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培养与《模具数控技能实训》课的融通

2019-01-15江志敏

装备制造技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模具工匠

江志敏

(梅州市技师学院,广东 梅州514071)

1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内涵有四个方面,一是精益求精,指生产者在生产产品过程中,一丝不苟,严谨敬业、追求极致,从事任何职业、处理任何细节都一丝不苟、凝神专一,只为追求卓越和完美,这是一种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信念,从99%提高到99.99%的极致[1];二是缜密,工匠的态度必须严谨、细心、周到,一丝不苟地追求产品的完美,在产品加工的细节中保持专注,保证产品的质量并进行严格的检测;三是坚持,精雕细琢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过程,需要工匠耐心的投入,精雕细琢,专注于产品质量,严格要求,提高标准;四是专业,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工匠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并一直不断地努力和提高,保持认真的态度,要有职业精神。

2 《模具数控技能实训》课融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经济新常态下对模具数控加工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型人才[2]。

《模具数控技能实训》是模具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学生通过《机械制图》、《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编程》等理论课程学习后,为了强化学生综合技能而开设的一门一体化实训课程。根据调查、走访显示国内90%以上的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都是:除了基本的实训操作能力外,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做人的道理,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而目前模具人才的现状问题是:面对一大批模具专业毕业的学生企业难以找到合适人才,学生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很少能在专业上发展下去,造成老一辈模具人才的工匠精神得不到传承和发扬[3]。针对上述调查,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实训操作能力的同时要加强职业精神的培养,在模具数控技能实训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反过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 工匠精神与模具数控技能实训的融合

3.1 将工作热情融入模具数控技能实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卢梭有句名言: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这就概况了融入工匠精神的首要因素。只有热爱才能尽最大的努力、精力去学习去解决问题,并取得成功。首先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不是一上课就说明实训的各种要求和规程,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只会按照老师的教条去学习。为了学生能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实训过程中去,培训时结合目前的模具发展,先阐明模具数控实训对今后从事模具制造业的重要性,通过先进数控加工复杂零件的视频,让学生真正感受操作数控机床加工模具零件的魅力,有学习的激情,对整个模具制造行业有透彻的理解,在主观上有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讲述或媒体报道各行各业大国工匠如何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最终达到事业的巅峰和受到的各种荣誉和嘉奖。这样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对整个行业有一定的预估,从而真正热爱模具数控加工,在以后的实训过程中,投以最大的热情。

3.2 将严谨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融入模具数控技能实训

这是一种严肃认真、细致周全、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和将产品达到极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最高境界。对于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来说就是要把握住每一个过程、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

(1)课程改革是工匠精神融入的前提[3],学校的人才培养是以企业为需求,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整合专业课程,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和学校实际以及学生自身的层次发展组织教学,由学校专业名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融入工匠精神,体现符合工业4.0的教学思想,整合教育资源。

(2)实训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是模拟工厂的生产场景,所以安全是第一要素,是融入工匠精神的保障。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注重培养学生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企业所推行的“6S”管理。实训时衣着的干净整洁、工量具的整齐摆放 、加工操作的专注与否,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请假这些细节的严格要求都是培养认真负责任的工匠精神的最好的体现。

(3)数控编程与加工是对工匠精神中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的最好检验,我们为每个实训项目和步骤都制订了非常严格的评定标准。首先,绘制图形考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看懂零件图纸。将工厂实际零件以及相关生产资料带进课堂,采用引导观察、理论讲解、分组讨论、练习绘制等步骤,实现讲与练的无缝结合。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均可以组内讨论、自行查阅或请教老师加以解决。零件图绘制过程中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个面,都是对产品的严谨求实。其次,编制合理的工艺规程是加工高效零件的关键。因此,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零件图纸列出几条加工方案,不断推敲方案当中的不完善,以选择最“优”的加工工艺规程。再次,实际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对零件的装夹和对刀,很多同学不太在意,认为不重要,很简单,这样不利于在加工零件上达到精益求精。因些,在加工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保证人人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强调不能忽略一个小小的动作,对刀过程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咳嗽也会影响对刀的精度,必须凝神、专注;实际加工中,通过各小组讨论、互检来发现问题,在安全、正确的操作前提下,分小组竞赛来发挥各小组团队协作精神,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工出质量最高的产品。

(4)课程项目的评价和总结是培养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理解。课程除了要培养学校的加工技能外,还应该培养学生更多对专业更多的思考认识,通过加工每个零件进行总结、每周实训进行总结,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定让学生参与其中,探索每一个项目、每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教师结合平时的教学情况与学生分享,结合企业相关实景案例,进行项目实训答辩会,让学生阐述个自在实训中的心得体会,找出与企业的差距,来加深对专业技能、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让学生通过每一个项目的学习发现更多的问题,注意更多的细节,精益求精,营造热爱专业学习和学好本专业的信心。

3.3 将坚持、忍耐和创新精神融入模具数控技能实训

模具制造行业缺少真正的“匠人”,是因为对于制造业来说若要成为匠人需要漫长的时间的锤炼和决绝的坚持以及不断的创新。在整个学习实训过程中加入职业道德教育,在实训过程中经常性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传授一些当今生活中模具数控加工一些突破性的发展,让学生真正认可自己的专业,能看到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实训的目的除了技能的提升外还应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本事”。在整个教学计划进行到最后阶段时,让学生利用三维软件来设计完成自己个性的图形并运用数控机床加工出产品,放入学习展柜中,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也可以应适当安排些与实际相联系的课题、课件或生产成品,有条件的还可以下到相关企业参与生产,以检验自己数控实习技能的掌握水平[1],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对模具制造的兴趣,促使他们不断探索和创新。这样学生在毕业之后才能真正热爱自己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在模具制造业这条道路上坚持下去,才能越走越远。

4 结束语

如何将“工匠精神”与实训课程相融合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索的话题,经过一年半的教学实践,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体现在学生实训过程中对学习充满了高度热情,课堂秩序有较大进步,实训室环境更加规范化,实训过程对零件加工更加细致严谨,对加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对今后步入社会有更加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工匠精神与实训课相融合为着力起点,拓展到理论课程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随着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的升级调整,把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相融通,把工匠精神的教育融入到各个教学的环节中,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是培养社会认可、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模具工匠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90后大工匠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模具制造》月刊征稿启事
工匠风采
asiamo1d2021广州国际模具展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工匠神形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光影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