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文化遗风对潮汕英歌舞的影响
——以普宁英歌为例
2019-01-15洪佳文
文/洪佳文
一、关于潮汕英歌起源的代表学说
英歌,又称为“莺歌”或“因歌”,是一种流传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汉族民间民俗舞蹈,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种舞蹈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威武庄重、气势恢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目前关于潮汕英歌舞的起源学说主要有“武术说”“秧歌说”“祭孔说”“戏曲说”“傩舞说”五种。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字记载,英歌舞的具体起源并不详细,说法不一,至今未有定论。但有一个共识,即英歌舞的起源是流不是源,其形成时间可追溯至明代甚至更远。其中“傩舞说”是当今众多学者认为符合逻辑条理,文献支撑相对较多,广为人们认同的学说。傩文化是我国最古老、历史传承最为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以来,傩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在古老的东方土地上影响了许多民族的文化。即便是在现代,仍然还有许多傩文化的变异的形态留存于民间。在宋元时期,来自中原、闽、浙等地的人民由中原迁徙到潮汕地区,傩文化也因此传入岭南,潮汕英歌舞就是傩文化中傩舞与潮汕地区民间歌舞相融合的结果。
傩舞是一种流传在民间的、以驱邪逐疫为目的的宗教祭祀舞蹈。傩文化存在至今可分为两种形态:一是其原形态,二是变异形态。隗芾教授在《傩文化在潮汕的变异形态》一文中指出:“英歌舞是傩舞的一种变异形态,在英歌舞中有大量傩舞元素的遗存。”[1]
对于这一观点,笔者十分认同。潮汕英歌舞与古代的驱傩祭祀仪式二者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潮汕英歌舞不仅仅是一种潮汕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更是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人们通过这种形式,达到娱神祭祀的目的,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风调雨顺、天下太平。这与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春季驱傩的仪式非常相似,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傩舞常常出现在傩仪仪式的高潮与节目表演阶段,兼具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效,节目形式多样,极富当地特色,表演的内容也随着地区的差异而大不相同,这跟潮汕英歌舞中的“中棚”非常相似。
二、英歌舞中的古傩遗风 ——对“傩舞”的继承
“傩”是一种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兴起的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祭祀仪式活动,从殷周至明清一直兴盛不衰。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傩在其自身发展和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中慢慢演变,至今仍有流传。隗芾教授在《潮汕英歌舞的美学含量》和《傩文化在潮汕的变异形态》两文中都提出英歌舞中有傩舞遗存的观点,并且认为傩是英歌舞起源的源,其余学说都为英歌舞源流之流。
结合前文源流学说中的第五点“傩舞说”,我们通过英歌舞的社会功能、脸谱、嘶吼声、人物角色、道具都可以看到傩文化的遗存。这些证据虽然零碎,但是却能解释出其他源流学说中无法说明的问题。
(一)社会功能:驱鬼逐疫
表演时,表演的队伍要到各家各户表演,边喧闹边跳跃,走遍屋子的每一个角落,以达到驱逐恶疫瘴疠之鬼,祈求人畜平安的目的。同时,英歌舞演员在表演时会合着舞蹈动作,发出尖锐刺耳的吼叫声,好似鬼叫,这点也是继承了古傩舞中驱傩逐疫的方法。在古时,古人把非正常死亡的人称为“殇”,如凶杀、溺水、兽噬、战死之类的人,都属于非正常死亡的范畴。古人认为他们的魂魄不会被祖先收留,不能落叶归根,只能四处漂泊游荡,成为“疠”和“疫”,危害活着的人们,致人生病甚至死亡。而那时医疗条件十分落后,面对瘟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祖辈传的驱逐野兽的方法,手拿棍棒,擂起皮鼓,发出“傩傩”的尖叫声,使得鬼魅惊吓而逃,从而达到驱鬼逐疫的效果。
