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国学教学模式探索
——以松桃BY小学为例

2019-01-15蒋欢宜

山西青年 2019年13期
关键词:国学传统教学模式

蒋欢宜

(铜仁学院国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一、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与学术方法的总结”[1]。不同于普通教育侧重于强调科学知识和意识形态的教育,国学教育借助传统文化的优势和特点,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中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国学教育在人格教育,即塑造健全的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载体。通过国学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往圣先贤们在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的豁达胸襟和生活智慧,潜移默化,自觉以“中庸”之道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国学教育是教化与实践相统一的教育。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为手段,以融入到实际生活为目标。国学教育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大道理”,而是在深入浅出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精神的同时,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大道理”转变为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小道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的实际中去。因此,国学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

二、农村学校国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国学教育蓬勃发展,国学教育机构、国学训练营、国学研修班等如雨后春笋,争相传播国学文化。然而,综观当前的国学教育,教育模式商业化、教育内容狭隘化、教学方法简单化、教育活动表面化等问题层出不穷;此外,与大城市相比,教育资源薄弱的中小城市教育以及资源稀缺的农村地区尚未开展国学教育。

松桃BY小学位于贵州省松桃县大兴镇,是典型的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虽有完全学制,但六个年级均只有一个班。全校在编在岗的教师30多名,学生122人,开设有语文、数学、体育、计算机、本土文化等课程。本无国学相关课程,2018年铜仁学院国学院两位老师到该校支教后,开设了“国学素质教育”课程,迈出了国学教育的第一步。两位老师讲授《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并结合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介绍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化扎根于现实生活之中。

尽管BY小学的国学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多的问题。第一,没有与学情相符的国学教材。两位老师在三、四年级班级讲授《三字经》,在五、六年级班级讲授《弟子规》,并结合乡土教材和地方民族文化,适当补充教学内容,难免存在教学内容片面、狭隘的缺陷。第二,尚未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两位老师主要采取概括章节内容、带领学生朗读、逐字逐句分析、联合生活实际问题讨论、学生谈感想、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农村学校学生的学情,但相对大城市的教学模式来说,稍显稚嫩,还需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三、农村学校国学教学模式的设想

(一)与语文教学相配合

中小学语文教学素来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在2017年在全国推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幅度增加了中国古代诗文和文言文的篇目,“整个小学六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体裁从《诗经》到清诗,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说,均有收录”[2],足见中小学语文教学对国学的重视程度。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所取舍,这就造成了一些国学经典或被舍弃,或被囫囵吞枣,学生也很难全面了解国学的博大精深,更难对国学产生浓厚兴趣。因此,农村学校的国学教学应与语文教学相配合,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符合中小学学生心理特征的内容,扩宽农村学校学生的视野,并在他们心中种下学习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二)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国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陶冶优秀品质,铸造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最终目的。因此,判断国学教学优劣不能以学生能背诵多少诗词以及竞赛成绩来判断,而应该着眼于长远,从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为评判依据。因此,国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应试阶段的老师教、学生死记硬背的老旧模式,而是应该融入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国学知识,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可以参与的方式讲授。BY小学的学生以苗族为主,为了提高他们对国学的兴趣,老师在国学课堂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咱们苗族为什么喜欢吃酸菜?”,由苗族的嗜酸习惯导出苗族的历史文化,引起学生对国学的兴趣。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同时,还可适当开展一些国学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模仿古人的衣食住行来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他们对国学的兴趣。总之,国学课堂是生动、活泼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原则。

猜你喜欢

国学传统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垂”改成“掉”,好不好?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