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思政教师在路上

2019-01-15刘海宁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思政

刘海宁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8)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简短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理想与追求。现如今,全民学习,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三百六十五行,每个行业都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到行业的文化里,融汇到人们的行动中。作为中国青年,我们正在处在努力充实自己、成长自己的时期,必然要在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作为一名师范生,作为未来的青年教师,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二十四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则是我们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政策背景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同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宣传红色知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从国家扶贫计划角度来看,教育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扶贫必扶智,让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时俱进地传播思政知识,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下,思政教育走在教育的前列,思政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具体的思政相关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谨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应当融合进思政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帮助同学们形成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然而,思想政治(道德)这门课程由于其任务和性质的复杂性,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与其他科目相比,具有极高的政治敏感性,思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仔细斟酌所使用的素材与教学方法,也因此导致界限过于保守,形式单一的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渠道十分广泛,但是学生实际利用的却主要是课堂学习。对于新闻、书籍、景点游学等方式而言,新闻和书籍关于政治,因此用词严谨,不免枯燥乏味,而景点游学的支出较大,并不适宜所有的学生;

(三)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当下应试教育形式,不得不放大对于具体知识的要求。即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课本知识,把每一个框题的知识点牢牢记住,从而能够在试卷上流畅落笔。也因此,思政教育的德育性质很容易被有意无意的忽略。

三、青年思政教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思政教师是一个极为特别的群体: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有理想,有担当;身为一名思政教师,严谨认真,思想先进。但是,辩证地来看待,青年思政教师也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因此,青年思政教师在培育、践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也是利弊共存。

就优点而言,青年思政教师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高,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匡正自身的三观,以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青年思政教师采用的方式更灵活多样、更活泼生动,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较小的年龄差距使得示范效应更加亲近,如同哥哥或者着姐姐的带领,而非来自父母的命令和要求。

就缺点而言,青年思政教师群体自身也并非全部都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出现师德缺失、品行失格的教师,极容易对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在授课过程中,青年教师难以把控好度,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分解读或者解读过于浅显都不能够让学生把握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所在。

四、在思政课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据青年思政教师的特点,在思政课堂与生活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可以推进互联网教育在思政课堂上的应用。通过搭建平台,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也可以与其他思政教师在网上进行视频会议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在互联网技术愈加普及的现在,能够在教育中合理使用互联网技术,必然会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青年思政教师基本可以实现熟练使用互联网,在思政教学中应用互联网实现师生互通、生生互通,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生活当中。

其次,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不仅要将互联网应用到教学中,也要重视线下的教学。这里的线下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知识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自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课堂。对于线下课外学习而言,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思政教师应当多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观察学生成长的环境是否利于学生健康三观的养成,如果学生的成长环境不良,青年思政教师就应该尽力进行弥补或者纠正。这不仅局限于青年思政教师,而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在条件支持下,青年思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鼓励同学们走进社区做义工或者是可信的兼职,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家国情怀、职业意识、待人接物原则。

再次,青年思政教师应当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自身不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应该是每一位人民教师不变的初心,青年思政教师应当保持住锐意进取的态度和不断学习的意识,在面临问题的时候能克服、不退缩。作为学生的模范与表率,一定谨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六大原则,严格要求自己。

五、结论与启示

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过程中,青年思政教师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一些劣势。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思政教师更需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为学生做好表率和模范作用。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互联网技术等,让思政课堂与时俱进,要综合线上与线下的教育,关注学生成长的环境,努力培养学生使其形成正确三观,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仅是青年思政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不仅仅是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在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应当是努力学习核心价值观的学生,也是传播、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老师。而青年思政老师,应当勇立潮头敢为先,开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道路、新方法。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