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戏剧与身体美育
——非专业类院校戏剧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2019-01-15余哲峰
余哲峰
(浙江科技学院 艺术教育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3)
18世纪末,席勒在与丹麦王子通信的书稿中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20世纪初,西方“美育”思想被王国维等人引介到中国,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到,美育能“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1]经过了一个多世纪,西方“美育”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但遗憾的是,就如当时王国维将“美育”这一概念引介到中国时一样,大多数人概念中的“美育”所指的只是“心育”或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中的“aesthetic”追溯其词源,本来就有“感性的、感官、感觉的”的含义,“感性意味着人的肉体性。这里讲的‘肉体性’不是纯生理学范畴,而是指人性、人格中与生理有直接关联的方面,如感觉(感官)、知觉、想象、情感、直觉等”。[2]艺术和审美首先是一种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首先从身体感官出发。审美教育不能忽视了“身体”这一重要的美育主体。虽然对尼采颇有研究的王国维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未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王国维注意到了尼采对体育的重视,赞同其将身体视作‘文化所托之所’,并十分可贵地认识到‘人必神圣视其身’的意义。然而,他仅仅在‘文化’的这个大范围下留意尼采‘重视体育’,恰恰忽略了尼采针对身体展开的美育思想”[3]。
纵观目前高校开设的各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难发现,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静观式、概念式的审美教育状态,而忽视了“身体”这一重要的美育主体。传统的审美教育更多地只能是给学生传授艺术知识、概念,较难触及心灵和情感的身体经验,忽略了身体感官在审美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关于美育的课题,“身体美育”是必须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点。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也意识到,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美育手段,戏剧的实践教学,首先是从身体出发的,本文将以“身体美育”这一概念,来探讨校园戏剧对于非专业类院校学生的培育和发展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一、解放被规训的身体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提到,学校也是规训和惩罚的场所,“他(福柯)倾向于把学校教育视为‘修正’的另一面——惩罚或者教导”[4]。学校中存在的微观权力以时间和空间的形式,渗透在整个学校当中,这种权力一方面具有生产性,但另一方面又具有束缚性和压抑性。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时间、空间、身体都在学校严密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被规训和控制着,学生被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参与某项活动,身体在特定的规定下完成某项任务,以此达到高效的训练目标,这种训练精确到分钟、秒钟,吃饭、上课、出操、就寝……必须统一,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它使教育空间既像一个学习机器,又是一个监督、筛选和奖励机器”[5]。学生的身体、情感和心智都被过度的理性压抑和控制着,这已经导致“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分裂,这种无形的规训和控制与真正的教育背道而驰,它渐渐使学生“物化”,甚至成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灵性和创造力,从而导致一系列不可逆的负面影响。所以,急需另外一种“游戏冲动”来调节和弥合,而戏剧这种“游戏”的调节作用,首先就是从“身体”开始的。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一开始很难放开自己,在众多目光注视下,身体就开始变得扭捏、拘束,甚至发抖,语言也很难自如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和情感。戏剧表演的训练首先就是要打破这种因“当众孤独”(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语)而紧张、畏惧的状态。戏剧表演中的声、台、形、表四门功课无一不以演员的身体为主体,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只有充分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全身心地投入演出,才能把一个角色塑造好,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或导演)必然要将演员被规训和被遮蔽的身体加以显现和重视,才能让演员在舞台上能够自由地支配身体感官系统,做出符合角色特征的表演。
戏剧的训练对于解放学生被压抑、被规训的身体很有作用。在台词和声音训练中,学生要掌握呼吸和换气的正确方法让动作和呼吸结合更有节奏、更协调。这种训练可以调节横膈膜与呼吸的配合,扩大肺活量,增加肺部的供氧量,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让声音变得洪亮和具有可塑性,能更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戏剧排演过程还涉及身体的活动,肢体动作不断变化舒展,能使身体得到解放。特别是形体的训练,可以拉伸全身肌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还能提高学生对肢体的控制能力以及肢体的灵活性,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可塑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身体意识,消除身体紧张、僵硬的状态,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的目的。从医学角度来看,较长时间的身体运动会刺激人体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也被称为“快乐激素”“年轻激素”,因为它可以舒缓神经,减缓紧张郁闷的情绪,让人有一种欢愉和满足感。
二、塑造形体美和仪态美
舞台表演要求演员把“美”的一面展示给观众(这里的“美”指的是具有美感和艺术表现力),它涉及外在形象和形体的美感,包括整个人的服饰、容貌、表情、眼神、手势、体态、气质和整体风度等要素。演员在舞台上的每个姿态和动作都要有艺术美感和艺术张力,这需要演员平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形体,力求每一个体态语言都生动有力,而且具有一定的意向性。特别是扮演一些英雄人物时要求演员要“一身正气”,在排练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对学生的形体进行训练,要求站姿要挺拔,挺胸、收腹、抬头,目光要炯炯有神。这种形体上训练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日常生活中含胸、驼背、耸肩等形体上的毛病,还可以改变形体动作拖泥带水、松松垮垮的缺点。当然,戏剧作品中也不都是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在扮演一些反面人物时,要对肢体语言进行丑化,每当学生在扮演此类角色时,都会忍不住笑场,在滑稽的笑声中反观自身,从而避免在生活中出现不得体的形体动作和行为方式。
