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策略研究

2019-01-15黄丽蓉

山西青年 2019年7期
关键词:师幼儿童幼儿园

李 静 黄丽蓉

(1.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3;2.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 自贡 643000)

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儿童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它们在生活制度、师幼关系、社会要求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幼儿刚入小学时,部分幼儿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现象,如拒绝去小学、上课睡觉、扰乱课堂纪律等。幼教工作者帮助儿童顺利度过这一衔接阶段,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能力、知识和人格的发展,还可以为幼儿进入小学之后的生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小衔接中不适应的原因

(一)师幼关系的改变

幼儿园对幼儿实行的是保教结合的教育,幼儿园除了对幼儿实施教育,也会承担保育,照顾幼儿生活的任务。在幼儿园,幼儿老师的目光时刻跟随着幼儿,老师也整天陪伴幼儿,幼儿在心理上比较依赖老师,彼此平等融洽。但在小学,老师主要承担着教育教学的任务,对儿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上了课就会离开教室,和儿童较少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彼此也很少沟通。因此,幼儿园和小学师幼关系的不同,会导致幼儿上小学的不适应。

(二)教学内容的不同

在幼儿园,老师都是通过游戏或者是创设内涵丰富的环境给幼儿传授生活知识或科学知识,并把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学习周围环境的粗浅知识,不要求系统性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在小学中,儿童需要学习系统的课本上的知识,相比幼儿园潜移默化地渗透式教学方法,更有难度和挑战性。这样儿童可能很难转换角色,对书本知识不感兴趣,适应不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三)社会要求不同

幼儿园主要注重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灵活性较强,没有太多约束,也没有太多的课业负担和压力,幼儿只需要在幼儿园开开心心地成长,无忧无虑地生活。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是以班级授课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小学生们被要求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不允许在课堂中说话,并面临着考试和成绩分数的压力,社会和家长对他们的评价会注重分数和考试成绩,这样难免让小学生产生紧张感和巨大的压力感,不免会让小学生想念幼儿园无忧无虑、开心快乐的生活。

(四)学习环境的改变

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比较美观,还有很多的活动区,这都是按照幼儿的喜好来进行布置。幼儿园老师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环境创设,使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在小学教室,没有幼儿园那么精美的环境创设,只有成套的桌椅和相对固定的座位,儿童被局限在较小的空间里,环境的改变会使幼儿一时难以适应。

三、幼小衔接的策略

(一)小学老师应多和儿童沟通

小学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师,要多多关心儿童,除了关注儿童的学业成绩,更应该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状况。老师除了在课堂上与儿童进行交流,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儿童进行交流与沟通,多和儿童接触,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疑惑和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与爱,这样他们才会缓解焦虑,把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也有利于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学工作顺利展开。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儿童尽快地适应小学的环境,把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幼儿园和小学加强合作

幼儿园可以加强与当地小学的沟通和交流,利用寒暑假期或者是节假日带领幼儿园儿童尤其是大班儿童去小学校园参观,初步感受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幼儿如果产生了问题或者疑惑,老师可以向他们进行积极解答,通过描述小学生的生活,培养他们对小学生活向往的情感。幼儿园也可以请已经入学的小学生重新返回幼儿园,为幼儿园大班的儿童描述他们在小学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有趣的事物,告诉幼儿入小学后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让幼儿园的儿童初步了解小学的生活,以免对小学生活一无所知。

(三)加强幼儿入小学的素质培养

要重视幼儿身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因为幼儿上小学需要较好的身体素质保障如体力和耐力等,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他们身体健康成长。在幼儿园应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能让幼儿过于依赖老师,老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主动,独立做事情的能力。在大班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入小学锻炼,适当地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和环境布置,适当地延长教学活动的时间并强调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以此来缩小幼儿园和小学的差距。

猜你喜欢

师幼儿童幼儿园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爱“上”幼儿园
师幼互动那些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