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变迁
2019-01-15宋瑞亚
宋瑞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2249)
马克思主义自其传入中国以来,就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拯救了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中国人民富裕强大、奋发向上的思想武器,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丰硕,这些成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硕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间段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本文也旨在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变迁问题。
一、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提出的,当时中国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荡,在思想领域迫切需要拨乱反正,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同时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烈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整个世界的主题。在这样的国内与国际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够指导中国获得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当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多个领域,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及今后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共产党员在思想上出现了一些认知偏差,同时腐败的问题也在日益凸显。在整个世界层面,苏联解体给社会主义国家留下了很多教训,不过在整个发展潮流之中,机遇还是多于挑战。在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由江泽民同志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众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创新论点,也为我国在新世纪扬帆起航提供了行动指南。
三、科学发展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深化改革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成为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整个全球范围内,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成果诞生,即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中国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的发展观具有内在的联系性。科学发展观是针对于当时中国的实际国情以及整个世界发展潮流而提出的,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由高速度逐渐转向了高质量,互联网在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整个世界的大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会议上由习近平同志所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环境等众多领域,当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所取得的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同时我国在当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会越走越宽,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可能会充满荆棘,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条道路将会是无比宽广、充满光明的。该思想对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回答,同时也对中国未来如何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回答,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高度的现实指导意义,其在深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升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果以及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具有高度价值,具备高度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展现出强大的真理穿透力、价值感召力、实践引领力、文化自信力,进一步筑牢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内涵极为深刻,并且与中国目前的实际国情以及整个国际的形势都密切相关,该思想体现出以习近平为中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与大局观,为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以及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