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资源整合机制探讨

2019-01-15

山西青年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课程体系

刘 倩

(西安邮电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1)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并特别提出了要树立“大思政”的理念。“大思政”反映了当今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互动性、协同性、合力性的特征,而反映在价值领域,则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的整体有效性。而纵观目前制约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些阻碍因素,除了在观念层面、方法层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资源的价值发挥不到位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因此,高校要能够在“大思政”背景下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提质增效,做好思政资源的整合是其中的必要环节。

一、“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资源整合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对新信息、新文化最为敏感和敏锐的一代,所受影响是最深的,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积极和消极并存的影响,再加上我国高校推行的校长负责制,从而淡化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影响,导致高校出现人员思想困惑、信心动摇、情绪消极等情况,都使得高校思政工作面临了较大挑战。而与此同时,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创设性提出了“大思政”思想,并着重阐述了“大思政”格局的内涵和工作方向,为高校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政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引。围绕“大思政”的建设目标,高校应当要充分发挥好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的作用,但是从高校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长期以来在思政工作方面裹足不前的原因,并非都是因为资源条件欠缺,往往是因为对现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合理配置,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思政素养的建设。

二、”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如何进行资源整合

(一)优化组织架构,强化能力建设

高校要围绕加强组织领导的目标,进一步优化现有思政教育管理组织架构。为此,一要探索成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思政教学活动规划、思政活动组织开展等进行全面领导、组织和协调,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统一性、有序性。并且思政工作小组也可以下设若干工作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之下具体负责相关的事务性工作。二是建立专业化思政教育专职队伍,推进思政教育人员的整体能力建设。因为目前很多高校,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高校,思政教职工对于还是略为分散,做好“大思政”背景下的高校思政工作需要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而目前很多高校现有的师资队伍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综合素质都难以满足“大思政”理念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要求。

(二)充分利用高校的现有课程资源做足文章,满足“大思政”理念下的要求

目前,在各种不同的思政教学工作交流讨论场合上,相关教职人员对学校的课程体系不多、内容不丰富、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出异议。通过调研,发现事实相差甚远。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政教育理念的发展,高校也顺势而为,设计和增加了不少的新课程。但这些新内容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太多发挥,效果体现也有限。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优势做足文章。一是要从现有课程体系中选择内容新颖、有一定教育经验的课程,重点打造成“精品课程”、“品牌课程”,突出自身思政教育工作亮点。二是要适当从现有课程体系中选择和发展一些小众化、个性化的思政课程,作为学生选修课程提供项目,使它成为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一个有效工具和载体。

(三)积极调动内外部力量,提高思政工作有效性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要改变过去闭门造车的方法,积极调动内外部力量,提高思政工作有效性。因此,高校思政教研人员一定要开动脑筋,思考办法,不断创新方式。通过与上级党组织、机关事业团体等进行合作,调动参与方的积极性,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工作中,深入了解和挖掘当地的一些实践基地,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身临其境教育的场景。诸如此类,均值得高校好好地去研究和实践。此外,还要对过去的一些教育方式进行不断总结、反思和改进,研究效果,提升效率,要针对客观形势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变化不断思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课程体系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好的爱情,从来都不需要刻意迎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