这种形体上的改变,会从外形到内在改变学生的整体气质和精神状态。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有两个著名的试验能说明这一点:在第一个试验中,被测试者是一组舞蹈学院的学生,当他们被要求表现“悲哀”这一主题时,所有的舞蹈演员在动作和造型上都是很缓慢的、幅度小的、曲线型的、缺乏内在张力的;另一个著名的例子:一颗垂柳之所以能给人悲哀的感觉,也正是因为垂柳的枝条下垂的形状和柔软性与悲哀的心理结构是相似的。“造成表现性的基础是一种力的结构,这种结构之所以会引起我们的兴趣,不仅在于它对拥有这种结构的客观事物本身具有意义,而且在于它对于一般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均有意义。”[6]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异质同构”的理论,任何一个物质都有一个内部张力结构,当这种“力的结构”和“力的图式”与另外一种模式相对应时,它们之间就存在着“异质同构”的关系,就有可能使人激发起同样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当我们看见一个人姿态挺拔地站在面前时,我们会认为这个人是朝气蓬勃的、是积极向上的,并不是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他(她)的这种特质,而是因为他(她)的形体姿态内部的张力给我们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和共鸣。这种细微的变化,反过来会赋予学生一种心理暗示,从而使他们获得信心十足、精力充沛的心理感觉。
通过戏剧中的训练,还能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仪态美和仪态礼仪。仪态是指人的身体在社会情境中呈现出来的各种姿态,包括静止的体态、表情、行走、站立、坐卧时的姿态等,身体仪态可以成为语言的辅助,表达重要的信息和情感。戏剧起源于仪式,按照人类表演学的观点,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当作一种表演来研究,在戏剧舞台上的艺术表演是虚拟的情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是实实在在的场景,在家庭、学校、工作、生活等场所,每个人都应该做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姿态和行动,这都是一种“表演”,虽然这种“表演”更多的都是潜意识的,但如果“表演”不好,就会影响整个人的社会角色定位和人际交往。
戏剧表演的训练能使学生在无形中培养在社会场合中得体的坐立行走、形体仪表,以及符合礼仪的言谈举止,在待人接物过程中自觉养成礼貌的姿态、养成文明的气质和修养。舒展敏捷、干脆利落的动作能给人一种美感,同时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精神饱满的感觉,而动作迟缓、拖泥带水总给人一种颓废消极的感觉。“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是中国古人关于仪态美的高度概括,要求我们在举手投足之间都要有式有度。仪态美的养成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世界各地文化大相径庭,但健美的身体、得体的外表、优雅而富于美感的仪态是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前提,对于学生来说,养成得体的仪态美、掌握必要的仪态礼仪是提升整个人的能力和魅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将来走上社会都大有裨益。
三、从“身”到“心”提升美育质量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周遭充斥着影像、视听、网络媒介等各种感官的刺激和诱惑,从人类诞生的远古时期算起,我们的身体感官从未如此忙碌、疲劳,新新人类对此乐此不疲,炫目的灯光、震耳欲聋的音响还有各种刺激人体感官的媒体使感官变得钝化,身体感官被众多信息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占据,变得麻木,似乎很难察觉到细微的感觉和触及心灵的情感,我们的感官系统需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以此来恢复我们感知整个世界的通道。
戏剧表演要求演员要“真听、真看、真感觉”,在演出前要求演员调整好呼吸,身体放松,排除杂念,全身心地进入角色状态,体会角色在肢体和情感上细致入微的变化。戏剧表演的训练从身体出发,调动起全身的感官系统,从身体触及情感和心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指出了这一点:“创造角色不是从自我感觉,不是从很少受我们意志和意识支配的心理状态出发,而是从行动的逻辑出发。形体动作的逻辑得到正确的实现,就能通过反射作用激发与它相应的感情的逻辑,影响我们的心理和下意识。”[7]这种训练方式有助于恢复学生被蒙蔽的身体感官系统,疏通从外界刺激到心灵感受的通道。具身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也认为,在人类认知的过程中,身体是发挥关键作用的媒介,人类的认识和思维都是通过身体经验而获得的,“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出,人类的思维是具身化的,并没有超越物理的感觉和活动范畴。的确,道德、时间和人际温暖等这样一些抽象概念都建筑在以身体经验为基础的隐喻上”[8]。笔者在学校开设的《戏剧表演理论与实践》的公选课中有个很鲜明的例子:在给学生排演《雷雨》喝药片段时,一名扮演四凤的学生端着药直立着走出来了,笔者打断了她的表演,给她的建议是:“四凤应该端着药,低着头、身体微微前倾,卑躬屈膝地出来。”课后该学生说道:以前读课本上的《雷雨》从来没有意识到四凤的地位这么卑微,这次身临其境的体验后对于四凤这个角色有更多的同情和怜悯。古诗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类似于这样的戏剧实践,能达到更好的美育效果。运用身体这一媒介对艺术作品的模仿和表演,激活了学生的身体感官,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活生生的人物性格,深入理解经典作品,而不仅仅是让这些作品停留在知识点的记忆和段落大意的概况层面。日本哲学家汤浅泰雄在《身体:走向东方身—心理论》中也谈到:“真知仅仅通过单纯的理论思考是无法获得的,还要通过‘身体认知’或‘身体觉悟’才能达到。”①
近年来流行的“情境美育”式教学法,正好印证了“身体美育”这个命题,甚至很多美术馆、博物馆也开始打破“静观式”的审美体验,让参观者全身心地尝试艺术创作的乐趣,用身体去感知人物、生活、自然以及整个世界。“情境美育”教学法也将戏剧这一“全人教育”方式引入其中,打破传统灌输式、静观式的审美教学,通过对课本或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设定表演情境,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作品呈现出来。这种全身心浸入式的审美体验,打破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入到规定的情境中,主动去了解文学作品发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领悟作品的审美内涵,同时也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塑造完美的人格,以此达到更好的美育效果。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9],戏剧艺术以它的便捷性、普适性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美育形式。在今后的美育实践中,笔者也希望戏剧教育能发挥它更大的作用,通过校园戏剧的实践,恢复充满生机活力的身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