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问题学生的管理
2019-01-15李欢欢
李欢欢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89)
高职的问题学生一直是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者工作的重点对象,有效处理问题学生,不仅有利于问题学生前途的发展,而且将会大大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问题学生难以转化的原因
(一)教育方式不对头,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
“暴风骤雨”,“猫盯老鼠”的方式,问题学生已经“疲软”。批评教育式的谈话过于频繁,学生抵触情绪就会越来越大,很难对老师坦诚相待、吐露心声、倾诉自我,造成师生间的交流障碍,好的情况“学生大胆承认,坚决不改”,坏的情况就是“拒绝认错,纠错没门,愈演愈烈”。过度的批评教育刺激促使学生心理忐忑不安,不良心态持续存在,难以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情绪容易失控,甚至还会与班主任起冲突,给班级管理造成很大障碍。总之,失败的教育方式致使对问题学生教育的效果差,学生进步缓慢,甚至有时会产生负效果,贻误学生成长。
(二)有色眼镜对学生,晕轮效应产生不良影响
老师往往戴着有色眼镜,喜欢表扬好的,批评坏的,学生与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学生与学生区别隔离对待,反而激起了问题学生对其他好学生的仇恨、反感,无论是在班级关系、秩序等方面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处处与班级管理规定作对,无休止的批评教育刺激促使他们有更加极端的逆反心理,“你说东我偏朝西”,“你说我坏,我偏更坏”,其实学生本质没那么坏,做事也没那么极端,更多的刺激因素就是对他们缺点的扩散否定了其整个人全部方面,致使学生产生超级不平衡心理。
(三)老师综合素质素养不高,威信作用很有限
对新信息“孤陋寡闻”的班主任在信息吞吐量越来越大的学生面前容易失去威信,而没有威信的老师对学生所说的一切都是无济于事。“一问三不知”,有一点知识但又属于那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知识掌握又不牢;没有“一技之长”,却在学生面前俨然一个“教育家”或者“教育者”,什么本事都没有,何谈教育?
二、问题学生的引导对策
(一)灵活使用冷处理,审时度势,因材施教
问题学生的问题有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等特征,暴风骤雨式方式往往不起效果,教育者不得不“三思而后行”,要带着责任感带着智慧对问题进行冷处理。也就是说,看问题不能一蹴而就,矛盾双方也要把问题放一放、拖一拖,逐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冷处理是调解师生矛盾的一种手段,是特殊情况下的“紧急刹车”,不等于不处理或故意回避矛盾、掩盖矛盾,粉饰太平,师生双方在矛盾激化时一定要理性,要沉着冷静,也要相互忍让。冷处理要把握分寸、注意火候,饭太烫了,药放早了,就会无效,饭太冷了,药放迟了,也会无效,只有不迟不早,审时度势,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二)内心感化,用爱打动学生
问题学生可不是一无是处,他们都是一些组织能力强,鬼点子多,创新意识丰富的人,只是不爱学习、不愿被约束,他们将来在江湖上一番闯荡可能会成就不小,而这些可能都会因你的“一点不留面子”“毫不留情”而葬送了,他也可能因此不仅没有成才,而且没有成人。问题学生虽有许多缺点,但他们一定在某一方面有其特长或者对某一项活动特别感兴趣,他们身上也会有潜在的闪光点,教育者要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挖掘其身上的火花,予以积极鼓励,尽一切方法树立其自尊自信心,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为其创造展示特长的机会,将学校的教育转化成为学生的自律意识。要给予问题学生更多的宽容、尊重和更多的爱,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你的助手,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
(三)用知识、技能武装自己,用自身人格感染学生
孟子言:“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源”。加里宁语:“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将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生机和活力,更关系着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身教”,重于“言教’,老师应该言行一致,以身作则,靠自身的模范行动和满腔热情,建立自己的威信,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感召和鼓舞学生。要想真正走入学生、了解学生,就得跟上时代步伐,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就得不断地更新知识,要与学生有共同语言,能够很好地交流,就得与他们保持同步,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喜好专长,有一两项技能专长的老师往往很受学生欢迎,当然,特长越多越受学生欢迎。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是“顶呱呱”的。所以僵化、机械、教条的“传声筒”等传统的形象,我们要想办法改变,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要使自己受学生欢迎就要创新管理理念,以成为新型的、睿智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为目标,要实事求是,讲究实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恪尽职守,勇于奉献,具有崇高的道德形象和持久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