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木版年画在宝鸡地区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
2019-01-15马莹
马 莹
(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0)
宝鸡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民间美术资源也是相当丰富,光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宝鸡社火、凤翔木版年画等5个,所以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民间艺术资源优势与学校美术教学相融合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举措,不仅对当地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还对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凤翔木版年画在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的背景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面对世界多元化这样一个国际视野下,我国强烈需要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来增强民族自信,其次在中华民族复兴发展事业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需要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
(二)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现今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就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2011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出台,要求了在课程开发建议中提出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二、凤翔木版年画课程资源分析
(一)凤翔木版年画历史悠久
据文史资料《世兴画局》记载,凤翔木版年画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历史文化丰厚且有一定文化特色。
凤翔木版年画源于凤翔县南肖里村、陈村镇、北肖里村,早在1507年,邰氏家族就已经有八户人家从事年画生产,最鼎盛的时候多达100多家生产木版年画,到了十九世纪50年代左右,凤翔木版年画品种在邰氏家族手里发展到690多种,分类有门神画像、民间神话故事、民俗风情等。从它这么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凤翔木版年画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
(二)美的造型
凤翔木版年画艺术造型多为夸张大胆、色调对比强烈,具有鲜明的西北地域文化特色。“年画”产自于民间,所以内容大多数为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接触到的题材。明朝时凤翔木版年画的题材多为花、草、鱼、虫;清朝主要以历史剧、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题材;民国初年多为品画,比如胖娃娃和美女头像这类题材为主;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题材背后都有深刻的寓意,像“鱼”和“莲花”组合在一起象征着莲年有余生活一年到头都比较富足;胖娃娃则暗示着生活富贵喜庆,或者是希望家里添个大胖小子多子多福。这也是有别于西方艺术纯写实再现的绘画,凤翔木版年画具备它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内涵。
(三)手工技艺
凤翔木版年画分为选材、画面设计、画稿、制版、拓印五道制作工序。每道工序都很精细讲究,一方面美术教师可以将年画中的技法、表现内容、造型知识作为美术课程知识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学生在体验制作工序过程中领悟劳动人民的智慧,学会掌握一门工艺制作。
三、以凤翔木版年画为例的课程应用设计
(一)课程开发应用设计安排
授课教师:马莹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教学模式:社团形式课堂教学
教学时间:一节课:90分钟
教学目标:1、了解凤翔木版年画基本理论知识;2、能够对凤翔木版年画进行鉴赏、理解作品表现含义;3、了解制作凤翔木版年画的工序并对美术资源进行创意实践。
教学重点:欣赏凤翔木版年画艺术,理解其民俗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实践利用综合材料刻制年画。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成品模板、刷子、宣纸、水粉颜料等…
学生准备:剪刀、泡泡纸、铅笔、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询问学生们过年家里都有什么风俗习惯或者表达喜悦心情的方式。老师在引出话题的同时提出这是民俗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通过贴年画来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
(2)欣赏作品: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凤翔木版年画作品,随着欣赏图片的同时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讲述凤翔木版年画的历史起源、艺术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向学生传递其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达到一个简单的鉴赏能力。
(3)播放多媒体课件:接着播放凤翔木版年画制作工艺过程的PPT视频,以及雕刻手法的讲述和雕刻时的注意事项。
(4)课堂体验:教师将早已准备好的教具提前摆放在桌上,成品年画模板、宣纸、刷子、墨汁等…然后邀请学生们上来体验拓印过程,提起学生们对学习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5)布置课堂作业:完成以上教学环节,布置随堂作业。让学生们按照PPT上呈现的凤翔木版年画作品临摹在自己的泡泡纸上,用铅笔刻出型,克制完之后,教师选取优秀作品利用印刷工具进行作品印刷。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去评价随堂作业,以提升学生审美为目的,采取积极引导方式。
四、结束语
将凤翔木板年画引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在传承发展本地传统地域民间文化与丰富美术教学课程内容上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够拓展学生审美视野,将生活与艺术真正的融合到一起,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学课堂体验同时也是值得美术教育工作者积极尝试的领域,论文在这方面的探究仍需进一步完善,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能够共同来探讨以此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