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探析
2019-01-15刘瑾
刘 瑾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作为教育理念的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1981年,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最早提出成果导向教育。成果导向理念强调,通过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使得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某一学习阶段,成功获得真实的能力。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成功导向教育理念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并且加以运用。成果导向教育主要关注于这些问题:学生用什么方式取得学习成果?学校与教师需要通过什么方法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生能得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为教师提供什么样的有效保护?学生为什么会取得这种学习成果[1]?例如,传统的教育通过从几个给定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来衡量学生。这种方法通常只测试学生定义的记忆,而不是让他们展示他们学到的东西。换句话说,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记忆,理解内容的认知能力比对内容的记忆更重要。成果导向教育要求学生扩大掌握内容的途径,从解决固定答案问题的能力到解决开放式问题的能力。
二、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原则和要点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原则
教师必须清楚地表达且积极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增强能力和提升境界,以便他们能够取得预期的结果。明确聚焦是实施成果导向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则。基于四点原因,一是它可以帮助教师制定一份能清楚了解学生预习效果的学习蓝图;二是该蓝图可以作为设计、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的起点,它与所有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三是无论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评价,都是以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习成绩为前提的;四是从第一次课堂教学开始到教学结束,师生之间,就是合作伙伴,积极参与和分享,以达到学习效果[2]。
(二)实施成果导向教育的要点
学习成绩是一种能力结构,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达到学习效果尤为重要。能力结构和课程结构之间应该有明确的映射,而能力结构中的每一种能力都应该得到明确的课程的支持,换句话说,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应该对能力结构的实现做出一定的贡献,课程体系与能力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要求学生在完成课程体系的研究后,具备预期的能力结构和学习效果。
三、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一)实施成果导向教育和教学
成果导向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教师有着全方位的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绩为导向,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综合能力,持续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师应从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出发,即成绩,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改变以往课程体系重原则轻实践的现状。通过情境模拟或实际进入不同的就业岗位和创业岗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经济头脑、懂技术、懂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今后就业创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成果导向教育的评价
一是建立以成果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根据企业的绩效和社会需要,先确定培训目标,再根据培训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再根据毕业要求建立课程体系。最后,根据课程体系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二是确立以成果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目标。结果导向教育的目标是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所知道的。学习的成果不仅包括实践能力,还包括一般能力、心理素质、价值观等。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通用技术与行业前沿技术的比例合理匹配。同时,学生应具备专业素养和课外实践参与程度的教育。三是建立以成果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课程类型,编制理论课、实验课、学生的评价表,制定实训课和评价表。在评价指标中设置开放式主题,供评价者向被评价教师提出建议。同时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编制不同的评价表,逐步建立成果导向的高职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四是建立动态教学评价机制,评价主体多元化。根据行业、专业和地位,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例如,使用学生和专家评估、研讨会和观察。从纵向上看,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将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进行比较,甚至在课程结束后一个学期或一年内建立后续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教师评价是改进、保持还是下降的结果,及时、真实地反馈给教师本人,并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3]。
目前,成果导向教育已经在美国实行了很多年,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模式是能为学校、教师和学习者提供良好支持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同时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职业教育在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整体教育规模的前提下,培养一大批优秀的职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