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第二课堂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的路径探究*

2019-01-15林文曼

山西青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思想大学生

林文曼

(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正确道路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期间还多次出席青年活动,与青年谈心,给青年回信,这些讲话、批示、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关心和重视,也由此形成了关于青年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断、重要观点和重要思想,我们将其称之为“习近平青年思想”。习近平青年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回答了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历史性重大课题,为高校进一步做好青年教育和培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习近平青年思想博大精深,值得当代青年深入学习和领悟。然而如果依靠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可能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习近平总书记在其讲话中也提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握新时代青年特点”,“定位青年成长需求”。随着00后大学生团体的加入,学者们也普遍认为仅仅依靠第一课堂无法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应积极开展课外教育即第二课堂教育。因此,如何借助于第二课堂将习近平青年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文化精髓灌注至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命题。

基于此,笔者所在的课题组试图在调查研究海南省第二课堂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探究通过第二课堂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的路径,一方面有助于构建习近平青年思想科学方法论指导意义下高校第二课堂有效实施体系,进一步寻求基于第二课堂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基于此,对于探究运用第二课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基于第二课堂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的现状分析——以海南省高校为例

课题组于2018年8月11日至10月30日,通过线上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海南省部分高校发放问卷,开展实地调研和线上调查研究。调研对象涉及到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琼台师范学院、海口经济学院、海南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省职业技术学院、海南软件技术学院等9所高校,线上线下合计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线上问卷回收596份,线下问卷发放404份,线下采取当场发放、当场咨询、当场回收方式,回收404份,回收率100%。

(一)大学生对高校的“第二课堂”和习近平青年思想的认识

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9.8%的学生表示对“第二课堂”非常了解,4.57%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大多数学生是了解一点或是基本了解。7.91%的学生对习近平青年思想表示非常了解,1.58%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余下的绝大多数表示了解一点或是基本了解。79.79%认为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辅助,二者应相辅相成。在问及高校是否应重视习近平青年思想观教育时,99.3%的学生给予肯定的回答。且有94.91%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对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有作用,其中63.8%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能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习近平青年思想,并用习近平青年思想指导个人行为。由此可见,海南省各高校的大学生们普遍意识到第二课堂、习近平青年思想以及以第二课堂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对习近平青年思想的内容的熟悉程度

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学生表示对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来的“扣扣子理论”、“歪脖子树理论”、“小麦灌浆期理论”都有了解,其中了解“扣扣子理论”的人数为56.8%,仍然有15.1%的学生表示对习近平青年思想的理论都不了解。这说明,习近平青年思想的具体内容还有待进一步专业化的指导和普及。此外,学生们普遍认为,习近平青年思想既具有“为正确认识当代青年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做好青年价值引领提供了根本遵循”、“为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奠定了基础”、“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重要内容”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习近平青年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证”、“习近平青年思想引起了全社会对青年工作的重视”、“习近平青年思想引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现实意义。

(三)大学生对第二课堂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的渠道与途径的认识

在受访的学生中,只有17.4%的同学是基于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来源了解习近平青年思想,其余多是通过高校思政课堂、电视、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介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这说明高校第二课堂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的途径有待进一步挖掘,且有33.4%的学生认为应以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习近平青年思想观教育。至于如何改进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才能更有利于更好地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应“丰富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活动,同时要加强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性”、“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三、基于第二课堂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的实施路径

(一)提高认识,落实第二课堂作为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的重要阵地

课题组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第二课堂、习近平青年思想以及基于第二课堂实践青年思想高校的作用表示认可,但是了解的程度却普遍较低。这一矛盾的状态凸显出高校对第二课堂以及基于第二课堂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有待进一步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应试教育使得高校的关注点仍旧停留在做好第一课堂这种面对面的常规教学工作上,而忽略了第二课堂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数95后、00后的自我意识和动手能力显著增强,个性独立,追求自由、平等,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他们更期待能有平台可以积极地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渴望平等互动和资源共享,希望能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第二课堂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多样的活动中互动交流,既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培养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上下功夫”。六个“下功夫”体现了习近平青年思想的科学内涵,也进一步明确了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基本要求,即应该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这六个“下功夫”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灌输式”第一课堂教育,应灌输于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各个教育环节,这些都有赖于第二课堂发挥作用。因此,高校应当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第二课堂的教育主体,加大对第二课堂建设的投入力度以及宣传力度。

(二)建立专业化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提升整体活动层次和水平

目前各高校的第二课堂主要定位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和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一般是高校学工部门和团委承担着第二课堂活动,虽然也能很好的组织第二课堂活动,但是因为学工和团委琐事繁杂,专业指导水平中有所欠缺,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在体现在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活动,如思想引领、创新创业、科技文化活动等,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也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学生的整体素质不能进行有效提升。加上第二课堂内容的合理设计与安排是具备一定的研究性的,特别是习近平青年思想的科学内涵有赖于思政专业老师来进一步研究挖掘,这就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提升整体活动层次和水平。因此,对高校来说,要不断强化教师的第二课堂意识,积极探索具有创新精神且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师代表,为第二课堂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奠定人力基础。

(三)丰富第二课堂实践习近平青年思想的渠道与途径,形成科学规范的教育体系

在具体实践中,需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环节建设,突出融入式教学的优势,推动学生把习近平青年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进行的活动,其内容可以适当拓展,使其形式多样化。从内容层面看,综合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首先应加强思想引领,通过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专业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应合理利用校外资源,鼓励学生参加正能量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正能量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三,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升大学生社会服务的综合能力。从形式层面看,一方面,可以通过座谈讨论、辩论赛等形式,将习近平青年思想的内容体现出来;或围绕主题通过座谈式自由发言、辩论式分组对辩、现场即兴辩论等形式开展。另一方面,可积极组织学生走出学校,通过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和社会考察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将习近平青年思想的理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开阔视野、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增进学生对习近平青年思想的认同。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01—02合刊
第二课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