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暴力下辅导员工作的干预与防治
2019-01-15李欣
李 欣
(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一、引言
网络暴力,是一种全新的暴力形式,它是指在网络上发布具有攻击性、伤害性、侮辱性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以对某个人或群体造成伤害[1]。大学生作为活跃在网络中的积极分子,匿名化、虚拟化的环境,常常让在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大学生,在网络中丧失自我约束力和规范性,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风险,不需要承担任何代价,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大大降低,针对社会热点或新闻,常常容易突破道德底线,情绪化的表达个人观点,逞一时之快而不计后果[2]。
二、网络暴力对大学生的危害
(一)侵犯学生权益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利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言论一旦过于激烈、偏激、越位,将给自己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在网络暴力言论中,往往会涉及学生的学校、学院、班级、姓名甚至包括家庭信息等,当事人的隐私被暴露,大多数的网友在未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调查的情况下,对当事人进行网络审判、道德谴责,这种审判,往往伴随着辱骂、侮辱、恶性言语攻击等,严重干扰了当事人及家人的正常生活。
(二)扭曲学生道德观念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当前的网络环境鱼龙混杂、五彩缤纷,不同的价值观充斥着网络。而大学生思想波动大、易受干扰、好奇心重的特点,让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思潮的影响,同时,对网络环境的虚拟性、非理性、极端性等特点,加之网络环境的监管不力、西方势力的渗透,使得学生容易陷入思想误区,极大程度上威胁了学生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确立。
(三)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不管是从当事人的角度、还是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网络暴力的影响都是百害而无一利。从当事人角度来看,因为一些个人矛盾、冲突,成为现下的“网络红人”,遭到网友来自网络、现实的语言攻击甚至恐吓,让当事人的内心社会支持感、信任感大幅度降低,抑郁水平明显提高,更有甚者会产生社交恐惧、焦虑、失眠等障碍。
三、网络暴力的产生原因
(一)网络环境的虚拟性
网络环境区别于现实环境的一大特点,在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在网络空间里,所有人的标签来自于自我定义,网民没有必要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网络为全体网民提供了一个匿名的环境、平等的对话身份。现实与网络的分离,使现实道德对网络环境中的个体约束力降低,责任感降低,在网络环境中,以匿名的身份发泄现实情绪、表达个人情感,滥用网络工具,使网络暴力愈演愈烈。
(二)从众心理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从众心理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事件中某个人、某件事的不满情绪,在群体中不断发展,最后使得全体网民对当事人进行攻击,这种情绪在网络环境中不断传染,个人无意识的情况下,屈从于群体意见,个人的智慧大大降低。从众心理的影响,使得网民丧失了个人理性思维,对事情的认知停留于表面,而忽视了事件的真实性和内在联系,产生“人云亦云”的现象,这种从众心理是引发网络暴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群体极化
在社会学研究中,“群体极化”是热点,也是重点,群体极化是指在一群体中,某成员的意见、言论在经过反复交流后,极易形成极端的想法和意见。对于群体来说,群体极化的好处在于能够增加群体的凝聚力,危害在于个人意志被群体意志取代,错误的观点和言论不断扩大,形成强大的、非理性的网络暴力。
四、大学生校园网络暴力的防治
在高校,大学生网络暴力的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展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普及性教育
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是个人行为,因此对学生的道德约束力的要求更高,随着现在网络“实名制”持续推进,网络不再是一个“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地方,同样需要得到制约和管束,而大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网民群体,他们新潮、有想法,经常利用公开网络发表充满个性化的言语,极易在网络环境下迷失自我,甚至触犯法律底线。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应该加入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普及教育的讲座或课程,帮助学生树立网络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二)完善“高校网络暴力”监管机制
学校在完善网络监管体系时,应该重视“网络暴力”这一部分,建立“高校网络暴力”监管机制,加强网络监管技术,完善高校网络建管中心建设,当监管系统发现学生或社团等平台上发布充满攻击性、反动性、辱骂性的词语时,能够及时反馈给负责老师,建立网络跟踪小组,对网络舆论的发展监控,有效控制网络暴力的酝酿和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训练
在学生工作中,辅导员要为学生提供情绪管理相关的讲座或体验式活动,让学生能够有自己排解负面情绪的方法;同时也要及时关注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及时做好情绪安抚和疏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