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19-01-15李玉桢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院校

李玉桢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 300000)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占据着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构建大思政格局,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充分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就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思政课程的教学重视度不足,高职院校的教学重心依然放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重视度远不如其他专业课程,导致思政教学在课时安排、师资水平、教学考核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思政课程发挥有效的德育教学作用,不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水平的提升。

第二,思想政治课程渗透有限,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开展,除此之外,在其他课程中很少有渗透性的教学,这与思想政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不相符,不利于高职院校实现思想政治的全过程教学目标,思政课程教学的范围和学科受到限制,教学成效有限。

第三,信息化教学不足,课改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探索信息化课程发展模式中,对于思政课程的信息化发展研究不足,导致课程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形式创新不足,学生不能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利于思政课程教学信息化目标实现。

二、新课改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有效实现途径

(一)提升课程重视度,坚持以学生为主

新课改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要“工作做实”“做到有爱”“做好示范”。真正将育人工作做实,让学生学得好、生活得好、活动得好、就业得好。学校相关人员要带头“学、悟、改”,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办学质量、育人成果。要落实全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高职院校要本着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探索以职业伦理与道德为抓手的高职意识形态领域课程的思政创新,以此开发适合高职特点的意识形态领域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满足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向专业领域延伸与融合的需要。

(二)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推进思政渗透教学

“课程思政”就是要在课程与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也是教师的天职所在;“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要在课程与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合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切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思政”,强化思政课程的教学渗透,实现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工作,分析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把握“课程思政”的相关要求,探索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工作方案,并介绍兄弟院校“课程思政”的经验,强化对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积极结合本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思政”的成功探索和未来构想。通过积极探索思政教学的渗透和学科融合发展,推动思政课程在教学的全过程的渗透教学,促进思政教学成效的不断提升。

(三)强化信息化教学理念,推进思政教学信息化发展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创新空间,更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平台。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要积极探索思政教学的创新形式和方法,要借助新技术,采集、整理、推送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与新媒体新技术相融合,以即时互动,实时影响,随时调整的方式影响学生,提升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尝试教学云平台、思政辅助教学资源库和无纸化考试系统,帮助院校落实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以信息化工具,推动课堂革命。为教师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和时效性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为共同探讨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改革提供发展机遇。

三、结论

新课改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积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