的交流载体。要果断对影响中非两国关系的不良话语进行消除,在话语形式上,倡议等要具有实践性、时代性和可行性;要注意国际舆论,相互尊重、平等包容的创造话语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非洲时提出命运共同体,强调中非合作要坚持真、实、亲、诚的原则和正确的义利观,促进两国的协同合作。
(四)扩展共享资源平台,助推主体间性合作共建
“主体之间通过分享经验,使得相互间的理解成为可能,并且因此而构成相互间的交流,达到一定的意义的共享”。①合作的意义不是主体间的平等交换和交易活动,而是一种价值共识和资源共享,是平等主体间一同创造公共价值并使之增值的过程,是共享利益的同时也共同面对风险、承担责任。中非合作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模式。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提出“十大计划”。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习主席在主旨发言里提到“中国主张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张开怀抱欢迎非洲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会议通过《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宣言中提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将为非洲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手段,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和空间,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前景”。资源的共享激发两国主体间的创造性,更加高效地达成合作目标。
主体间性哲学既肯定了“自我”的主体性,又肯定了“他我”的主体性,主体间性为我国对外合作实践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不断寻求与各国发展理念交汇的最大公约数,加强国家主体间的交互和理解。
[ 注 释 ]
①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