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探究

2019-01-15武智勇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话语权言论舆论

武智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000)

一、网络舆论环境现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我国互联网舆论环境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具有自主言论的人们在互联网的世界中进行自由、有活力的公开言论,但这些言论由于缺少自身的监管和管控,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1]因此,目前的网络舆论环境较为复杂,其中言论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不高,错误的言论混在其中较难分辨,因此则需要高校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具有自身的辨别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网络舆论的导向作用也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体现。无论是在拓宽申诉通道、保证制度公平、还是新闻信息公开等方面,网络舆论都体现出了它自身的优异性,但在网络舆论导致的网络暴力和错误信息的“病毒式”传播的方面,又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网络舆论的破坏力。[2]目前的网络舆论环境,正是在这样的正确与错误之间不断前进的复杂言论环境。

二、网络舆论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舆论的高度自由和开放性,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逐渐受到了威胁,而如何在纷杂的网络信息时代,以及网络舆论充斥的大背景下,把握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也日渐成为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新考验。

(一)网络是信息共享的平台

网络由于其自身的高度开放和自由,具有能够促进信息快速传播的能力,因此网络也在信息时代成为了最主要的信息共享平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舆论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充足的教育信息,同时促进不同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相互交流沟通。[3]

(二)网络舆论导致学生是非观不正

在泛网络舆论时代的环境下,人们的言论自由逐渐成为了更受注重的新思潮,思想的高度自由也引起了网络舆论的“百家争鸣”。但目前的网络舆论环境较为复杂,其中言论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不高,错误的言论混在其中较难分辨,如果缺少正确的指导,学生自身的是非观很容易变得扭曲。

(三)网络舆论使传统教学形式受到质疑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很难激发高校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相对于网络信息时代而言,传统的教学形式很难满足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因此很容易受到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形式的质疑。[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特征进行转变,很难完成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网络舆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如何在网络舆论的大环境下,把握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而想要把握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根据时代的特征,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

(一)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健康上网的意识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本质上便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在网络舆论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能够注重于对于学生自身健康上网意识的充分强化,这种教育需要能够贯彻学生自身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导学生健康的上网。

(二)学校要起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便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培养起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在面对网络舆论的干扰下,高校思想政治不应该通过强制手段断绝学生与网络环境的联系,反而应该培养学生能够自信的面对网络舆论环境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分辨正确和错误言论,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3]例如通过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自主思考的能力教给学生,让学生多尝试与互联网舆论的接触,在保证高校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以引导的形式帮助学生能够在网络舆论的大背景下接受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自身网络建设

网络信息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会正确的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需要能够加强自身的网络建设,促进自身教育环境与大的网络舆论环境相结合,自主地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型教育模式,以便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网络信息相结合,更好掌握教育的话语权,引导网络舆论。为此高校需要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网络教育平台,促进学生在网络教育平台上的学习。

四、结语

对于全国教育大会提到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问题,在面临网络舆论这一困境时,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构建起自身的网络教育平台,引导网络舆论,并最终将话语权掌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中。

猜你喜欢

话语权言论舆论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他们的言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媒体话语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中国不断提升国际宇航话语权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