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四位一体”长效机制的探索研究
2019-01-15蔡胜男霍洪田
蔡胜男 霍洪田
(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目前地方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做到了助学金的发放,勤工助学岗位的利用,却未能将资助与育人有机融合,形成长效的育人机制。
一、资助育人面临的问题
(一)老师缺乏对贫困学生的深入了解
每年的贫困生认定主要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在评选贫困生时主要依靠学生的自我陈述、家庭情况调查表和班级民主评议来认定贫困生的档次。从班主任到辅导员再到学校实际缺乏对提交贫困申请的学生的深入了解,没有与学生家长建立联动机制,更缺乏实地家访调查。
(二)学生对于资助来源和资金使用不明确
国家助学金的配置、发放是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管理办法统一执行,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范围和资助方式,许多贫困生享受到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减免学费、走访慰问等各方面资助。但是好多贫困生并未真正了解资助的来源,在受到资助后并没有把这笔资助进行规划使用,更没有表达出受资助的感恩之情,把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当成是理所当然。
(三)学校资助工作有待提高精准扶贫
学校对于国家助学金的分配发放,目前是按学生总数比例发放,该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按照学生比例发放并不代表按照贫困生的比例发放,并不能让各学院、各班级中的贫困生都受到相应档次的资助。从现实工作中看,每个班的贫困生数量并不与班级人数成正比,这就导致有些总人数少而贫困生多的班级不能真正享受到相应档次的资助。
(四)学校缺乏资助育人一体化机制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发放国家助学金多按人数比例下发到各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也是按照班级人数比例将名额分配到各班级。这种资助工作还未形成长效的育人机制,导致贫困生只知道是因为贫困收到一部分资金而已,并没有认真思考这笔资金该如何使用,也没有考虑如何使自己脱贫,也就很难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资助育人的“四位一体”实践探索
资助工作的真正涵义一方面是国家帮扶贫困生继续完成大学学业,另一方面是通过资助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基于对资助育人面临的问题分析,结合目前高校实际,从选拔、发放、育人一站式服务中,构建资金发放、道德浸润、精神激励、能力拓展等“四位一体”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
(一)优化扶贫措施,落实资金发放
1.优先做到精准分批扶贫
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不仅要看学生提交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更要加强平时的家校联系,建立家校联动机制,辅导员、班主任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定期与学生交谈、与学生家长沟通。一方面掌握学生家庭情况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鼓励并帮助学生尽快脱贫。同时基于各班主任掌握的一手资料,对全校最贫困的学生进行优先扶贫,一部分资助金额优先发放给最需要资助的学生,剩下的资金再分配到二级学院进行比例分配,做到精准分批扶贫。
2.推行导师制结对子帮扶政策
根据学校现有的辅导员、班主任配备的基础上,推行导师制帮扶政策,实现随时、全时跟踪帮扶。通过推行导师制结对子帮扶政策,由任课教师进行一带十的管理,从学生入学到上课,从贫困生认定到评先树优,从考试再到实习,最后到论文、考研、就业指导实现一条龙服务。
(二)加强感恩教育,实现道德浸润
1.增强资助工作的仪式感
高校在资助工作中,不能仅仅做到资金合理公平发放,更要重视受资助的仪式感,通过资助仪式,让大学生感受到这笔资助的由来,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代表在资助仪式上发表受助感言,表明这笔资助的用途,鼓励同学们正确合理利用国家资助,好好学习,励志回馈母校、回馈社会、回馈国家。
2.落实感恩行动“四个一”活动
在资助工作期间,可以打造“四个一活动”,即唱一首感恩歌曲、写一封感谢书信、做一件感恩小事、种一片感恩校友林。受助学生可以给父母、老师或者国家、社会唱一首感恩歌曲、写一封感谢书信、做一件感恩小事,在母校种下一片校友林,通过实际行动将感恩教育润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使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激发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满怀激情地切身投入国家建设中来。
(三)“扶志”带动“扶贫”,加大精神激励
1.资助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受资助对象均是家庭贫困的学生,虽然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是大多数贫困生在物质生活上早当家的同时,自卑、封闭的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因此在资助工作的前期调研、中期资金发放以及后期督促脱贫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潜移默化地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扶志”带动“扶贫”,加大精神激励,使他们逐渐树立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意志。
2.落实主题班会宣讲教育
充分利用好每周的班会,在资助过程中通过主题班会在不暴露学生隐私或者得到学生同意的前体下进行贫困生优秀事迹宣讲活动,深入励志教育。平时注重发现挖掘身边的优秀个人、典型事迹、励志故事,通过班会进行公开的事迹宣讲,激发贫困生学习的激情、生活的热情。通过学习身边的先进事迹、先进个人,形成榜样的力量,加大精神激励,同时培养未来的典型事迹,形成良性循环。
(四)依靠实践渠道,提升能力拓展
1.充分利用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在资助育人过程中,育人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才能立足社会、回馈社会。高校可以制定相应的育人管理办法,对受资助的贫困生设置勤工助学岗,该岗位要有效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与教师科研工作相结合、与专业特长相结、与学生管理相结合,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助研、助教、助学、助管的行动中去,通过在校内勤工助学的岗位锻炼,一方面可以靠一己之力获得相应的岗位补助,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沟通交流、组织管理能力,为踏入社会奠定基础。
2.拓展校外志愿服务
大学生活不仅局限于校内学习和活动,还有丰富的校外拓展实践,例如敬老院和福利院献爱心、社区义工义诊、三下乡等活动。学校可以加大鼓励贫困生深入到社会中去,带他们深入了解比他们更需要关爱的人群,让他们在志愿服务、义务奉献中完成“做一件感恩小事”。一方面可以让贫困生树立爱心、信心、责任心等,培养他们爱社会、爱集体的品德;另一方面可以在这种志愿服务中提升关键能力,完善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人格。
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进行资助的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受助对象、注重资助方式、跟进资助跟踪、落实资助育人,进一步完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将资助平台打造成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通过落实精准分批扶贫、导师制分配跟踪、感恩教育、典型宣讲、勤工助学、志愿奉献等方式,实现资金发放、实现道德浸润、加大精神激励、提升能力拓展等“四位一体”长效育人机制,切实做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培养模式,打造符合学校发展、学生成才的资助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