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学院校耦合可行性分析

2019-01-15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二者医学教育医学生

任 婧 刘 畅

(1.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 广州 510286;2.南方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515)

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出台,为我国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标准[1]。医学教育,是“人”学教育,更是“仁”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二者统一于培养合格医学专业人才的教育要求与教学实践[1]。梳理二者的关系,探索耦合思路的可能性,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专业医学人才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内涵及关系

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和谐精神等诸多内涵,其核心始终“以人为本”,融汇新思想、新观念,凝结思想与智慧,顺应时代变化不断修缮创新,生生不息、历久弥新[2]。

“耦合”,是指通过二者或多者之间的彼此复杂作用,促使研究元素之间相互融入和渗透,从而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目前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研究也引入了“耦合”的概念。

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二者对象相同,都是以人为核心;培养目标相同,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侧重点不同。传统文化教育更多是文化范畴;获取方式不同,思政教育侧重正面的灌输,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无法直接传授,需要在熏陶和自省中逐渐内化。

二、传统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耦合的可能性

比较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此二者始终都以“仁”为共同核心,以“爱”为根本基调,为二者的耦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面向医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旨在树立医学生的价值观,传承优良基因,从意识到实践的过程中塑造医学生的价值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多元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从历史角度看,前者以优秀的传统为主要的关注目标,后者以未来的发展而坚定方向,二者既有共性亦存在差异。可通过结合其中的文化元素、教学载体与内容,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耦合,需要挖掘有代表性的价值、观点,事件、故事载体,进而构建二者之间的联系[3]。

耦合思路:将人文关怀作为思政教育的着力点,充分尊重医学生的心理特质和生理特点,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关注医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和健康价值体系的建立;将思政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扩音器,充分发挥国内高校思政教育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氛围,通过构建相互关联性,从而形成彼此促进功能最大化的耦合整体,发挥二者更高的实效性,最终培育出具有完善人格、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医学人才。

三、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必要性

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更理性,而文化教育更生动,也更重视情感需求。二者相互耦合,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需求,更是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应对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冲击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形势多变,国内各个领域逐步开放,各种社会思潮也竞相登场。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攻势也向多样化;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的价值追求发生改变……这些价值的冲击都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近几年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医德问题行为失范等不断爆出,这些都对高校思政工作和文化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二者以“人”为目标,以“爱”为基调,旨在培养关怀人类自身、爱国爱党爱家、具有社会担当的医学专业人才。提升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

(三)保障医学生能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医学教育不能只是单纯的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学校教育的范畴还需要包括塑造正确价值观与价值判断、指导形成良好的人格与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创造与思辨的能力,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知识、素质和能力的高度统一,将为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二者医学教育医学生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