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9-01-15张萌
张 萌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在高等学校教育中,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尤为重要,教师的素质情况与教师队伍结构之间关系到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教师个人素质包括思想道德、身体、文化以及心理等多方面素质,师资队伍结构包括学历、职称、年龄以及学缘结构,学校在进行教师团队资源建设的时候需要运用高效率用人机制与科学化管理手段,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建设水平。
一、我国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对于当前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首先,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但是教师数量不多,特别是优质教师少之又少,整体师资结构出现失衡的情况,到2017年底,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职工有211.15万人,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6.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有120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4.7万人,正高级职称的教师超过了12万人,副高级职称的教师超过34万人。现如今,普通高校师资队伍不断年轻化,40岁以下的教师越来越多,学历层次不断提高。
其次,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师资队伍能力不足,整体素质落后,虽然教师职称水平和学历有所提高,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内的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求。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学校教师在教学与工作中存在功利思想,职业道德呈现出滑坡,教育教学能力不足,没有达到专业化水平,知识结构单一,教师缺乏创新思想。
最后,普通高校师资管理水平比较低,机制也不完备,很多学校依旧使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师资渠道单一,教师的工作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缺乏竞争淘汰机制,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有效提高[1]。
二、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改进教师遴选和配备机制
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多渠道扩大高校师资来源,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兼职教师,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形式和国际交流的形式,邀请专家人员前往学校。建立评价考核制度,对学校兼职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华东师范大学每年都会采用国际交流的方式,聘请多名法官为法学院的学生上课,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并且与国外优秀大学签订了教师合作协议,学校教师与国外大学教师通过交流提高自身素质;(2)根据当前教师资源,实现科学配置,教育具有前瞻性,但是师资数量离不开学校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师资面对空白学科和薄弱学科要不断充实,丰富师资教育资源,优化师资结构[2]。
对此,某学校进一步构建规范有序的师德建设体系,设立教师工作部,将教师工作部和教学发展中心相结合,加强师德教育,针对新入职教师、新晋研究生导师等,开展责任意识、育人能力培训,每年组织研究生导师参与“四重岗位实践体验营”活动,带领学生赴国家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进行岗位体验,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建立挂职锻炼制度,依托援藏、援疆、援滇和江苏省“科技镇长团”等项目,引导教师在科技、教育、农业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建设等方面帮助对口单位和地区脱贫攻坚。
(二)加强学校教师资格培训,完善师德建设工作
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想要强化教师培训和师德建设,就要提高普通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性,防止教师职业道德价值观念的迷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自律的意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明确自己的光荣使命,为人师表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在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将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同时进行,将自律与他律结合。建议学校通过改进教师培训的方式,借鉴国外学校的相关经验,对教师入职以后的教育加以重视,对教师目前拥有的知识结构进行科学改善与调整,注重对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帮助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基础,对专业性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掌握能力,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加重视科研教学工作。建议学校通过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兴趣,培养教师主动接受培训,提高自身实践的能力。学校要完善培训设施,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改进传统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从而实现良好的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状态,培养出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三、总结
总而言之,想要实现普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顺利开展,学校应该采用外引和内培两种方式,进一步改进传统的教师选拔方式,扩大师资选拔通道,合理配置现有的教师资源,加强对教师的素质教育培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管理制度,采用激励机制实现教师的良性竞争,通过竞争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从而促进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