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研究
——以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2019-01-15王树忠
王树忠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山东 诸城 262234)
一、研究背景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①当前在校大学生智能手机普及率接近100%,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可以用来即时通信,操控各种APP,微薄、微信、抖音、快手、手游等APP深受学生欢迎,根据对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日常生活已离不开手机,这种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有些学生因为过度使用手机而对自身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例如我校某一大学生晚上宿舍熄灯后玩手机,最后患上青光眼;“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猝死。”②大学生是手机依赖现象比较突出的群体,因此,如何避免大学生产生手机依赖,如何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手机依赖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是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共计8851人,大一在校生2971人,大二在校生2852人,大三在校生为3028人,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150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各年级抽取样本数都为50人,根据各年级男女比例,分配各年级男生名额为大一20人、大二22人、大三20人,其余名额为女生。问卷发出150份,收回132份,有效率为88%,通过封闭式调查问卷获得数据后,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保证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二)调查结果
第一,通过调查发现,潍坊工商职业学院的学生每天手机花费4小时以上的人数占了91%,在清醒状态下,学生大约15分钟看一次手机的占68%,30分钟查看一次手机的占1.5%,我校每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大部分学生一节课至少会看手机3次,说明我校学生不仅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长且查看频繁,自我控制力变差,长期下去逐渐患上手机依赖症。
第二,我校大学生使用手机花费时间最多的是玩游戏、看小说、看视频等娱乐活动,其次是刷朋友圈、聊天、打电话等社交活动,两者占比为52%、43%,用手机来学习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说明大学生用手机主要是社交与娱乐,基本不会用来学习,手机只是大学生生活中消遣的工具,而不是有价值的学习工具。
第三,通过调查发现,因为有时玩手机而忘记或错过重要事情的学生占比为60%,“经常”的占比5.4%;大学生因长时间使用手机而出现眼干、头晕、颈椎痛的人占39.5%,出现忧郁情绪的占8.3%,这说明大学生还没有正确认识手机的价值,没有合理的使用手机,以致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严重的给自身带来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疾病。
第四,通过调查发现,喜欢用手机聊天和手机视频的学生占比为68.2%,网络空间只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其具有开放、即时、隐蔽性的特点,在这虚拟的空间中你可以隐藏身份,可以各种角色扮演,可以不受道德约束,在这虚拟的空间中越来越难以自拔,也与现实的隔阂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现实社会的生活。
三、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对策
(一)学院监督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手机
以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为例,为了减少课堂学生查看手机的行为,学院要求每个教室都必须安装手机收纳袋,在上正课之前每一位学生必须把手机放入自己专属的收纳袋中。但是部分学生拥有2部手机,上课时上交一部,自己手里还有一部,导致效果不佳。因此我院还采取了一些其他措施,比如各系部举办各类讲座,开展相关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措施帮助学生摆脱手机依赖,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才能让他们形成好的习惯,学会正确使用手机,拥有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为了让学生摆脱手机依赖,我院学生处、团委举办了各种大型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通过心理健康节、社团文化节的举办,把大学生的精力吸引到各种社团活动当中来,让他们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走到现实世界来。我院学生处、团委还针对性地举办“远离手机控”的专题活动,各班级也召开主题班会,号召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三)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手机依赖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智能手机的发展方便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给了他们一条途径了解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接触更多的思想,但是手机的过度使用也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因此,首先,我们必须提高大学生对手机这把“双刃剑”的认知与把握,在使用手机时要让其物尽其用,发挥出手机自己最大的价值;再者,用典型生动的案例给大学生召开主题会,让他们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最终将导致身心疾病;最后,以互督互助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愿控制手机使用的意识。
[ 注 释 ]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②吴彤.广东一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晕倒猝死[N].广州日报,2016-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