在潮汕英歌舞的表演队伍中,在队伍的前导位置有一布蛇者“时迁”,其手持步蛇,上下跳跃,好不精彩!有人说,“时迁”所舞动的布蛇乃是他的武器。对于这一说法,笔者认为解释地实在牵强。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谁是以蛇为武器的?很明显,这条“蛇”并不是“时迁”的“武器”,而是图腾的象征。潮汕文化与闽南文化同属一个文化体系,在闽南文化中一直流传着“蛇度三劫一跃成龙”的传说,认为蛇是龙的初级形态。因此,闽南地区的人们视蛇为图腾,“闽”字就是表示门内祭祀“蛇”的民族。所以,潮汕英歌舞又有着祭祀图腾,求神保佑的作用。
从上述两点中我们不难看出,潮汕英歌舞在社会功能方面基本继承了古傩文化中傩舞的主要社会功能:驱鬼逐疫、祈福祭祖。
(二)脸谱形象:夸张狰狞
潮汕英歌舞在表演时不戴面具,是用颜料在脸上画脸谱。头槌、二槌、三槌、四槌,时迁、司鼓宋江等这几个被冠上梁山英雄身份的主要人物有各自独特的脸谱和造型,这是傩面具的进化形式。但是,大多数的英歌舞的脸谱为无名鬼脸,带有狰狞煞气,是由古傩中的十二兽发展变化而来。
英歌的脸谱主色与傩舞的脸谱主色一样,均采用黑、白、红三种颜色为主色,再辅以青、蓝、黄等颜色进行搭配,色彩艳丽,醒目鲜明。人物脸谱的绘制主要以油彩绘制为主,也有个别地方将蔗汁和白色粉调和在一起,作为底色,再将其他色料与牛皮胶水相混,用毛笔画于脸上。除几个特定的人物脸谱外,其余大部分脸谱的绘制都是越夸张、越狰狞、越吓人越好,这同傩面具的绘画原则也是大同小异的。
(三)舞蹈动作:方、圆、扁、仄
傩舞的基本动作比较古拙、单一,并且有着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和严格的动作规律,跳傩舞者的每一个动作必须遵循“方、圆、扁、仄”这“四字法则”。
“方”是指手上的动作要做得方正有棱角。例如,傩舞《功曹》中的“横斧”动作,要求两手从胸前向两侧拉伸时要做得方正有棱角;在潮汕英歌舞中,这一点也有所体现,潮汕英歌舞大部分手上的舞槌动作要求做得方正,无论是击锤、撩槌、推槌,都需要舞槌刚正有力,动作见棱见角。
“圆”则是指在傩舞中的所有转圈动作都只能转动半步(即旋转180°)或原地转圈,而且上身姿态必须保持平稳,如《先锋》的“撩旗”动作,转身时三角令旗紧贴腰间,脚移半步,水袖轻拂,上身平稳,给人一种庄重、悠闲之感。在潮汕英歌舞中,对“转圈”的要求也大部分继承了“圆”的要求准则。大部分舞蹈动作都是90°和180°的旋转,个别动作中会有360°(即一圈)的旋转,但不太常见,没有一圈以上的旋转动作,且都要求在转的过程中上身保持平稳,不可东倒西歪。如在“背槌”中,转身时脚下只转动半步,上身平稳,给人一种威武庄重、气势磅礴的感觉。
“扁”则是要求在舞蹈中当身体做拧、转动作时,身体的朝向一定要清楚。
“仄”是指在舞蹈过程中,无论身体往哪个方向倾斜,都要把稳节奏。
以上这四点,在潮汕英歌舞的基本动作中都有所体现,动作的要求如出一辙,基本一致。
傩舞的步法中有许多的顺拐动作,如《绿品》的“晃棍”等,这一点在潮汕英歌舞中也有继承。英歌舞中的很多基本动作都是顺拐的,如“后抬腿撩击槌蹉跳步”“后抬腿斜击槌”等动作。傩舞的身体律动很有讲究,在《功曹》中,舞者在做摆动等类型的动作时,身体的律动是上下颤动,而不能左右晃动摇摆。并且在其步法要求中,要求脚、手、头都向同一方向移动。同样,这一要求在潮汕英歌舞的“颠步撩槌”“横蹉步撩击锤”等一系列动作中也可窥见。
三、潮汕英歌舞的发展现状 及对其传承发展的思考
(一)潮汕英歌舞在社会活动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潮汕英歌舞作为潮汕文化的代表,开始受邀在国内外的各类舞台上亮相,特别是海外华侨圈中人气暴涨,深受大家喜爱。因此,国内舞蹈界的许多专家学者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起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通过举办各类比赛、研讨会及文艺会演活动推动潮汕英歌的发展开始走向繁荣。
近些年来,每年的11月中旬在普宁及周边地区都会举行诸如英歌艺术研讨会、潮汕英歌艺术摄影展、潮汕英歌艺术剪纸展等活动。每到这时,整个潮汕地区都被此盛会所影响,盛况空前。随着近些年来英歌文化艺术节的举办,潮汕英歌作为潮汕地区所独有的文化符号,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友人的目光,不仅将潮汕英歌舞重新推到了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更在潮汕地区,乃至岭南地区刮起一阵学英歌、打英歌、跳英歌的“英歌风”。英歌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的举办,不但使得海内外各界人士对潮汕英歌有了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认识,而且通过“英歌艺术研讨会”上各界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讨论,人们对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一文化瑰宝有了新的认识,对促进潮汕英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非遗舞蹈进校园——中小学校园文化中的潮汕英歌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潮汕英歌舞者已不再仅是清一色的男子,女子英歌、少年英歌也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走上舞台。