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青少年毅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9-01-15合肥市第二十九中学管以东
□合肥市第二十九中学 管以东
毅力通常是指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能够做出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目标的一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早在几千年前,荀子在《求学》中就提出教育价值和意义。
一、影响青少年毅力的家庭因素分析
1.溺爱、包办造成孩子毅力不足。
现实生活中一些家庭的溺爱、包办,影响孩子毅力的培养。比如:妈妈在做家务时,小孩子积极地跑过来要一起干。家长可能说:“别在这里给妈妈添乱了!”这些说法打击了孩子尝试探索外在世界的积极性。孩子来到世界上就是来体验一切的,家长如果以爱之名让孩子少吃苦、少走弯路,这种对孩子过多的包办、替代,可能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路上缺少价值感,也会习得性无助。
2.家长消极性的评价不利于毅力的培养。
孩子们最讨厌父母说的话中,就有一条“你看看人家孩子”。激将法是很多父母喜欢用的刺激孩子成长的方式,也许,父母无意间的比较只是想让孩子更有动力,但这会使孩子觉得父母更喜欢别人,总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进而失去自信。很多家长爱经常当着孩子面相互假谦虚:“哪有,我们没那么优秀,你家孩子表现更好呢。”经常否定孩子,给孩子消极心理暗示,会让孩子不再愿意积极探索、坚持努力。
3.家长缺少监督和不切实际的期望影响孩子毅力培养。
有的父母本身参与孩子的成长时间很少,直接影响孩子毅力的培养,孩子认为自己做得好不好反正无所谓。父母不参与,或者参与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毅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目标定得过高、不切实际。父母制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不但打击孩子的奋斗积极性,还会过早消耗孩子的毅力。
二、青少年毅力培养的探索方法
1.有意地让孩子体验丰富多彩的世界。
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体验生命的美好。家长要创造更多孩子成长的机会,让孩子体验精彩的人生,家长搭建宽广的平台对于孩子本身就是最好的毅力发展机会。一个见世面很少的孩子很容易自卑,自卑者往往难有毅力,这是因为自信乃毅力的“精神基础”。
2.兴趣是坚持的原动力。
一个人如果要有毅力,很关键的一点是找到一个“对”的兴趣。兴趣的持久性和努力的坚持性是毅力的重要表现。不管是打篮球还是踢足球,不论是学绘画还是练钢琴,“本人愿意学”就是最好的保证。我们需要提前跟孩子约定,你想选择哪个项目?无论选哪一项,我们都要告诉孩子:一旦选择了,不要轻易变更,至少也要坚持半年左右的时间。
3.建立学习的目的感。
当孩子长大以后,开始思考“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在学校里学会如何胜利和不犯错误是不够的,这样的孩子一旦面对失败和挫折会十分脆弱,他们往往是最早选择放弃的那一群人,学习倦怠与毅力本身就是负相关。如果能引导孩子体会到,他学习的东西有价值、有意义,能帮助到更多的人,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孩子会更愿意放弃看手机、玩游戏这样的娱乐,而去学习、看书和练习。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坚持做一件事。要想坚持,最好的理由就是兴趣、成就感、意义感。
4.制定具体的小目标。
若实现一个大目标对孩子来说太难,那父母不妨试着把这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教会孩子一步一步来。帮助孩子把一个特别长的目标精细化,准确化,让他们有具体的方法去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从而变得更加有毅力,不愿意放弃。
总之,培养孩子的毅力,我们父母和老师要做的是推动、引导,促发他的思考,激发他们成长的动力。孩子会在被激励中积极应对挑战,然后取得长足进步,建立自信,获得正能量,继而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