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攻击性的研究综述

2019-01-15王斯文

山西青年 2019年17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攻击性面孔

王斯文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且逐渐出现低龄化的趋势。多地区的中小学校园发生恶性校园暴力事件,令社会各界震惊。个体的攻击性不仅会对其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而且还会增加个体犯罪的风险[1]。因此,对中小学生攻击性的研究具有理论及实践的双重意义。

一、中小学生攻击性的定义

攻击性是存在于中小学生群体中较常见的一种不良社会行为。中小学是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攻击性问题尤其突出。虽然国内外对攻击性的研究很多,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多数研究者认为攻击性可以直接概括为攻击性行为。林崇德认为攻击性不仅可以表现为一种攻击行为,也可能表现为一种心理上的情绪状态或人格特质[2]。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包括故意性和损伤性,实施的对象既包括自己又包括他人,既会对个体造成直接的身体伤害,又会对个体造成间接的心理伤害。结合以上定义及特点,本文认为,攻击性是指个体表现出有意侵犯他人或损毁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行为的人格特征。

二、中小学生攻击性形成的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认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攻击是对内的自我伤害倾向,是一种死本能。由于死本能会受到生本能的遏制,这种对内的自我伤害倾向就会通过外部攻击的形式表露出来。由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用于解释精神障碍群体,所以直接应用于解释正常个体攻击性的产生是不合适的。

洛伦茨的习性说认为,攻击是生本能的体现,与弗洛伊德不同,他认为攻击具有生物保护意义,能够保护自身不受侵害。儿童及青少年的攻击也来源于一种自我保护本能。习性说指出了人类攻击性的原因是自我保护,这种说法有一定合理性,但若用这种说法解释一切攻击行为是不合适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及强化获得和培养,儿童及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直接观察习得攻击行为,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其他媒介间接获得。此外,攻击性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及强化改变或者消除。这种理论观点为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及价值。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取决于社会信息加工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五个环节:线索编码、解释、寻找反应、反应决策、实施反应,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有可能引起攻击性行为。

三、中小学生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一)攻击性与自尊

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目前,对自尊与个体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新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攻击性源于自卑。Matsuura等人以未成年犯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发现,攻击性与自尊存在显著负相关[3]。我国学者罗贻雪也发现儿童及青少年的攻击性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认为自尊水平低的个体往往比自尊水平高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4]。而Baumeister则认为攻击性与自尊呈正相关,研究发现高自尊人群往往具有较强的自我优越感,在消极或威胁评价出现时,为了维护高水平的自我概念,个体会采取攻击性行为[5]。此外,部分研究者认为攻击性与自尊的关系会受到其他变量的调节。如情绪调节、自我控制等均起到中介作用。

(二)攻击性与依恋

依恋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与重要他人建立的亲密感情关系。以往研究认为,个体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出现的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亲子依恋能显著预测个体的攻击性行为不安全型依恋常伴随较高的攻击性[6]。由于儿童及青少年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时期,因此在面对同伴压力或同伴拒绝时缺乏应对能力,这种情况可能会促使个体产生攻击行为。雷修龙认为,中学生同伴依恋与攻击性呈显著负相关,良好的同伴依恋关系会减少中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的产生[7]。此外,部分研究者发现,人际敏感性在亲子依恋与攻击性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一般自我效能在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内隐攻击性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三)攻击性与面孔知觉

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非言语交流方式,是传达情绪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正确表达和识别面部表情对人际交往有重要意义。Marsh等人认为攻击性个体的面部表情识别功能存在缺陷。已有研究发现,面部表情识别缺陷存在于以攻击性为主要特点的问题行为中,如行为障碍、反社会行为和反社会人格障碍、也存在于反社会暴力罪犯和正常人群的高攻击个体中。目前,对攻击个体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愤怒、恐惧等面部表情。且所得结论存在差异。Sch·nenberg研究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对愤怒面孔的敏感性很低,这类人仅能识别较高强度的愤怒面孔。而Bagciogluet认为,反社会人格障碍个体在识别愤怒面孔时不存在差异,以上结论的不一致可能是研究对象的类型有关。Wilkowski探讨正常攻击性个体面孔知觉的特点,发现攻击性个体对愤怒面孔的知觉更加敏感[8]。邱方晖等人对正常个体的研究发现,高攻击性个体对愤怒面孔识别更加敏感。由此可见,以正常群体中的攻击性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即攻击性个体对愤怒的知觉具有高度敏感性[9]。

此外,对中小学生攻击性与特质愤怒、父母教养方式、媒体暴力与暴力游戏等各方面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这些研究对矫正和规避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减少校园暴力事件、创建安全校园环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攻击性面孔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本期面孔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多变的面孔
自然面孔
二维码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