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

2019-01-15

中国食品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母体致病菌菌群

据英国《自然》杂志19日发表的一项医学研究指出,人类体内的微生物,与出生方式有关:剖宫产婴儿的肠道菌群容易发生改变,且较易受到潜在致病菌的定植。这是同类研究中已知规模最大的项目,证实了人类在生命最初几周内,分娩方式才是决定肠道菌群的主要因素。

人类体内的微生物会不断变化,但从婴儿期到成人期的变化过渡,人类尚未能全面理解。新生儿从母体和周围环境中获得各种微生物,并进行肠道菌群定植,这一过程受到破坏,被认为与童年时期及成人后的疾病发展有关。研究人员曾试图理解,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里(新生儿期)的肠道菌群组成,但一直受到样本量过小和菌群分辨率较差的制约。

此次,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科学家特雷弗·劳雷及其同事,对医院出生的596名足月婴儿的肠道菌群,进行了详细的全基因组测序,试图明确剖宫产会如何影响新生儿期的肠道菌群组成。这些婴儿中,314名是阴道分娩,282名为剖宫产。

分析显示,剖宫产的分娩方式与母体共生菌传递受到破坏以及耐药致病菌的定植率较高有关,而后者可能来源于环境。研究还发现,约83%的剖宫产婴儿,携带了潜在的致病菌,而这一比例在自然分娩的婴儿中只有49%左右。此外,孕期使用抗生素是造成自然分娩婴儿肠道菌群组成最大差异的原因。

研究团队最后表示,对与人类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紊乱以及携带致病菌的临床后果,这方面研究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母体致病菌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蒲公英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肉牛剩余采食量与瘤胃微生物菌群关系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猕猴桃采后致病菌的分离及中草药提取物对其抑菌效果初探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