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实施路径
2019-01-15鞠秀晶
李 杨 鞠秀晶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4)
一、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大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地方,学生不应该只是在教室学习。社团的出现是源于学生的需要。这不仅是学生展现自己的一个平台,同时还是学生能够实现脱离高中学习生活的被动性以学习为主的生活方式的一个平台,能够使得学生迈向成年世界的重要的一步,学生还能在社团活动中提高诸多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统筹安排能力、合作共赢的意识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对于学校来说,学生社团的存在可以提高校园文化文明建设,使得老师能够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动态,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不至于双方脱节。社团对教师和学生的好处从近期和长期来看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发展情况
目前高校的社团管理的活动是逐渐走向专业化、制度化、完善化、规范化的,这都大大的激发了社团发展壮大的基因,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同时可以主动的宣传各种活动,而且现在的社团更是有很多公益性的活动,将学生捐献的物品送往灾区,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慈善意识。此外,社团还会组织一些绿色活动,比如地球熄灯一分钟等等,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同时,不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护地球,保卫家园。同时,社团也会组织跳蚤市场的二手物品交换的活动,可以废物利用,形成避免资源过度使用和浪费的良性循环,提高学生的环保节约意识。
(二)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虽说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好处多多,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在实际的发展规划过程中,资源的供给不足,学生活动缺乏创新性,人员配备不合理,学生对传统活动的兴趣不够等等。比如,高校存在许多个舞蹈协会,那么在真正需要社团登台表演的时候,就不知道选择哪一个。同类社团之间无法完美的统筹协调,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都很少,所以对于学生社团来说,这并不能算作一个好的信号,十分影响高校学生社团的长远发展。
其次,虽说现在的社团都很注重活动的组织,但是组织形式十分老套,缺乏创新性,缺乏吸引力,这样就无法对社团起到一个良好运行的效果,使得质量和效率都无法保证。社团活动的强度不足,交流性少,这样对于学生的发展其实是十分有害甚至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久而久之,社团就会名存实亡。
三、当前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实施路径
高校社团企业化管理模式指的是将企业管理模式移植到非营利组织学生社团的管理上,从而形成的高校社团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化管理模式这一概念中,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得到企业界广泛认可和使用的,能够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维持企业稳定的有形、无形的管理方针、管理套路及管理方式。企业化管理模式是在企业不断的自我革新自我创新中形成的企业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企业注重人才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企业内部优化设置成为主要的手段,创新型的社团管理就是要借鉴这种企业管理的模式,形成创新型思维,为社团的发展铺路。
社团通过效仿企业运作的模式,将经历几个重要的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将社团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这是社团能够存在的基础和保障,只要建立了高度一致的管理制度,才能被逐渐认可,能够让学生自愿的加入社团并且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社团也要通过建立规范和制度化的体制。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社团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建设校园文化,提高校园文明建设,不断完善社区的管理制度之外,是要发展出自己社团的特色就像企业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一样,社团也要有自己独树一帜的地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社团是一个能够包容多元化。个性化的地方,同时也应该有个统一的标准,让成员在发挥个性化的同时不至于迷失了方向,社团成员要互相交流,积极的宣传社团活动,广纳贤才,提高社团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的同时,并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完美社团。
四、小结
本文讲述了理论社员为何存在,对学生的积极意义并且分析出了当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社团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