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练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1-15韩博旭姚姗杉马钰晗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情习作文本

韩博旭 姚姗杉 马钰晗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一、语文教学中小练笔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练笔是在学习完课文后,从课文精彩的语句、段落出发设置练笔。使学生体验学以致用和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已有知识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适当增加课堂小练笔,不但使课堂丰富充实,也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练笔设计通常采用:续写、仿写、改写和扩写四种形式。通过续写学生能了解课文的主要思想;通过仿写掌握课文写作手法;通过改写理解课文;扩写课文能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练笔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激励学生写作,使学生的写作更具个性化。

2.培养学生的习作意识。小练笔使学生能“有法可依,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因此学生的写作意识就能够加强。

3.突破习作重难点。小练笔是在学生学习课文后进行的,学生通过课文找到丰富的写作素材并联系自己的实际。让习作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练笔存在的问题

(一)小练笔实施过于形式化

不少教师将小练笔变为为了写而写、为了练而练,使小练笔失去真正作用。过于形式化、刻板化,会出现高时低效的后果。

(二)忽视小练笔的重要性

作文是靠学生自己练习的事,为此在语文教材编写时,增加了与课文特点相符合的小练笔。然而部分语文教师对于小练笔的重要性却视而不见。由此部分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设小练笔,学生的练笔机会被剥夺了。

(三)设计练笔的落点随意

文本解读不到位,由此产生的小练笔落点就会产生偏差。

1.对于文本的解读停在表面。教师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会使得教学方向、目标产生偏差,那么小练笔设计也会有偏差。

2.在解读文本时忽略了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授课更重要的是关注学情。如果不能了解学生的学情,不仅会导致练笔不能吸引学生,甚至使得教学效果打折扣。

(四)练笔作业,忽视个体差异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差别。但课堂教学中的小练笔常常会出现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情况。

1.练笔的要求“一刀切”。很多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往往就会对学生的练笔设计有统一要求。

2.练笔的评价“一刀切”。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时间,老师不能逐一评价每位学生的练笔作业,这也导致很多练笔写过就算,结果使得小练笔流于形式。

三、针对语文教学中小练笔问题的对策

(一)巧设时机,让小练笔水到渠成

1.“情”动而练。小练笔应该在学生细心阅读或学习课文后进行,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的流淌于笔尖,最终达到情动而练,情动而写。

2.思“辩”而练。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注重师生平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当语文课中出现不同的观点,教师可以利用小练笔巧妙应对。如《中彩那天》可以安排:“如果我就是这位父亲,我该怎么做?为什么?”在思辨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渐渐明白诚信比金钱更重要。

3.就文取材。其实通览语文教材笔者发现,在每个“语文园地”中都设有“日积月累”环节。引导学生任选几个好词写成一段话。这使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运用。

(二)形式多变,让小练笔精彩纷呈

1.仿写文本。学生写作的起点往往都在仿写,在经典的指引下并结合丰富的生活经验进行仿写,写作就会变得手到擒来。

2.拓展想象。教师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随着作者的思绪和情感展开想象,拓展课文。这样的小练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写作兴趣倍增灵感无限。

3.“补白”练笔。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设有“留白”,有利于读者进行想象和再创作。如《韦德的心愿》一文“教室里安静下来,似乎有什么东西敲中自己的心灵”。此处可设练笔孩子们的心灵究竟是被什么敲中了呢?经过动笔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因文而异,让小练笔恰到好处

1.贴近生活,乐中练笔。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周边事物的能力,以此丰富写作。因为联系学生生活大多数学生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2.循序渐进,注重层次。在课堂中设计安排小练笔环节的切入的点有很多,例如三、四年级的语文课文中,都采用了总分的写作方法。只要坚持这样逐层递进的训练,注重条理性,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有所进步。

猜你喜欢

学情习作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习作展示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让学情分析贯穿教学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