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高校学生艺术扶贫探析*

2019-01-15徐艺菲

山西青年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精准农村

徐艺菲

(榆林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精准扶贫理念同样适用于艺术扶贫工作,依据基层地区状况,大力倡导高校学生艺术扶贫,把精准扶贫思想、内容引入其中,实现扶贫先扶智,解决高等学校资助工作中的各类瓶颈。通过这种方式,使高校学生扎实学习专业知识,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实现高校资助工作最终目标。

一、高校学生艺术扶贫内涵

(一)深入农村基层,宣传艺术文化

高校学生要把艺术带到农村,将其作为扶贫方式、手段。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向扶贫地区老人、留守儿童传授艺术知识、技能,使之受到艺术熏陶,不断提高艺术文化素养。例如,通过艺术汇演,使贫困地区老人、儿童的艺术情操、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同时,改进农村基层组织机制,依托长期沟通,对艺术扶贫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探索,使其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内心,确保艺术扶贫工作得到升华。

(二)调动高校资源,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高校学生艺术扶贫工作中,需要思考如何借助精准扶贫,把优秀文化资源带到农村,使农村地区优秀艺术文化“走出来”。这项工作中,艺术类大学生要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带动当地生产建设,实现物质、精神文明。例如,2018年暑假,南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16名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赴甘肃省庄浪县采风、写生。作品除了展览之外,还以捐赠、义卖等形式,把部分作品留在庄浪县,以支持当地扶贫工作,促进庄浪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助力该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一些贫困地区群众没有接触过艺术。高校学生艺术扶贫工作中,要在农村地区普及艺术教育,借助艺术形式,表达社会现状,助推教育发展,使农村孩子艺术、文化修养兼具[1]。同时,还要发挥艺术优势,使农村生活更加丰富,并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强化,使之具备较强的专业修养。结合当地素材,通过资源整合、实践、体验等,实现艺术教育工作拓展,并鼓励高校学生多角度思考艺术教育,达到良好的专业教育教学效果。

二、基于精准扶贫的高校学生艺术扶贫路径

高校学生艺术扶贫工作中,需要思考的相关内容比较多,明确精准扶贫核心思想,将精准扶贫思路、方法等应用到高校学生艺术扶贫工作中,使人民群众的思想生活更加丰富。实现路径如下:

(一)借力优秀文化,创新艺术扶贫

多元信息环境下,农村居民的视野多局限于电视、网络等虚拟世界,民俗气息相对比较淡。高校学生艺术扶贫工作中,一定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到艺术扶贫资源活动中,依托歌舞等形式,传承民族文化,凸显地域特色。艺术扶贫内容、方式多而丰富。例如,绘画专业学生可以墙绘形式,美化基层农村环境。设计类专业学生可为当地农产品、土特产品等提供创意包装设计,制作宣传海报等,丰富艺术类大学生实践经验的同时,还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借助网络资源,促进艺术扶贫常态化

高校学生艺术扶贫工作中,发挥计算机网络作用及优势,依托媒体特性,在网络平台上传播农村民间传统文化,或者,通过网络互动、授课等,加大基层地区艺术扶贫工作宣传力度。新媒体环境下,借助微信、微博、手机APP等,为农村地区带去丰富的艺术素材、资源,让当地百姓体会到新的艺术传播方式,使贫困地区孩子能够汲取艺术营养。高校学生艺术扶贫工作中,还可在农村地区宣传特色视频,增强艺术扶贫工作特色。

(三)不断拓宽艺术扶贫渠道

这项工作中,一定要强调大学生社会实践扶贫工作重要性,对各种扶贫形式进行创新,鼓励各界人士参与艺术精准扶贫工作。受专业、年龄、资源限制,仅将高校学生作为艺术扶贫工作主体是远远不够的,将高校艺术扶贫工作特色、亮点凸显出来,呼吁文艺领域人才参与其中,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专业人才基础。同时,发动当地慈善、艺术人才,将高校艺术扶贫工作中的难题解决掉[2]。与商家、企业等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获得充足经费,借助产品宣传,提高农村地区人群参与度。成立艺术扶贫志愿者团体,吸纳各类社会、人才资源,使艺术扶贫工作更具社会化、多元化特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艺术扶贫工作旨在倡导精神世界的丰富,而精准扶贫理念在该项工作中适用性强。明确高校学生艺术扶贫内涵,深入农村地区,宣传艺术文化,调动高校资源,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借力优秀文化,对艺术扶贫工作进行创新,使之具备常态化特征,还要不断拓宽艺术扶贫渠道,真正发挥高校艺术资源、专业优势,加强文化工作宣传建设力度,实现精神文明。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精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