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2019-01-15李超然
李超然
(辽宁省大连市第十四中学附属小学,辽宁 大连 116000)
把握好节奏是学好音乐学科的基础和关键。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有效导入,感受音乐美。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呢?对于思维发展尚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比较容易的方式就是通过打击乐器的训练。在新时代背景下,音乐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打击乐器教学则为此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应当引起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一、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音乐学科的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体会和感悟音乐的魅力,是一个产生愉悦感的享受过程。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推进,音乐素材的不断丰富,在当前小学音乐教育中,打击乐器的重要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约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打击乐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打击乐器教学,不仅能够有助小学生把握节奏感,更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好奇心,养成创新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打击乐器的有效应用也助推了小学音乐课堂的概率,提高了音乐教师的教学效益。
二、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活跃课堂,增强兴趣
从学情来看,小学生思维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开放性与自由性都比较强烈,且感性认识的因素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对新鲜事物的探索积极性较高。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深入考察,全面掌握小学生的心理活动与心理特点,利用他们的好奇、爱表现的个性特征引导他们走进音乐的殿堂,进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例如,教师首先要准备好碰铃、双响筒等打击乐器,引起学生的好奇。然后再用这些打击乐器进行课堂即兴表演。通过这样的课堂流程,可以使学生迅速产生对这些打击乐器的浓厚兴趣,并对此的演奏方法产生初步的认识,也迫切想了解这些声音是怎么样发出来,自己能否也能演奏出来。在这样浓厚的学习兴趣氛围下,教师再结合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引导,学生就能在快乐中轻松地达成相关的专业知识。
(二)注重引导,培养其创新能力
从小学音乐课程内容来看,打击乐器的相关内容还包括要引导学生创编曲目,这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很好的重视这一点。从现实来看,通常情况下,学生挑选适宜的打击乐器,进行合理的伴奏。这些方面的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引导。例如,在打击乐器编创曲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一个故事,借此吸引学生。故事是这样安排的:一些小朋友在操场上跳绳的过程中,突然天空中传来了一声炮响,紧接着,一群骑马的强盗向小朋友们冲来,马蹄声由远及近,这时小朋友们到处躲藏,随着马蹄声渐行渐远。通过这样的故事,引导学生利用打击乐器进行演绎,表现其中的紧张感与节奏感。最后,学生自主地从器材中选取木鱼、铃鼓等几个人一起表演,其表演结果甚佳,生动地将故事内容表现出来。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表扬,以此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和创作过程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再次积极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充当打击乐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打击乐器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事实上,在新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都重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生活化教学。因此,在打击乐器的课堂教学中,也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不必局限于常规的打击乐器,利用生活资源充当乐器,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创新效益。例如,玻璃制的饮料瓶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化的资源,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当打击乐器使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做出这样的演示:将玻璃瓶放在讲台上,向学生公开展示,然后教师进行即兴表演,通过不同的敲打方法和位置,演奏出不同的声音,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二步,将玻璃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让学生猜一猜,注水后的玻璃瓶又能有什么样的声音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音乐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日常中的哪些物件也可以充当打击乐器。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就能够在课堂上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探究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氛围,切实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创新能力,借助生活资源等方面提出打击乐器的教学策略。但“教无定法”,还需要广大音乐教师结合本校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设计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学流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打击乐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