旧时,英歌的传承是对内不对外,只能闭门学艺,而现在,已经慢慢在普通民众之间普及开来。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英歌开始逐渐走进校园,在潮汕地区的中小学里,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的家长,都是十分支持孩子们学习英歌舞的。在他们看来,这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学校都会邀请民间老艺人来学校教授孩子们英歌舞,有些甚至会组织学生到当地较为出名的英歌队中去学习。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英歌在潮汕地区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有非常强的文化认同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第二,英歌受南拳影响,在其舞蹈动作中有许多武术的成分,学生们在学习英歌舞的过程中还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不失为学生们最佳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第三,英歌舞是群舞,在表演方面要求整齐统一。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等方面都均有益处。第四,跳英歌舞十分消耗体力,比较辛苦,这也能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美好品格。
虽然英歌艺术进校园的步伐从未停止,但在推广普及中所出现的暂时性、片面性等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关注,不可被忽视。潮汕英歌虽然被人们广泛认同,并且作为潮汕文化的代表,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潮汕英歌进校园”的未来道路依然道阻且坚。部分学校仍然只在有文艺会演或重大比赛的时候才会对学生进行英歌舞的训练,潮汕英歌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
结 语
潮汕英歌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仅满足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强化潮汕地区与世界潮籍华侨同胞之间文化联系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潮汕英歌的起源,对古傩文化中“傩舞”的继承,对潮汕英歌在当代的艺术形态发展与创作趋势,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下面是本文的研究心得。
关于潮汕英歌的起源,在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但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潮汕英歌舞的起源是“流”而不是“源”。笔者十分认同这一观点,我认为,古傩文化就是潮汕英歌起源之“流”,潮汕英歌舞最早是由“傩舞”发展进化而来的,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受到戏曲、秧歌、武术等因素的影响,并在继承延续中逐渐形成了潮汕英歌舞这一艺术形态。
直至今日,傩文化遗风对潮汕英歌舞的影响仍然存在。无论是在舞台上的作品中,还是在课堂上的教材中,我们都可见到傩文化在潮汕英歌中的遗存。目前,以潮汕英歌为题材的优秀舞蹈作品日益增多,它们在传统英歌的形态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极大地促进了潮汕英歌舞台艺术化的发展。如广州歌舞团的《英歌武》、广州亚运会的《英歌燕舞》、广东舞蹈学校的《风扬》、华南师范大学的《大英歌》《英雄花》等。
艺术的本质是在于创新,因此对潮汕英歌舞的保护不能“闭门学艺”,我们要在“传承和保护”潮汕英歌舞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的审美要求,对其进行创新和突破。既要“以特立足”,充分展现潮汕英歌舞这一艺术形式的特色性,形成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品牌,又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时代的审美标准,只有深入群众,推陈出新,才会使潮汕英歌舞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光彩。
注释
[1] 隗芾.傩文化在潮汕的变异形态[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